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21世纪高等院校信息与通信工程规划教材·软交换与NGN

《21世纪高等院校信息与通信来自工程规划教材·软交换与NGN》是2009年12月1日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矿防怎配简着采的图书。

《软交换与NGN》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软交换技术和下一代网360百科络的基本概念和相关技术,包括以软交换为中心的下一代网络结构,主要协议(传输媒体信息的协议、会话启动协议和会话描述协议、媒体网关控制协议、与业务承载无关的呼叫控制协议、信令传输协议),主要设备(软交换设备、中继/综合媒体网关、综合接入设备、信令网关、归属位置寄存器)的功能、硬件结构和软件结构.下一代网络业务的特点、分类换曾记免核款还和实现方式,下一代网磁断络中典型业务的实现方案和信令流程.影响IP承载网服务质量的主要因素以及提高承载网服务质量的主要技术,私网穿越问题的产生及解决方原底黑他书团认施攻案,软交换技术在固责美群节广品著主保定电话网和移动电话网的应用方案。IP多媒体子系统的层次结构、功能实体、怀烧形算接口协议和通信流程。《软交换与NGN》通俗易懂。理论联系实际。可作为大专院校通信专业的教材,也可供通信技术人员参考。

  • 中文名称 21世纪高等院校信息与通信工程规划教材·软交换与NGN
  •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ISBN 9787115216571

图书来自信息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第1版 (2009年12月1日)

  360百科丛书名: 21世纪高亚目钢妒专兰律探刘表等院校信息与通信工程规划教材

  平装: 336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协告9787115216571

  条形码: 97段提87115216571

  尺寸: 25.6 x 18.2 x 1.4 cm

  重量: 599 g

内容简介

  《软交换与NGN》通俗各了定易懂。理论联系实际。可作为大专院校通信专业的教材,也可供通信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第1章 下一代网络与软交换概述

  学习指导

  1.1 下一代网络产生的背景

  1.2 下一代网络的概念

  1.3 电路交换与分组交换的基来自本概念

  1.3.1 电路交换方式

  1.3.2 分组交换方式

  1.4 软交换的概念和特点

  1.4.1 软交换的概念

  1.4.2 下一代网络的特点

  1.5 以软交360百科换为中心的下一代网络结构

  1.5.1 下一代网络的一般结构

  1.5.2 接入层

  1.5.3 传送层

  1.5.4 控制层

  1.5.5 业务

  1.5.6 下一代网络中完损振击板百加显苗使用的协议

  1.6 固定电话网向下一代网络的演进

  1.6.1 固定电话网的发展历程

  1.6.2 综合业务数字网

  1.6.3 固定电话网向下一代网络的演进步骤

  1.6.4 固际集相责杨培械他定软交换网络的结构:

  1.7 移动电话网向下一代网络的演进

  1.7.1 移动电话网的发展历程

  1.7.2 移动通信系统现有网络的结构

  1.7.3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结构

  小结

  习题

  第2章 免当下一代网络中采用的主要协议

  学习指导

  2.1 下一代网络中传输媒体信息的协议

  2.1.1 IP

  2.1.2 UDP

  2.1.3 RTP

  双音沙形2.1.4 语音编码

  2.1.5 多媒体数据在IP网络中传送时所占的带宽计算

  2.2 SIP和SDP

  2.2.1 SIP的网络模型

  2.2.2 基于SIP的多媒体通信的协议栈结构

命转  2.2.3 SIP寻址和S吧赶类不图顾的缺备IP通用资源定位器

  2.2.4 SIP消息

  2.2.5 会话描述协怎判

  2.2.6 SIP和SIP

  2.2.7 SIP扩展方法简介

  2.2题红稳盐切造号.8 SIP信令流程

  2.3 H.2 48协议煤药众力题相损州_

  2.3.1 连接模

  2.3.2 H.2 48/Me和次范破年组东宪务究下gaco消息的传输机坏角见

  2.3.3 H.2 48协议的命令

  2.3.4 H.2 48协议的描述符和封包

  2.3.5 H.2 48呼叫信令流程

  2.4 BICC政半镇企川岩协议

  2.4.1 与BICC协议有关的网络结构

  2.4.2 BICC协议

  2.4.3 BI沿达引CC的承载控制隧道协议

  2.4.4 BICC的IP承载控外食制协议

  2.4.5 BICC信令流程

  2.5 信令传输协议

  2.5.1 信令传输协议的结构

  2.5.2 流传送控制协议SCTP

  2.5.3 信令适配协议

  小结

  习题

  第3章 软交换网络的主要设备

  学习指导

  3.1 软交换网络概述

  3.2 软交换设备

  3.2.1 软交换设备的功能

  3.2.2 软交换设备的性能及可靠性指标

  3.2.3 软交换设备的维护管理要求

  3.2.4 软交换设备的结构

  3.3 媒体网关

  3.3.1 媒体网关的概念和分类

  3.3.2 综合媒体网关的功能和结构

  3.3.3 接入网关:IAD的功能和结构

  3.4 信令网关

  3.4.1 信令网关的组网结构

  3.4.2 信令网关的功能和结构

  3.5 归属位置寄存器

  3.5.1 归属位置寄存器的功能及位置

  3.5.2 HLR的结构

  小结

  习题

  第4章 下一代网络业务的实现方式

  学习指导

  4.1 下一代网络的业务

  4.1.1 下一代网络业务的特点

  4.1.2 下一代网络的业务

  4.2 基于软交换的业务实现方式

  4.2.1 软交换设备实现方式

  4.2.2 由各种服务器提供

  4.2 -3由第三方提供

  4.2.4 通过互通的方式提供业务

  4.2.5 与智能网互通

  4.3 应用服务器

  4.3.1 应用服务器在软交换网络中的位置与协议接口

  4.3.2 应用服务器的功能

  4.3.3 业务开放接口技术

  4.4 媒体资源服务器

  4.4.1 媒体资源服务器在软交换体系中的位置

  4.4.2 媒体资源服务器的功能

  4.4.3 媒体资源服务器的结构

  4.5 典型业务实现示例

  4.5.1 软交换网络中记账卡类业务的实现方式

  4.5.2 可视电话业务

  4.5.3 呈现业务在软交换网络中的

  实现

  小结

  习题

  第5章 下一代网络的承载网

  学习指导

  5.1 下一代网络对承载网的要求

  5.1.1 下一代网络承载网的选择

  5.1.2 下一代网络业务对承载网的要求

  5.2 承载网的服务质量问题

  5.2.1 影响承载网服务质量的主要因素

  5.2.2 提高承载网服务质量的主要措施

  5.2.3 综合服务

  5.2.4 区分服务

  5.2.5 多协议标签交换

  5.2.6 下一代网络承载网的建设及QoS应用方案

  5.3 承载网的私网穿越问题

  5.3.1 私网穿越概述

  5.3.2 STI.JN方案

  5.3.3 ALG方案

  5.3.4 Proxy方案

  小结

  习题

  第6章 软交换技术的应用

  学习指导

  6.1 软交换技术的应用概述

  6.2 软交换技术在固定电话网的应用

  6.2.1 软交换技术在固定电话网智能化改造中的应用

  6.2.2 软交换技术在固定电话网端局的应用

  6.3 软交换技术在移动电话网的应用

  6.3.1 软交换技术在移动长途网的应用

  6.3.2 软交换技术在移动本地网的应用

  小结

  习题

  第7章 IP多媒体子系统IMS

  学习指导

  7.1 IMS概述

  7.1.1 IMS的由来

  7.1.2 IMS的特点

  7.1.3 IMS促进固定移动的融合

  7.2 IMS的体系结构

  7.2.1 IMS的层次结构

  7.2.2 IMS的功能实体

  7.2.3 IMS的接口和协议

  7.3 IMS的通信流程

  7.3.1 注册过程

  7.3.2 错建立

  7.3.3 业务实例

  7.4.IMS与PSTN的互通

  7.5 IMS与软交换

  小结

  习题

  中英文对照表

  参考文献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21世纪高等院校信息与通信工程规划教材·软交换与NGN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