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粗齿大参,高可达10米,花两性,同株。叶柄狭椭圆形到稍卵形或倒卵形,近革质,两面无毛,花序圆锥状,花萼不明显,花柱宿存,
混生在山谷的森林或灌丛山坡;分布广西,云南海拔300-2300米。
- 中文名称 粗齿大参
- 拉丁学名 Macropanax serratifolius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 纲 双子叶植物纲
形态特征
乔木,高约10米;枝灰褐色,有皮孔。掌状复叶具柄;小叶3,纸质,长圆状椭圆形至长圆形,长10-20厘米,宽4-7厘米,先端渐尖,微弯,基部阔楔形至近圆形,边缘有明显的疏离粗锯齿,齿尖呈硬尖头,内弯,两面光滑无毛,侧脉6对,在两面明显隆起,网脉来自较明显;小叶柄长1-4厘职稳降印米,无毛。花序未见。伞形果序直径约4厘米,有果约20个;果序柄长5-13厘米,密被黄360百科褐色短柔毛。苞片宿存或早落,卵形,外面密被短柔毛;果柄长1-1.2厘米,密被黄褐色短柔毛,顶端与果连结处具关节;果近球形,径约7毫米,成熟后紫红色,花柱宿存,合生为1短柱状,长1.5-2毫米,子房3室,通常有种子2拉,往往有1胚珠不发育成种子。果期4月。
生长环境
混生在海拔350米的山谷的森林或灌丛中
分布范围
分布广西,云南金平,云南考察队388(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