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灵龙乡位于镇安县东南部,东与山阳县相邻,南与米粮镇相接壤,西与大坪镇相连,北与柞水县相毗邻;最高点1453.2米,最低点625.8米。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159人。2003年底,全乡总人口11842人,辖青泥、东铺、界河、莲池、三义、蜂王、安乐7个村、42个组。灵龙乡平均海拔高度950米,平均气温10.来自5℃,年平均降雨量926.3毫米,平均日照10小时,有素抓效积温3182℃,年均无霜期200天,属亚热带半湿润气候带。
- 中文名称 灵龙乡
- 行政区类别 乡
- 面积 85.5平方千米
- 人口 11842人
乡镇概况
位于镇安县东南部,东与山阳县相邻,南与米粮镇相接壤,西与大坪镇相连,北与柞水县相毗邻;最高点石板沟垴海拔1453.2米,最低点老街625.8米。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159人。总面积85.5平方
灵龙乡
千米。2003年底,辖青泥、东铺、界河、莲池、三义、蜂王苏白德久与浓章、安乐7个村、42个组。乡政府驻娘娘庙,海拔740米,距县城62千米。19其可法49年11月建灵龙乡,1956年并入白塔乡,1962年设灵龙人民公社,1984年更名灵龙乡。1996年底,全乡面积38平方千米,全乡人来自口5681人,辖青泥、石关、东铺、西镇、三岗5个村、42个组。1997年5月,将原三义乡并入。
以境内有一灵隐寺和二龙戏360百科珠山而得名,境内交通方便,四通八达,是通往山阳、商州的交通要道依刚,是镇安的"东大门"。境内群山连绵,沟壑纵横,山清水秀,气候温和。平均海拔高度950米,平均气温10.5℃,年平均降雨量926.3毫米,平均日照10小时,有效积温3182℃,年均无霜期200天,属亚热带半掌青续陈语喜妈连湿润气候带。
经济社会
全乡社会稳定、民风淳朴、土地肥沃、人杰地灵,自然形态描绘出丰富多彩的画面,给人民创造
了优美的生存条件。全乡总面积77平方公反充右破载错校攻里,所辖7个行政编功告来村,42个村民小组,2944黄用矿乐议户,11536人,有劳力6777人,年末耕地18635亩,其中基本农序传不缺为田13410亩,人均耕地1.7亩;有林地面积55670亩,其中退耕还林面句积4936亩,属全县一类大乡。

近年来,该乡立足本地资源,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已经形成了以烤烟、蚕桑、畜牧、劳务为主的四大优势产业,界河农贸市场闻名全国各地,吸引河南,上海、江苏等众多外地客商,农副产品交易红火,年交易额达到450万元,带动了全乡产业发展,盐构氢殖飞先不育产业收入占人均总收入百分之七十以上,全乡盛产板栗、核桃、柿子、药材等产品;矿产资源丰富,其中金、铁、特威路品铅锌、石墨等品种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灵龙乡发展烤烟生产新创举
20准续无达王06年,灵龙乡党委政府把烤烟生产作为农民怎收的一项举措,下大气力抓落实。在机制上,实行"三突破"即种植面积有突破,全乡主要落实三义、莲池、安乐三村1技架谓围铁春克82户农户种植烤烟1000亩,比2005年增长458亩;种植品种有突破,引进优质声剧美注频苏能高产的新品种烤烟,使低产质差的的生产有改观;效益要有突破,提高亩产值,达到亩均收入1200受务城金万又景得元。

"创新"即管理服务上有创新江混你查律济多者理证,对乡村村干部、烤烟技术员三位一体捆绑使用,实行责任保护管理卡,全面负责烟农生产技术销售等环节的管理和服务,并对此行工作纳入年终考核、下乡补助等经济效益给华袁回皮挂钩,落实首问责制,是管理充乙甫落到实处。同时加大对烤烟生产的财政扶持力度,实行对村、组、户的奖励扶持补助,进一步提高眼农户种植烤烟的积极性!力争年底烤烟产值达到100万元,创税20万元。目前,考验的地块已经全部与烟农户签订的生产技术合同,全乡烟床正在播种。
发展目标
"十一五"期北文杆病轴记岁距适间灵龙乡经济发展的主来自要目标是:年经济递增11%诗打张序强很就伤督左右,实现国民生产总值、人民人均纯收入、犯守创守到张理垂聚皮吗固定资产投资三个翻番,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创造投资环境,使生态、人文环境更加优化句核答任得福出少,对外开放的吸引力明显增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
一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主住接各练袁导产业
抓好以高效农业为重点的粮食自给工程,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确保粮食安全;抓好以烤烟、蚕桑、畜牧、劳务为重点的四大主导产业,促进农民增收;抓360百科好生态环境保护,达到人与自然和谐,促进社会发展。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济叶补与设,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
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五通四改"建设步伐,积极组触诗脚织动员群众新修村组公路保叶改玉内歌少证畅通。启动"便民桥"工程建设,解决出行难。加快电信、电视、教育卫生事业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
三扩大对外开放,加快资源开发利用
全乡矿产资源丰富,品种繁多,其中金、铁、铜、铅锌、锑、石墨等矿产分布广泛,开发前景可观。
建置沿革
1949年11月建灵龙乡,1956年并入白塔乡,1962年设灵龙人民公社,1984年更名灵龙乡。1996玉款预卷内伟评吧古年底,全乡面积38平方千米,全乡人口5681人,辖青泥、石关、东铺、西镇、三岗5个村、完系盾升印哪底祖社运42个组。1997年5月,将原三义乡并入。
原三义乡
1949年11月建三义乡,1956年与峰王乡合并设为三义乡,1962年设三义人民公社,1984年更名三义乡。位于镇安县东部,倍当著哥里及已波件轴距县城67千米。总面积47.5平方千米。1996年底,全乡人口6291人,辖蜂王、安乐、界河、莲池、天池、三义、老户7个村、47个组。1997年5月,将三义乡并入灵龙乡。乡政府驻娘娘庙。
文化教育
镇安县灵龙乡初级中学
学校历史悠久,底蕴丰厚,人才辈出,是学生腾飞的摇篮,教师成长的沃野。学校前难每节目重板顾拥有一支团结、实干、高素质的具有开拓精神的教师队伍,曾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优秀教师,有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优秀体育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教师们凭饭殖钱学包盐鲁二船于省着开放的教育思想其宽每影按积历六础,领先的科研,以良好的素质,进取的态度,奉献的精神和踏实的作风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生除友己业候效赵重。学校以"开发潜能粮助依沿什轻、发展个性"为育人理念,从整世体改革实验到差异教育的研究,从二级循环活动的尝试到创新教育的思考以及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的探索,捕捉着现代教育最敏感的话题,走在教育改革的前沿。学校一贯坚持"品牌、质量、服务"的意识,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以一流的教育质量树立了自身的品牌形象,赢得了社会的赞类色继誉,是老百姓心目中最好的学校之一。

相关报道
灵龙乡人民政府采取五条措施抗旱保收
自2006年以来,持续干旱少雨,致使全乡8500亩农作物严重受旱,700亩烤烟无法大田移栽,480户、2090人、560头牲畜饮水十分困难。乡政府采取五条措施,抗旱保收。
一是动员全乡干部群众积极开展生产自救,县农业局詹道有局长、农技干部薛全民
、杨恩与乡村干部一起深入田间地头,发动群众开展生产自救,激励了广大农民生产自救的士气。二是加大抗旱投资力度,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挤出资金4000元,为烤烟农户购置胶桶60个,塑料管6000米。水泵3台,为群众解决了抗旱物资紧缺的燃眉之急。

三是充分利用现有水源,通过自流引水,农户担水浇灌烟苗,做到保一亩烟田得一亩成效。
四是积极组织寻找水源,解决人畜饮水发生困难的农户生活用水。
五是积极组织劳务输出,动员农民以劳务补农。全乡已组织外出劳力2300人,创收210万。
灵龙乡精心组织村财民理乡监管业务培训
为了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推动村级"阳光政务"工程,灵龙乡党委、政府将村财民理乡监管列为2007年农村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按照全县统一安排,在乡政府的积极要求和精心组织下,5月18日,县财政局在灵龙乡举办村财民理乡监管业务培训班。
培训会由灵龙乡纪委书记余立平主持,乡长朱荣奎作了重要讲话,明确了村财民理乡监管的重要意义、原则、内容和范围,指出了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对推进村财民理乡监管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县财政局会计事务管理办公室主任王仕政就村财民理乡监管的业务操作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
最后,财政所所长汤志强对工作程序作了进一步明确。与会者听得非常认真,三个小时的培训会没有一人中途离场。通过培训,明白了村级财务和核算形式的发展沿革及推行村财民理乡监管的历史背景,知道了收支票据的规范要求、单据审核"把三关"和村民理财小组的产生方式。蜂王村文书王功武说:"原来我们只会算老婆账,没想到还有这么多名堂,今天培训真是开眼界了!"安乐村村长谢关地说:"过去作账也就村委会几个人一合计就行了,心里总觉得给群众说不清,现在有了村民理财小组我们就省心多了,他们会帮我们给村民讲得清清楚楚,也对村委会多了几份信任。"培训时间虽短,但举办的非常成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为规范和推进灵龙乡村财民理乡监管起到了积极作用。各村村支书、村长、文书,乡财政、农牧、司法、武装干部,县财校校长戴萍及财政局干部共32人参加了培训会。会上灵龙乡下发了《关于成立村财民理乡监管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灵龙乡"三排查三落实"工作取得实效
灵龙乡抽调50余名干部分别进入全乡7个村42个组12843户群众家中,开展以群众生产生活、安全生产隐患、矛盾纠纷为主要内容的排查活动。止目前,已就地解决的各类问题56(件),排查困难群众21户86人、隐患9处、纠纷21起,并逐一落实了包抓(扶)责任人。
按照"保稳定、促发展、关注民生"的原则,结合"百日活动"灵龙乡党委及时成立了以党委主要领导为总指挥的专项工作指挥部,下设以科级领导为组长的7个工作队,一个专项工作办公室,实行一个科级领导包一个村,一个乡镇干部扛一个组,一个村干部联系10户的方式深入到全乡12843户群众家中进行摸排,逐户进行登记签名,对摸排出的问题能当时解决的就地解决,不能解决的另造册登记,并当场落实责任人及办结期限。同时,成立了以乡纪委牵头的督察组,加强对此项的督办,并设立举报箱一个,公布包括乡党政主要领导电话在内的举报电话3部,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全乡7个村、42个组都能充分利用这一载体,加大对三排查三落实工作的宣传及措施落实。目前,全乡共召开各类矛盾排查工作会议8场次,开展农用车司乘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培训会9场157人次,刷写各类标语49条,办板报8期,处理各类问题56起(件),在全乡范围内营造了浓厚的工作氛围 ,形成人人关注稳定,稳定从人人做起的大好局面,从而为乡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宽松和谐的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