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色311》是2011年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的来自图书,作者是温娟。
- 中文名 黑色311
- 出版社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1年5月1日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
图书信息

平装: 256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509-528792
除评 商品尺寸: 23.9 x 16.8 x 1.5 cm
商品重量: 422 g
品牌360百科: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总社)
内容简介
《黑色3?11:日本大地震与危机应对》主要内容简介:2011年3月11日,一场创历史记录的大地震袭击了日本,使之骤然陷入二战之后的一场最大危机之中。地震、海啸、核泄漏,这场复合型灾难将给日本造成怎样冲击,日本又是如何应对这场史无前例的预货行含增府变常教巨大天灾,它对世界又将产生怎样影响,它对全人类产生如何启示……《黑色3?11:日本大地震与危机应对》将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角度,分析论述日本的政党与周便的盾双混源项龙表五政府、社会防灾体系室业益微、国民心理、金融财政、日本制造、对外经济、农业食品、能促批等皮亚复乙元督它源战略等,全面揭示此次大灾难之下的日本现状及其未来走势。
作者简介
温娟,女,博士,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历史与文化研究部副教授,曾留学日本神户学院大学。主要研究方向:日本近现代经济史、日本近现代史。尹晓亮,男,博士,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来自政治与外交研究部讲师,日本早稻少止增正展六支亲田大学客座研究员。主要著作:《战后日本能源政策》。主要研究方向:日本能源政治与能源经济。张博,女,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博士研究生,2009年10月至2010年9月留学日本金泽大学大学院人类文化学学科。主要著360百科作:《日本近现代文化史》(合作)。主要研究方向:日本文化史。张玉来,男,博士,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经济研究部副教授,日本东京大学访问学者,日本国学销脸杀院大学客座研究员。主要著作:《丰田公司销由企业创新研究--标兼论日本汽车产业发展模式》。主要研究方向:日本经济、日本企业经营。乔林生,男,博士,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政治与外交研究部副教授,日本国学院大学、日本名古屋大学客座研究员。主要著作:《日本对外政策与东盟》。主要研究方向:日本政治、日本外交、东亚国际关系。刘轩,男,博士,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经济研究部副教授,日本中央大学客座研究员。主要著作:《日本电信产业规制研究》。主要研究方向:日本经济史、产业政策。郑蔚,女,博士,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经济研究部副教授,日本早稻田大学客座研究员,曾留学日本岛根大学。主要著作:《中曰农村金融比较研究》。主要研究方向:日本金融、金融体系与制度。
目录
引言:噩梦突降--骤然陷入"二战后越省观效富他身换间最大危机"
列岛位移、地球自转加速
凶猛海啸瞬间吞噬广阔海岸
核阴云下的生产中断、电力不足
日元升值、股市大跌、"卖掉日本"
国难当头与民主党绝处逢生
危机远未结新伟方预右庆剂买束
Ⅰ 政府对策与行动
卫值我密线院一、"神风"袭来--日本政府的抗震救灾
"绝处逢生"的菅直人政府
"黑告轻担派东劳走织色·"与政治"神风"
金钱丑闻缠身的民主党政权
政权更替易、站政治创新难
"非丝搞足常国会"下的扭曲政局
挽回民心的孤注一掷
刻不容缓的危机管理
"亲临一线"的攻防战
是罪魁祸首还是替罪羊:东京电力
救灾,防灾大臣竞"靠边站"
"无可奈何"的朝野合作
民主党顺水推舟
大联合之"骚动"
李战班完没充其唱慢高 政治纲领"偷梁换柱"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史无前例的军队动员
"朋友行动"--日感商做游美联合救灾
自卫队性质与困战养它罪审意每阳灾害救援
民主党政权能否"长治久安"
震你虽由王松进后的民主党实力
"大联合政权"能否美梦成真
二、防不胜防--不硫解微比堪重负的防灾应急体系
紧急启胡复决常可知国选向喜动的灾难应急机制
"最给力"的防灾体系
天灾之国的日本
阪神·淡路越日防期附注状大地震的警示
循承传跳义致雷保序渐进、不断完善的制度体系
多层次、立体交叉式组织体系
完备而系统化的应对实施体系
全球领先的尖端预警系统
全民参与型防灾行动
全民式防灾教育
制度化、常态化防灾演练
严格标准化的建筑防震
天灾还是人祸
应急体制怎形同虚设
福岛核危机缘何产生
人定胜天,还是防不胜防
Ⅱ 公众灾害文化
三、光影依旧--大灾之下的日本国民性
天灾面前,淡定还是无奈
大相迥异的慰问方式
灾害频仍的国度
浴火重生的精神力
灵活过分显轻率
日本人的矛盾性格
谢罪、失言的文化底色
东电频频谢罪的背后
右翼代表的"天谴论"
日媒"隔岸观火"为哪般
集体精神与地域情结
稻作文明孕育的集体精神
"一亿皆亲眷"的灾难连带感
灾难之中的地缘胜亲缘
看不见的伤:心理重建之路
灾难与心理危机
海啸噩梦惊醒的"非灾民"
儒教文化圈的灾难抑都
灾后的民族主义风险
Ⅲ 经济与灾害
四、雪上加霜--债台高筑的日本会引发"金融地震"吗
大地震与经济增长
"刘易斯拐点"之后
自然灾害能否促进经济增长
V型还是L型:与阪神地震对比
核危机动摇了经济基础
老龄少子化使前景黯淡
走出财政危机的"一线希望"
越滚越多的"负债陷阱"
减税与增税的两难境地
寄托于国内投资者的"一线希望"
日本央行的"抗震救灾"
"注资疗法":万亿日元投向何方
"零利率":降无可降怎么办
加码"量化宽松":有无边际效果
"猛药"下的"宽松":为何依然失效
前途未卜的日元处境
资本回流的"叠加效应"
被"误解"的日元升值
"潜伏"的日元贬值风险
谁在制造日元"堰塞湖"
经济前景与"金融地震"风险
"金融地震"风险几何
陷入非效率的纳什均衡
从"囚徒困境"到"合作性博弈"
五、满目疮痍--日本制造还能否东山再起
史无前例的产业重创
电子产业:直接受损巨大
汽车产业:波及损失最大
家电产业:直接、间接损失双重
机械产业:以间接受损为主
农林水产业:区域性损失惨重
旅游产业:损失巨大、触及冰点
其他相关产业损失
深层困扰与漫漫重建路
电力供应不足的困扰
难以摆脱的"核电依赖症"
JIT体制与脆弱的产业链
重建路径一:修复"震伤"
重建路径=:生产转移
重建路径三:战略创新
丰田启示:危管机制不可缺
"日本制造"何以东山再起
认识误区:"三种神器论"
追本溯源:"日本制造"的崛起
标准之争:日本的QCDF模式
历史启示:企业与产业发展源于创新
六、城门鱼殃--被搅动的世界经济
震断的全球产业链
从iPcme延缓上市到通用汽车停产
全球电子产业链上的"日本元素"
从颓势中复兴的日本半导体产业
同行救助与替代生产的可能性
动摇的世界经济基础
全球能源战略被迫调整
全球债务危机风险被推高
全球消费市场的断层
全世界的灾后重建
全球性产业格局调整
人类能源问题的反思
技术创新与更深层次的全球化
Ⅳ 核安全与能源战略
七、改天换地--棱危机下的农业及食品安全
保护农业传统及其四大沉疴
日本农业深受四大沉疴之困
农业政策缘何屡屡失效
保护农业与保护农民的错位
以"第六产业化"来拯救日本农业
日本"农业开国"进程会因天灾而夭折吗
农业开国的长期斗争
菅直人的"平成开国"
如何搬开"开国的绊脚石"
先天脆弱的农业与食品安全
重灾三县的巨大损失
核污染厄运悄然降临
"核海啸"席卷全球
安全标签下的日本食品管理体系
日本农业与食品的"传闻受害"
八、"核"去何从--日本能源战略以何转型
日本第四个"神话"的破灭
东电由"巨无霸"变成"猪无能"
福岛"核事故"的最后一根"稻草"
对核能为何如此"恐惧无比"
对核能为何又如此"青睐有加"
核能立国战略下的"隐患"与"隐瞒"
发展核能的"历史源流"是"一个"还是"两个"
核能基地布局的安全考量与结构性缺陷
"核安全问题"上的记录篡改与事实隐瞒
福岛核危机"不是危机管理,而是管理的危机"
"掩耳盗铃式的遮遮掩掩"在规避什么
政府在"核危机"管理中的决策"不给力"
民众在"三大危局"中的"公序良俗"
日本"核危机"能否殷鉴全人类
人类核事故"几时能休"
期盼永远锁住"核怪兽"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