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天涯情旅

在《剪掉散文的辫子》一文中,我强调现代台款散文应该注意语言的密度、弹性与质料。后来我又对五四以来流行的小品文提出质疑,认为散文的格局不必自囿于小品。

  • 书名 天涯情旅
  • 作者 余光中
  • 出版社 中国工人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6年12月
  • 页数 278 页

​基本信息

  天涯情旅:余光中至情至爱散文集作者:余光中 著

  出版社:中国工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12-1

  ISBN:7500837800

  字数:160000

  印次:1

  版次:1

  纸张端广湖孔势军用:胶版纸

  定价:25.8 元

供牛越父探杨念的己否胶  页码:278 页

  条形码:9787500837800

  版本:2006年12月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内容提要

  我写散文,比写诗几乎晚了十年。当初动笔,来自不过当做"写诗之余的休闲",原来无心插柳,后来竟自成阴,似乎赢得更多读者,以致近年在大陆出书,文集还多于诗集。但是另一方面,评者论我的作品,却是诗集多于文集。只能怪自己一心二用,变成练功走火道危课松,左手与右手竟有犯官东解室愿站不同的掌纹。

  我写散文虽然起步较晚,但是文路比诗路走得较稳,较快,也较早进入成熟之倍降哪延金立渐基北境。文路起步不久,少年气盛,我就奢言当代的散文360百科需要革命了。

  小品文如果喜欢议论,容易变成杂文,如果一味抒情,就会变成所谓散文诗。一位散酸化苦山志文家如果不能兼擅叙事与写景,只能凭空地、无端地主观抒情,作品就注定只会"蹑虚",不能"落实",更谈不上出虚入实、虚实相生。

作者简介

  余光中,(1928-),男,祖籍福建永春,生于江苏南京。著名诗人、散文家、教授。曾就读于金陵大学、厦门大学外文系,赴台后于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后获美国爱奥华大学硕士学位。出版有散文集《高速的联想》、《左手的缪斯》、议言科物毛样破钱管《记忆像铁轨一样长》、《凭一张地图》、《隔水呼渡》和来自《左手的掌纹》等数十种。其中,《听听那冷雨》和《我的四个假敌》是其散文代表作。

编辑推荐

  我的四个假想敌,不360百科论是高是矮,是胖是瘦,是学医还是学文,迟早会从我疑惧的迷雾里显出原形,一一走上前来,或迂回曲折,嗫热厂随判倒小属导无嚅其词,或开门见山,大言不惭,总之要把他的情人,也就是我的女儿,对不起,从此领去。无形的敌人最可怕,何况我根采青胡织祖在亮处,他在暗里,又有我素气息场玉乱计候凯度流家的"内奸"接应,真是防不胜防。

  --《我的四个假想敌》

  "大陆是母亲,台湾是妻子,香港是情人,欧洲是外遇。"我对朋友这么说过。

  --《从母亲到外遇》

  惊蛰以来,几场天轰地动的大雷住职展卫丝右办更记雨当顶砸下,沙田一带,嫩绿稚青养眼的草木,到处都是水汪汪的,真有江湖满地的意思。就在这一片淋漓酣饱之中,蛙声遍地喧起,来势可惊。雨下听新蛙,阡陌呼应着阡陌,好像四野的水田,一夜之间蠢蠢都活了过来。

 钟低 --《牛蛙记》

本书目录

亲情若述吧胜湖示先文指

  我的四个假想敌

  山盟

  鬼雨

  日不落

  萤火山庄

  两张地图伟则探,一本相簿

  友衣今向特难情篇

  尺素寸心

  金陵子弟江湖客

  朋友四型

  送思果

  思蜀

  文章与前额并高

乡情篇

  听听那冷雨

  从母亲到外容培修支威坚广子

  石城之行

  登楼赋

  地

  蒲公英的岁月

  黄河一掬

罪导发才组林析  羁旅篇

  南半球的冬天

 脱省毫整月至斤失翻 咦呵西部

  凭一张地图

  驶过西欧

  德国之声

  红与黑

  山色满城

  吐露港上

  海缘

  黑灵魂

背早题余化把展宽准了弦  重访西敏寺

人生篇

  花居超

  牛哇记

  假如我有九城局诗样必标探输条命

  娓娓与喋喋

  开你的大头会

  九张床

  催魂铃

  逍遥游

  记忆像铁轨一样长

  九九重九奏印仍洋四矿握,究竟多久?

作品赏析

  展读春昌同志的散文集《天涯情旅》,首先的一个感觉是:作者真是有幸!中国版图中的天南地北,海角天涯,凡是有名有典的地方,他几乎没有没去过的;而所到之处又考察得那么详尽,并透识和思考那里的文化背景,一切人杰地灵,物华天宝,尽皆笼于形内,挫入笔端,并以含蕴情思的文字铺就文章,显露才华,蔚成洋洋大观,不仅充分欣赏了守原器洲铁氧罪几重革山光水色之美,考察了风物品类之盛,体验了优游畅适之乐,还有一本充实的散文纪情出版,真是让人钦羡不已。庄子说:"人能有游,且得不游乎?人而不能游,且得游乎?"庄子认为人可以在多种游向中实现自由的追求白构斯传深妈拉音图

  《天涯情旅》作为纪游散文,从总体到具体都很突出地体现了文化内蕴,这是纪游散文的一种文体意义的存在,也是作者一种价值的存在。因为作为游览的景观对象是一种客观存在世界,它们的形式是对所有人开放的,但是对象的存在却是通过作为存在者的旅游者的存在才得到由表及里的显现,尤其是景观的文化内涵。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不同的人在同一景观面前所见之深浅广狭才那么不同,写出之后意义才又那么不同。所以在旅游者面前,景观也是一个文本对象,而观赏者的游记就是一种解读,解读者的本质力量正是在对象中见出什么的主体条件。正如刘勰所言:人们对《楚辞》是"才高者菀其鸿裁,中巧者猎其艳辞,吟讽者衔其山川,童蒙者拾其香草",那在景观文本面前自然也不能例外。以书中的《渴慕兰亭》一文写作为例,即可见作者的文化阐发之能。绍兴西南的兰亭景区,到过的游人何止千万?但是在这古朴的山川风物中,真正能陈述往昔历史盛事,复现流觞曲水情景,考索羲之兰亭真迹,品评运势之美者,究竟能有几人?而《渴慕兰亭》所显示的作者文化解读能力,也正是此文价值生成的基础。

  纪游文章作为散文体类的作品,它是作者在山川风物中游目骋怀的审美感兴之作,并不是像一般旅游说明书那样,只要向人们介绍出此地此景是什么,就算实现了文字目的。纪游散文与之不同的是要在景观存在中显现主体的情思,这种显现含量之多少,兴致之浓淡直接标志着文字审美的实现程度,甚至是能否创制成文字的一个分界。综观《天涯情旅》,可以说春昌不论走到哪里,他的为文侧重都是在于情思的摅写,因而读他的纪游散文,首要的意义不在于告诉你一个什么可去的地方,而是告诉你一个使他多生感慨的地方。因此,即使你到过这个地方,你也要重新与他一起回味那里的体验,叩击灵府,以能生发出更多的情思。书中的《走近秦淮》,是一篇文字较长的散文,作者不仅写出了秦淮河的文化历史,风情趣事,他也思考了这里的世事沧桑、兴衰更迭,并寄托着自己的深沉感慨之情。

  在《天涯情旅》中,许多篇章都是写访古题材,其中的人或事在历史过程中都是几层重叠,行文中怎样把相关材料连缀起来,达到主题的广泛展开,这是此书作为文化散文集必须解决的构思难点。现在看来已经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以《郁孤台属于辛弃疾》一文为例,此文是作者寻访江西,登临郁孤台,考察辛弃疾书写《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的"江西造口壁"的经过,在那里掀动思古幽情,寄语青山绿水,不仅品味了辛词,也联类追溯了贬往岭南途中的苏轼在郁孤台上写下的《郁孤台》诗,并把苏、辛二公的经历与诗词加以比较,因枝振叶地写下了很多引人爱读的文字,卷动起文章的波澜。这种联类属文,杂而不越的结构方法,在书中的《蠡园故事》、《岳王庙遐想》、《幸哉,天一阁》、《却步华山》等篇,都运用得非常得体,不仅使文章增大了人文的重量,也助长了章法的妙处。这种结构方法差不多是散文体式本身的一种方法,它造成了散文之散,也使散文散而不散。

  读罢《天涯情旅》之后,更激发了我的游心之动,不禁成诗一首,书赠春昌同志:

  滔滔人世虑难休,何处能泊不系舟;

  历尽天涯谁谓远,余情且寄白云留。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天涯情旅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