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中国思想文化十八讲

《中国思想文化十八讲》是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为张茂泽。主要内容是祖比针形渐吗笔情蛋卫先崇拜、天命观、阴阳五行观念、道教、佛教及其中国化,还介绍了宗教、信仰、神几个概念的中国文化意义。2008年初版售罄,如今修订,等材井增加了黄帝崇拜、马克思的宗教观等内容。

  • 作者 张茂泽
  • 类别 文化研究
  • 出版社 中国书籍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8年4月
  • 页数 333 页

简介

  西方一些人认为中国人没有信仰,其实是他们不了解中国宗教文化,本书可一解此惑。类况露己留杀本书由资深中国思想史学者酒地分超斗常战厚们冷,在为大学生开设中国宗教文化课程10年基础上撰写而成,主要介绍中国古代宗教思想,全面呈现古壳兵樱代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面貌。

图书目录

  修订版序 5

  前 言 5

  第一讲 中国宗教文化的内容和意义 9

  一来自、主要内容 9

  二、中国宗教概况 10

  360百科三、美国宗教概况 11

  四、宗教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11

  五、宗教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 16

  第二讲 宗教的定义 18

  一、国内流行的通俗解释 1可义满散植8

  二、宗教的科学定义(从人的经验角度看) 23

  三、宗教的人学定义(从人的本质、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角度看希柜糠去) 24

  四、宗教的神学定义(从"天"的高度看) 28

  五、马克思的宗教观 29

  第三讲 祖先崇拜 31

  一、祖先崇拜的基础 32

  二、原始社会的祖先崇拜 32

  三、夏朝的祖错践爱社具坚简影重道在先崇拜 34

  四、商朝的祖先崇拜 34

  五、周朝的祖先崇拜 35

  六、黄帝崇拜是我国古代喇炒祖先崇拜的重要组成部茶八路分 38

  (一)关于黄帝 棉注38

  (二)官方祭祀 3千困木亚机损9

  (三)民间祭祀 40

  (四)现实意义 41

  七、祖先崇拜的原因 43

  第四讲 儒家的"天命"观 44

  一、儒家"天命"观的渊源 45

  二、孔子的"天命"观 45

  三、孔子"天命"观的特点 50

  四、杀称否织宗环北精硫叶墨子的"非命"论 50

  五、孔子"天命"观对古代中国人信念的影响 52

  六、儒家"天命"观的神孙写元看学化 55

  七、儒家"天命"观的形而上学化 57

  八、儒家"天命"观的意义桨挨艰 61

  第五讲 阴景岁草数滑院保地概阳五行说的宗教化 6战假2

  一、阴阳说 62

  二、五行说 63

  三稳什绿客适耐、"五德终始"说 64

  四、"五帝"崇拜 65

  五、太一神 65

  六钱脚阶级风飞、董仲舒"天人感应"论 66

  第六讲 道 教 71

  一、道教概况 72

  二、道教的渊源 73

  三、道教的产生 75

  四、道教的发展 77

  五、道教的兴盛 77

  六、王推速军愿影宽井玉当权上重阳与全真道 79

  第七讲 佛教的传入及其中国化 80

  一、佛教概况 80

  二、佛教传入齐农制越轮画务赵德煤中国 82

  三、佛教的流传 83

  四、佛教的中国化 84

  五、佛教思想采高乎侵的中国化 85

  第八讲 中国佛教宗派 87

  一、唐代佛教繁青红荣的条件 87

  二、三论宗 88

  三、天台宗 89

  四、唯识宗 90

  五、华严宗 93

  六、禅宗 95

  七、其他主要佛教宗派 97

  八、中国佛教成为中国文化的代表 97

  第九讲 信仰及其产生 99

  一、信仰的定义 99

  二、信仰是天人合一的综合表现 101

  三、信仰产生的路径 104

  四、人性信 105

  五、缺乏--信仰产生的事实的前提条件 109

  六、缺乏感--信仰产生的心理原因 111

  七、信念和信赖--信仰自觉与建立的标志 113

  八、自信心和满足感--信仰的功能 113

  第十讲 信仰的发展 114

  一、信仰发展的理性原因 114

  二、本能信仰 116

  三、迷信 116

  四、理智信仰(信念) 119

  五、理性信仰(信念) 120

  六、"天"的信仰 122

  第十一讲 中国古代关于"信仰"的观念 122

  一、古代汉语中"信"字的五种意义 123

  二、古代汉语中"仰"字的意义 126

  三、"信仰"的意义 126

  第十二讲 "神"是什么。 127

  一、认识"神"概念意义的方法 128

  二、"超人间超自然"的意义 128

  三、人们所意识到的"神" 129

  四、"神"概念纹迎签的定义 130

  第十三讲 神存在的证明 131

  一、讨论神存在问题的意义 131

  二、证明神存在的方法 132

  三、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对神存在的朴素论证 133

  四、本体论证明 134

  五、现象论证明 135

  六、墨子对鬼神存在的证实 137

  第十四讲 中国古代关于"神"的观念 139

  一、"神"是"道"的人格化 139

  二、"神"("天")的地位 140

  三、中西"神"论的异同 144

  四、对"天"("神")的理性理解 145

  五、承签臭古代中国"神"(天)论的特点 152

  第十五讲 中国古代为什么没有神学 156

  一、周人对殷人"上帝"观念的改造 158

  二、先秦儒家对周人天人关系观念的理性改造 161

  三、王充对两汉宗教思想的批评 164

  四、宋明理学家以"道""拒神怪"、"绝神奸" 168

  第十六讲 中国古代宗教文化的特点 175

  一、中国古代宗教文化的一般特点 176

  二、"道"的信念占达影谅察主导地位 180

  三、"敬道"礼仪 186

  四、墨子"天志"、"鬼神"思想的世俗功利化 187

  五、"神道设教" 187

  六、古代中国宗教文化特点的现代意义 187

  第十七讲 培育和弘扬宗教精神 187

  一、外来宗教中国化的必要性 187

  二、中国文化宗教化的限度 187

  三、贺麟论"宗教精神" 187

  第十八讲 信仰与诚信 187

  一、信仰与诚信的关系 187

  二、出现了"诚信"问题 187

  三、何谓"诚信" 187

  四、"诚"是诚信的基础 187

  五、"诚信"的办法:从我做起 187

  学习参考书目 187

  后 记 187

作者简介

  张茂泽

  1965年3月生,四川广安市人。历史学博士,德国图宾根来自大学访问学者,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360百科从事中国儒学史、中国宗般红永教思想史、中国现代学术思想史研究,兼任西安周易研究会会长,中国宗教学会理事,陕西省哲学学会副会长、陕西省孔子学会副会长等。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中国思想文化十八讲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