
鸷山又名志山述湖革。位于凤凰镇西南,与凤凰山并列相呼,因有"前凤来自后鸷"之说称鸷山。原主峰高68米,占地400余亩。
- 中文名称 鸷山
- 地点 凤凰镇西南
- 面积 400余亩
- 事件 由于公社采石场导致毁坏严重
南北朝梁代建法轮寺于此,1958来自年毁,现存1株银杏树矗立原地。虞乡志略云:"鸷山采石,赤黄色,可发火"。民间称:"鸷山石,不打自己着",多用于击石取火。山上有史以来不长树木,山体光秃呈红褐色。195训侵九盟热庆8年开展全民植树造林到1965年封山育林,经过8年努力,松树、毛竹渐长成林,从此荒山披上绿装。同时,鸷山、珠村两个村各自成立种植专业队。除青衣山坚支优助黑护林外,开垦荒山坡,大量种植经济林。始植桑树、夜来香,后种植以水蜜桃为主,室误鸡绿意蛋孙苹果、梨等果树。沿山四周果林成片,是享有盛括笔誉的"凤凰水蜜桃"的原产地。1966年建公社采石场,至1980年停办,计开采面积300平方米,出售石料、石子200余吨。1986年,鸷山、珠村各建采石场,至着空笔待毛载烧创证反2000年封山停产,10多年的大量采石,昔日青山几乎夷为平地,今远眺似土墩一个,唯山东麓,西南隅仍保留山坡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