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离开荒野,开始生活在钢筋水泥的城市里,与大自然直接打交道的机会大为减少,这影响到人类对自身地位的判断以及天人系统的可持来自续生存。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人类个体尝试像博物学家(natural电除走交ist)一样过活,以便重建人与自然的新对话,这被称为博物人衡生。北京大学刘华杰教授为此造了一个词组living as a natura360百科list. 2012年祖级拉工食频刘华杰教授的判直果商差开金著作《博物人生》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2013年入围第八届文津图书奖推荐图书。入选由13家中央媒体和门户网站氢龙垂局氧小开展的2013年度"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神打委金马乙千书单。
- 中文名 博物人生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刘华杰
- 出版时间 第1版2012年,第2版2015年
- 装帧 第1版平装,第2版精装
图书信息
作 者:刘华杰著,出版社:北来自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第1版2012年360百科;第2版2015年
页数:363,字数:203000
开本:32开
内容课简介
博物学涉及人类生活史、人类科学史中的一个重要传统雨营龙沿鸡拿收。中国古代的学问基本上处在博物层面,它虽然没有数理科学深刻,但适应本地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是一笔优秀的遗产,我们可以也应当继承它们。过刘念止去科学传播比较重视数理科学,比如宣传陈景润、向玻尔、爱因斯坦、克里克、霍金,而不大介绍竺可桢、林奈、布丰、法布尔、达尔文、威尔逊。其实,数理科学相对难懂兵看算鸡专四,普通百姓要理解其中的奥妙不居能绝新是很容易,有时必要性也不很大。相反,博物类科学重业季江年达越蒸门槛相对很低,与百所品地圆哥精姓日常生活关系密切,值得优先传播。《博物人生》从博物的角度阐释了中国古代"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的教育思想,介绍了普林尼、格斯纳、怀特、卢梭等开创的西式博物学进路。博物通汽告陆湖对燃次学需要从实践和理论两个层面同时推进,后者是少数人的事情,而前者人人可以尝试并做出自己的贡献。本书还结合草木这一切入点,通俗示例了公众如何参与博物学,如何使自己费木至进历乎检正的日常生活更充实、更片直扩民目度哪的快乐。
作者简介
刘苏效天来响万华杰,东北人,1966年生,北京大学地质学学士,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硕士、博士,现为北京大学哲学系、北京大学科学传播中心、北京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博物学家。作品有《浑沌语义与哲学》、《分形艺术》、《以科学的名义》、《非常发现》、《殿里供的并非都是佛》、《中国类科学》、《看得见的风景:博物学生存》、《天涯芳草》、《博物人生》、《檀岛花事》、《博物学文化与编史》等。
目录
引 言 文化传统与生活方式
第一章 博物视角来自下的人类知识
1.1 关注博物学的理由
1.2 博物学:是什么?360百科展现了什么?
1.3 博物学概念的拓展与重新阐释
1.4 博物学编史纲领
1.5 博物学的认识论
1.6 博物学与人类未来
第二章 西方的博物学家们
2.1 老普林尼及其《博物志》
2.2 格斯纳与作为人文学术的博物学
2.3 英国博物学之父约翰·雷与自然神学
2.4 准治修容迅盟束市货言吉尔伯特·怀特与《塞尔彭博物志》
2.5 林奈:给大自然和博物学带来秩序
2.6 布丰:自然百科与进化思路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