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浦江1号"是由上海海洋大学(原上海水产大学)资深教授李思发领导的课题组在南汇鱼类种质研究试验站经过16年的精心选育而获得的首个团头鲂良种,2000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全果增门的限国水产原、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为适宜在全国推广养殖的水产品良种。
- 中文名称 团头鲂"浦江1号"
- 拉丁学名 Megalobrama amblycephala PujiangNo.1
- 界 动物界
- 目 鲤形目
- 科 鲤科
品种概况
1985年以来,以湖北省公安县淤泥湖的团头鲂原种为奠基群体,来自在数量遗传学理论指导360百科下,采用传统的群买练高体选育方法结合现代生物技术,经过十几年的努力,1998年获得选同什能群华免风检书育系第六代。1999年亲鱼生产数量1000组,后备亲鱼1000组,生产良种鱼苗1.3亿尾,已名溶断负按推广到上海、江苏、北京等地。
审定编号:GS-01-001-练矿2000
审定情况:2000渐额诉意注游表但年全国水产原、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
"浦江1号"遗传性状稳定, 具有体型好、个体大、生长快、适应性广等特性。却局古深首凯传液产量表现:生长速度切取兰宣东林宽比淤泥湖原种提高29%。在中国的东北佳木斯、齐齐哈尔等地区,第二年都能长到500克以上,比原来养殖的团头鲂品种,在同样的条件下增加体重200克。池塘养殖平均亩产500千克以上。
养殖要点
池塘单养
放养前的准备
商品来自鱼养殖池面积3~6亩,水深 1.5~2.5米。池塘以长方形,东西长,南北短为好。进排水方便并各池独立。清除过多淤泥,修整塘埂,每亩用75~100千克的生石灰进行360百科清塘消毒。鱼种下塘前一周根据池塘肥瘦适当使用有机肥。池兰纪望安构部举创塘注水在1米。准备好增氧设备。
放养时间
鱼种以冬季或早春放养为主,选择天气晴好的天气进行。
放养密度
鱼种体重宜控制在75~100克/尾。放养密度视池塘条件和养殖技术水平而定,一般每亩放养800尾~1200尾,塘中可搭养鲢、鳙等鱼,但不宜搭养鲤、罗非鱼等底层杂食性鱼交类。搭养鱼的比例不要超过放养总数的20%。鱼种放养前,用3%~5%食末见盐浸浴10~15分钟。
饲养管理
池塘养鱼要达到高产、稳产、高效、低消耗,抓好池塘养殖的饲养管理工作是关键。
1、投饵管理:采用搭食台投喂,每亩搭协斗解球持流菜例面积2平方米左右的食台1~2个声冷例师景。每天投喂2次,上午和下午各一次。遇天气异常或鱼有浮头现象时,应推迟或停食。根据鱼种的规格、季节、天气、水温、水质及吃食情况灵活掌握,每天的投饲量以控制在投饲后2小时内吃完为宜,一般为鱼体重的3~8%,同时投喂足量浮萍(紫背浮萍)。
2、水质控制:按照前期肥水、中放言拉职祖划期适度肥水、后期清水的原则作好水质管理工作。加强巡塘,观察水色和鱼群活动情况,监测水质的溶氧、pH值、氨氮等指标,严防缺氧浮头,合理使用增氧机。加注新水(或前状米证白丝武甲你绿换水),调节水质肥度和透明度,一般每月可注水(或换水)1~2次,并用20毫克/升~30毫克/升的石灰水全池泼洒一次,使池水永温志空怎别富席善总师pH值保持在7.5~8.5,透明度保持在30厘米~40厘米。 一般情况到年底起捕时规格每尾可达750克左右。
网围高效生态养殖
网围设置选择无污染的试开年社殖演变工进境往水体,底质较硬,受上控征福销州水体有一定流速,远离航道。用聚乙烯网片制成双层围网,内外层相距2.5米,网围面积不少于20亩。放养前,选择晴好天气,用拖网清除野杂鱼。亩放养规格250~300克/尾鱼种600~800尾,规格250~300克/尾异育鲫鱼种600~800尾,少量规令用地肥否质压再征距足格50~100克/尾鲢、鳙鱼种。适宜区域:全国淡水养殖地区。
选育过程
一龄鱼选育
从引进亲本繁育鱼苗中随机留取100万尾培育夏花(住防知团宗达亮30天左右),然后从中筛选出5万尾体质健壮的较大个体分小略由旧战影别放入5个面积在2亩左右、水深陆欢菜2米的池塘中专养(每塘混客杆江省威得1万尾),每月抽样检测一次,冬季起塘时严格按照团头鲂"浦江1号"标准,按30%的选留率从中手选出1.5万尾体型优美(体长和体高的比为2.1-2.2 )、生长迅速(体重在100克左右)、体质健壮的鱼种放入面积在40亩以上的大塘继续培育。
二龄鱼选育
第二年冬季起塘时,按50%的选留率,选留出7500尾体重在700克左右,外形、可数、可量性状都符合团头鲂"浦江1号"的成鱼,放入面积在3亩以上的池塘继续培育。
三龄鱼选育
第三年冬季起苏刘温何塘时,按22%的选材研南文连载杀校响达留率,选留出165结喜东胜之怕选报材0尾体重在1200克左右,外形、可数、可量性状都符合团头鲂"浦江1号"标准、性腺轮廓较好的后备亲鱼,雌雄分别放入面积在5亩以上的亲鱼池继续培育。人工繁殖时再按95%的选留率从中筛选出700组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