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政治现代化比较研究

北活苗政治现代化比较研究念事医》是2006年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施雪华。国家最重要地着眼点必须永远是按公司的个性发展其个人的力量。(威廉·冯·洪保《论国家的作用》)本书主要总结了世界各国(包括中国)的现代化特别是政治现代化的发生、发展的基本理论和主要实践的一般规律,使我们今来自后能科学地认识世界现代粉担杂逐化和世界政治现代化360百科的规律

  • 书名 政治现代化比较研究政治现代化比较研究
  • 作者 施雪华
  • ISBN 9787307046948
  • 定价 60
  • 出版社 武汉大学出版社

基本相信

  出版时间:2006-01-01

  版 次:1

  页 数:591

  装 帧:平装

  开 本:16开

  所属分类:图书 > 政治/军事 > 政治理论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国大陆第一本对世界各国各地区政治现代化进行系统的比较研究的学术著作。它以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为指导来自,运用现代政治学的各种理论和方法,综合研究人类社会政治形态从传统走向现代的机360百科理、过程及模式和结果之规律,探寻东西方政治现代化的共性和特性及其深刻的历史和现实原因。本书资料丰富、观点独到、分析深邃,卫承判适鲁套今仍含是我国著名青年政治学者、武汉大学教授、博导施雪华积二十年心血写成的一部学术力作。

作者简介

  施雪华:1963年12月21日生于浙江嘉兴。武汉大学政治来自与公共管理工作学院教授(1998年)360百科博士生导师(2000年)。复旦拿得故曾大学法学(政治学)博士,法国巴黎第一大学政治学博士后,英国肯特大学高级访问学者。掌握英、法、德、俄4门外语。现任武大现代政府与政治研究中心主任,湖北省政治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青年行政管理学会理事,法国"全法法律与经济协会"理事,法国《REVUE EUROPEENNE DU DROIT ET DE L'ECONOMIE》杂志编委,国家、教育部社科基金等通讯评审专家,四川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多假拉洲矛血损民尼所大学的兼职教授。共出版著作28部,其中个人专著6部:《政看目军卫范省亲员里绍党政治》(香港三联书店、台湾理艺出版社建克通沿)、《政府权能理论》(浙江人备他毫六例失民出版社)、《当代英国政治体制端按烧协古效好实异粉鲜》(兰州大学出版社)、《政治现代化比较研究》各乡布色径能(武汉大学出版社)、《现代西方国家政府与政治》【天津人民出版社)和《比较政党理论贵浓特转必钱与制度》(高等教育出版社);主编《政治科学》

目录

  前 言

  导论 现代化与政治现代化

  一、现代化与现代化理论

  1 现代化

  2 现代仍初啊两歌联丰啊化理论

  二、政院况举仅义证燃治现代化、政治发展与政治变迁

  1 政治现代化:概念、理论与方法

  2 政治发展员华占常:概念、理论与方法

  3 政治变迁:概念、理论与方法

积能歌设玉  三、政治现代化的模式

  1 既有模式

  2 理论模式

  3 实践模式

  第一章 东西方政治形态的现代化

  一、东西方传统君主专制政治之比较

  1 经济基础和社会外定场校拿另基础

  2 政治基因

  3 政府结构一黄读功能

  4 政府官员制

  5 政府基层社会治理机制

  6 政治文化

 拉挥手史析修 二、从传统君主专制政冶到现代代议民主政治

  1 从"土地政治"到"资本政治"

  2 从"集权政治"到"分权政治"

  3 从"强力政治"到"契约政治"

  4 从"不规则、非程序政治"到"规则化、程序化政治"

  5 从"宗教化、神权化政导报治"到"世俗化、理性化政治"

  6 从"传统型、魅力型政治"到"法理型政治"

  7 从"排他性、或小心么概皮打磁垂相等级亿贵族政治"到"参抗行与性、大众化公民政治"

  三、人类政治形态从传统走向现代的_般机理和动因

  1 传统小农经济的"有限性"和"弥散性"

  2 传统土地政治的"等级性"和"权威性"

  3 现代商品经济的"社会性"和"自由平等性"

  4 现代资本政治的"契约性"和"增值性"

  第二章 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与社会关系

  一、国家、社会及其相关概念的演进

  1 西方的国家与社会

  2 东方的国家与社会

  二、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的检视

  1 "有限国家"和"全能国家"

  2 "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

  三、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与社会关系:西方与中国的比较

  1 从"二元结构"到"一体化结构"

  2 从"一元结构"到"二元结构"

  第三章 现代化与西方公民政治的发展

  一、从传统社会的臣民到现代社会的公民

  1 古希腊罗马的臣民与公民

  2 欧洲中世纪的臣民与公民

  3 近代欧美的臣民与公民

  二、从传统公民政治到现代公民政治的转型

  1 近代公民政治产生的动因-

  2 近代公民政治的基本内容和共同特征

  三、现代公民政治的产生与发展

  1 现代公民政治的内容和特征

  2 现代公民政治产生与发展的原因

  3 现代公民政治发展的挫折

  四、现代公民政治的新发展

  1 "国际公民政治"的产生

  2 公民经济社会和文化教育权利的扩大

  第四章 现代化与中国公民社会的生长

  一、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动力:思维模式的超越

  1 从改革困境中突围

  2 发展路径的新选择

  3 从"单线式"思维到"多线式"思维

  二、现代化与公民社会关系的比较:西方与中国

  1 西方的现代化与公民社会

  2 中国的现代化与公民社会

  三、中国公民社会的概念、特性及结构

  1 中国公民社会的概念和特性

  2 中国公民社会的结构

  四、当前中国公民社会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1 主要问题及基本原因

  2 深层原因与深刻影响

  五、中国公民社会建构的理论模式

  1 政策驱动

  2 体制驱动

  3 市场驱动

  六、中国公民社会建构的制度设计

  1 制度设计

  2 配套措施

  第五章 世界政党政治的现代化

  一、传统政党政治的产生

  1 社会转型中利益整合和权力调整

  2 托利党与辉格党的咒骂

  3 联邦党和反联邦党的争论

  4 斐扬派与山岳党的更迭

  5 传统政党政治的特点

  二、从传统政党政治到现代政党政治

  1 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动力

  2 从保守党一自由党到保守党一工党的"两党制"

  3 驴象争斗的"两党制"

  4 从多党纷争到左右两翼的"多党制"

  5 德、意、日、瑞的政党政治体制

  6 社会主义政党和政党政治的产生与发展

  7 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政党与政党政治

  8 现代政党政治的主要特点

  三、现代政党政治的命运与走向

  1 政党与政党政治的"衰败"

  2 政党与政党政治"衰败"的原因

  3 "无政党的政治"

  4 2l世纪世界政党政治的走向

  ……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政治现代化比较研究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