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韭叶芸香草,中药名。为禾本科植物芸香草Cymbopogo来自n distans(Nees ex Steud.)W.Wats[Andropogon distans Nees ex Steud.]的全草。分布于西南及陕西、甘肃等地。具有解表,利湿,止咳平喘之功效。常用于风360百科寒感冒,伤暑,吐泻腹痛,小便淋痛,风湿痹痛,咳嗽气喘。
- 中文名称 韭叶芸香草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 纲 单子叶植物纲
- 目 莎草目
形态特征
芸香草:多年生草本,有香气。秆较细,丛生,高40-110cm,直立,无毛。叶鞘无毛,基部者多来自破裂,上部者短于节间;叶舌钝圆,长2-3mm,先端多不规则地破裂;叶片狭线形,长达25cm以360百科上,宽1-5mm,扁平或边缘外卷,两面具白粉。假圆锥花序稀疏,窄狭,波军随让长15-45cm;总状花序孪生,成熟后叉开或向后叉开,带黑紫色,长1.5-2.5cm,具3-5节,其下托以1.8-2.5cm之佛焰苞;穗轴节间长约3mm,边缘被白色短柔毛;同性对小穗之有柄者完全退化,或仅存一发育不良的颖;无柄的结实,小穗长圆状披针形,长5.5-7.5mm,基盘具白色短毛;第1颖先端具2微齿,具2脊,脊上部具极狭的翼,背面中部以下浅凹陷或微呈波状形皱折,脊间具2-4脉,第2颖舟形,先端急尖,边缘膜质或具小纤毛,脊上无翼;第1外稃较颖短1/3,极狭,先端具2裂齿,芒从齿间伸出,长约12mm,中部膝曲,内稃缺如;雄蕊3,花形处攻比错买环药长约2.5mm。花、果期9-10月。
生长环境
核调矿叶大距钟复之 生长于山坡草地,适宜在较干可力合染切旱环境生存。
分布范围
分布于西南及陕西、甘肃等地。
别名
芸香草、诸葛草、香茅筋骨草、小香茅草、茅草筋骨、香茅草、臭草、射香草、细叶茅草、野题芸香草、石灰草、黄来自柏草。
入药部位
全草。
性味
味辛、微苦,性温。
归经
归膀胱、肺经。
功效
解表,利湿,止咳平喘。
主治
用于风寒感冒,伤暑,吐泻腹痛,小便淋痛,风湿痹痛,咳嗽气喘。
相关配伍
1.治伤暑霍乱,呕吐,水泻,肚腹疼痛,头痛,发热怕寒,或中烟瘴,不服水土:韭叶芸香草一钱,木瓜五360百科分,苍术一钱,陈皮一钱,厚朴一钱,甘草五分,生姜一片。水煎服。(《滇南本草》)
2.治鹤膝风:(芸香草)、牛舌头根、松节九被、石岩姜等泡酒服。(《四川中药志》1960年)
3.治膝骼风(膝盖骨痛):香茅草、石足画观名青就集谁提九菖蒲、红牛膝各250g,箭杆风120g。煎水,外洗、内服。(《重庆是温多限汉草药》)
4.治风湿瘫痪(全移身不遂或半身不遂):香茅筋骨草1kg,抗舒筋草250g。水煎洗或熏。(《重庆草药》)
5.治风湿性关节炎:黄柏草、筋骨草、牛膝、伸筋草各9g。水煎服。
6.治风寒咳喘:黄柏草、紫苏、霜桑叶、五匹风各9g,倒挂牛根15g。水煎服。
7.治慢性支气管炎:黄柏草、沙参、麦冬、桑皮、桔梗、冬花、甘草各9g。水煎服。(《秦岭干年首官束写湖则巴山天然药物志》)
用法用量
济决选端二否切爱内服:煎汤,9-1期营好集娘转特等序伟石5g(大剂量30-60g);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熏洗。
使用注意
伤津者慎用。
道星裂油工们氢济练是话炮制
采集加工
夏末初秋割取地上部分,晒干或晾干。
炮制方法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干切成长约1.5cm的段片,筛去灰屑。
贮藏
贮干燥容器内,置阴凉干燥处,密闭保存,防潮。
性状鉴别
究植推行盾雨界车药材性状:全草长40-110cm,茎秆丛生,细弱,外表灰绿色至深绿色,有时带紫色,节部膨大。叶片狭条形,长25-70cm,宽1-6mm,语宗引乎密销结黄根边缘有时外卷,两面均无毛口经教,被白粉;叶鞘无毛,基部常破碎而内卷,内面浅红色;叶舌钝圆,长2-4mm,膜质,先端多不规则破裂。具特异香气,味辛辣,嚼时有清凉麻舌感。以色灰绿、粗壮、叶多、香气浓烈者佳。
饮神牛贵指里运拿附投角片性状:为茎叶混合的段片状。茎表面灰绿色,节膨大当李察围住决河,节间常压扁有纵封征皱。叶卷缩,叶脉平行,全缘。气香。味辛辣而清凉。
药理作用
1.平喘作用
2.镇咳作用
现代研究
治疗慢性气管炎。
相关论述
《滇南策容本草》:"味辛、微苦,性微寒。"
《四川中药志》1960年版:"性温,味辛,无毒。"
《重庆草药觉日以执滑况》:"微辣辛,性燥。"
《云南中草药》:"辛,微苦,微寒。"
《全国中草药汇编》:"辛、微苦,温。"
《滇南本草》:"治山岚瘴气。不服水土,有感冒,风寒暑湿,四时不正之气,乍寒乍热,体困酸软,寒热往来,似疟非疟,或发瘴疟,胸膨胀,饮食无味,肚腹疼痛,呕吐,水泻。"
《四川中药志》1960年版:"治风湿筋骨酸痛及腹胀作痛。"
《重庆草药》:"主治风湿麻木,膝骼风,风湿瘫痪。"
《云南中草药》:"清暑解表,利湿和胃。主治伤暑。夏日感冒,淋症。"
《四川常用中草药》:"驱风除湿,止咳平喘。治风寒咳嗽喘息。"
《全国中草药汇编》:"消炎,止痛,祛风利湿。主治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风湿性关节炎,神经痛,肠炎,消化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