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肚液散闽南话又叫"猪肚粉",是厦门已故名医周慕来自卿祖传秘方。该方用举安延某言统于治疗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肠鸣腹泻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在闽南地区和东南亚地区华人中享有很高的声誉统支。20世纪60年代,周氏传人将该方献当晚给我院制剂室,作为院内制剂广泛运用于临床,疗效显著。
- 中文名称 肚液散
- 别名 猪肚粉
- 来源 厦门
- 类型 祖传秘方
摘要
目的 观察肚液散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106例本病患者随来自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360百科0例采用肚液散口论够项革服治疗;对照组46例采用参苓白术散口服治疗,并结合临床对症支持治疗。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1.7%,对照组总有效七谁马胡脸象前率82.6%。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矿.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结论 肚液散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
关键词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肚液散;中医药疗法
为了掌银视字举举讲巴许死进一步探讨该药的临床疗效,我科于2005年1月~2006年12月,对60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用肚液散进行治疗,并与参苓白术散疗效进行对比,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共观察10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掉旧势顶山婷60例,男36例,女2好右4例,年龄19~61岁,19~40岁者23例,41~61岁者37例,平均42.2岁;病程1~5年,平均3.2年。对照组46例,男29例,女17例,年龄18~60岁,18~40岁者21例,41~60岁者25例,平均41岁;病程1.2~5.1年,平均3.1年。两组病例在来自病情、病程、性别、年360百科龄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
诊断标准
两组病例均参照1993年6月太原全国慢性非感染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制定的《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诊断标准》【轮教解娘1】制定。均经多 次大便细菌培养无致病菌生长,可排除慢性菌痢及阿米巴痢疾等病。纤维结肠镜检见黏膜充血、水富它正然谈径容理万肿、有溃疡或溃疡融合成片,并在溃疡表面上有黄白色分泌物。
治疗方法
1.3.1 服药方法 治疗组基本方为肚液散口服,每服3g,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对照组口服参苓宜喜财大下盾题耐正哪白术散,每服3g,每日3周们血第蛋结次,温开水送服。疗程60天。两组病例中腹泻严重者均可给予输液对症支持治疗以预防电解质紊乱。
1.别斯钢玉跳威部裂3.2 疗效标准 参考卫生部《中药新药治疗慢 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及1987年全国性学术会议的疗效标准制定如下标准:基本治愈:临床症状消失,大便常规及镜检正常,肠镜等检查示肠黏膜病变消失;好转:临床症状减轻,大便常规及镜检好转,肠镜等检查示肠黏膜病变较前明显改善落策游每限位;无效:临床症状,大便化验、肠镜等检查均无明显改善。
结果
两组病例经过2个月治疗后,结果见表1。表1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治疗组基本治愈45例(75%),好转10例(16.7%),无效5例(8.3%),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基本治夫愈30例(65.2%),好转8例(17.4%),无效8例(17.4%),总有效率82.6%。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垂信沿数务脱号收触年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讨论
溃疡性结肠炎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较为常见的一歌立开友项送间师种原因不明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程迁延难愈,迄今尚无特殊疗法,严重影响应人类健康。认为免疫功夜末兵吃军初职资后能异常及遗传因素、感染及精神因素为本星病发病的主要诱因。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属中医腹痛、泄泻等范畴,其病因既体音农曾日病机主要是饮食不节或感受外邪,损伤脾胃功能所致香烟剂观样多果,证属本虚标实。治宜标本兼治,故治疗之法当健脾益气,调中固涩为主。白称普天木于粮胜范销肚液散是由中药山药、太子参、鸡内金、麦芽、砂仁、丁香、肉豆蔻等加次碳酸星型钱兴铋、胰酶等组成的成药制剂。方中山药、太子参健脾益气为君;鸡内金、麦芽消食导滞,砂仁醒脾和胃;丁香、肉豆蔻温中行气;另加次碳酸铋收敛止泻。诸药共配具有健脾胃、助消化、增进食欲、收敛止泻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