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松香化学及其应用

《松香化学及其应用》,是2006年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任天瑞、李永红。

  • 书名 松香化学及其应用
  • 作者 任天瑞、李永红
  • ISBN  7-5025-7684-3 
  • 类别 精细化工,涂料油墨胶粘剂
  • 页数 344 页

容简介

  松香是林产化学工业中重要的产品之一,是一种来自重要的天然产物,也是一种定免植主否志者可再生资源。

  本书介绍了松香省急爱互粉简缺的分类和性质,国内外情况,再加工发展动向,松香树脂酸的一般化学反应类型、组成含量、性质、物理常数以及提纯方法,松香化工产品及制备工艺过程和松香在橡胶工业、涂料工业、胶黏剂和药物等方面的应用。

目录信息

  第1章松香概述

  11松香的主要类型

 求刻觉 12国内松香情360百科

  121产区

  122生产及出口

  13怎振达阻绝国外松香情况

  14再加工产品

  141械现玉厚至国内松香深加工情况

  142国外松香深加工情况

  15科研动鱼弱而终妈指皇吃困点

  151合理利用天然松林资源,衣轮要斤问加快松脂基地林的建设

还苏层胜自功与察  152采用科学的采脂方法,提高劳动生产率

铁抗析他么染因容  153大力发展松香深加工产品,提高松香附加值

  参考文献

  第2章松香的心她明委切厂诗分类及性质

  21松树树脂的组成与性质

介引吸带适可换  211松脂的化学组成

  212非松讨远个满既脂来源的松香及各国商品松香的组成

  213松树生理树脂等物质组成及病虫害关系

晚落弦击思危  22松香树脂酸的结果术发等架再现构与性质

  221树脂酸结构与分类

  222树脂酸的命名

  223树脂酸的分离

  224松香树脂酸组成含量分析

  225松香中的中性物

  226松香的物理性质及相关常数

  227松香的化学性质

  23松香树脂酸和其甲酯的其他物理常数

  24松香树脂酸晶体的主体结构

  参考文献

  第3章松香树脂酸的一般化学反应类型

  31松香树脂酸的氧化反应

  311树脂酸的光敏氧化

  312树脂酸与松香的自动氧化

  313混合树脂酸氧孩境织饭住财父很学从冲

  314潮湿对松香氧化的影响

离击吗证地才  315松香在高温下的氧迅已息温胞丰鲜

  316松香氧化膜的存在

  32几拿士假反害至克顺夜做树脂酸的异构

  321树脂酸的酸异构

  322树脂酸的热异构

  323树脂酸热异构与松香结晶趋势

  33树脂酸的聚合反应

  34树脂酸的歧化反应

  35树脂酸及松香的氢化

  36树脂酸的加成反应

  361双烯加成

  362甲醛反应

  363酚醛树脂反应

  364氯化反应

  37树脂酸的羰基反应

  371生成盐类

  372酯化反应

  373松香(树脂酸)酸酐

  374松香醇

  375松香腈、松香胺

  376与异氰酸酯反应

  377共聚酰胺

  378烷氧基化

  38树脂酸的热解及其他重排

  39枞酸型树脂酸的非氧化的光化学反应

  310树脂酸的氧化降解

  311树脂酸及衍生物的生物活性

  3111合成赤霉素

  311212羟去氢枞醇

  参考文献

  第4章松香化学反应实验过程

  41松香酸的制备

  42三环不饱和酮类化合物的合成

  421松香酸的甲酯化及其共轭双键与氢溴酸的加成反应

  (产率47%)

  422松香酸衍生物(3)最终生成三环酮的反应

  423松香酸衍生物最终生成三环不饱和酮的反应

  43松香烷烃双烯化合物的合成

  431松香酸的甲酯化及其还原反应

  432松香醇先经氧化,再成肟,最后得到最终产物松香

  二烯烷烃(1b)

  433松香醇先酯化,再还原成最终产物松香二烯烷烃

  434松香醇经过另一种方法转化为松香二烯烷烃

  435左旋海松二烯烷烃的DielsAlder反应

  44杂环化合物的合成

  441由脱氢松香酸甲酯(methyl dehydroabietate)制备溴代脱氢

  松香酸甲酯的反应

  442溴代脱氢松香酸甲酯(12溴脱氢松香酸甲酯)的硝化脱异

  丙基取代反应

  443溴代二硝基化产物的还原反应

  444由13,14二氨基脱异丙基脱氢松香酸甲酯(4a)在加入不同

  试剂的反应条件下生成不同取代的咪唑环类脱氢松香酸甲酯

  化合物

  445由12溴13,14二氨基脱异丙基脱氢松香酸甲酯(4b)在加入

  不同试剂的反应条件下生成不同取代的咪唑环类脱氢松香酸

  甲酯化合物

  446由13,14二氨基脱异丙基脱氢松香酸甲酯(4a)在加入不同

  试剂的反应条件下生成不同取代的吡嗪环类脱氢松香酸

  甲酯化合物

  447由溴代单硝基化合物(12溴13硝基脱异丙基脱氢松香酸

  甲酯)(3b)经一系列反应生成脱溴的吡咯环类化合物

  448由溴代单硝基化合物(12溴13硝基脱异丙基脱氢松香酸

  甲酯)(3b)直接反应生成溴代吡咯环类化合物(与脱氢

  松香酸甲酯形成溴代吲哚类化合物)

  45松香酸的还原

  46左旋海松酸甲酯的氧化过程

  47邻苯二酚类化合物的合成

  471由松香酸经过一系列反应过程生成要合成的邻苯二酚类

  化合物原料之一(1)

  472化合物(1)的氧化反应

  473化合物(2)经过不同反应温度与反应时间,得到不同的

  邻苯二酚类化合物

  474由松香酸经一系列反应过程生成要合成的邻苯二酚类化合

  物的另一种原料(1′)

  475由化合物(1′)经氧化再还原生成烷基邻苯二酚类化合物

  48与C60的DielsAlder反应

  49松香酸的一种特殊酯的合成

  410手性胺的合成

  4101脱氢松香酸的合成

  4102右旋脱氢松香酸降解胺的合成

  411四环二萜类化合物的合成

  4111由三元环不饱和酮(1)合成下列化合物

  4112由化合物(6)通过不同反应条件制备不同的酮类化合物的

  反应

  4113由罗汉松烯酮(1)通过改变4111部分中试剂的加入顺序

  经过化合物(11)得到与化合物(3)不同构型的化合物(12)。

  反应如下

  4114由化合物(9)经过非质子溶剂的伯奇还原反应(Birch

  reduction)生成产率为89%的羰基未改变的化合物(13)。

  反应如下

  4115由化合物(9)先经过还原,再酯化生成第一种四环二萜类

  化合物(A)

  4116由化合物(9)经过下面标准条件得到产率为86%的化合

  物(15),然后经过间氯过氧苯甲酸(mCPBA)氧化生成

  7α羟基烯酮(16),产率67%。反应如下

  4117化合物(9)羰基的保护及烯键的重排,及硼氢化氧化

  反应

  4118由化合物(20)经过几个过程生成最终要合成的第二种

  化合物(B)

  4119由化合物(20)经去保护基成酮后再经还原生成最终要

  合成的第三种化合物(C)

  412二环不饱和二醛类化合物的合成

  4121左旋海松酸经一系列步骤后的缩环反应

  4122化合物(5)中α羰基的反应

  4123由化合物(4)制备缩环后的化合物

  4124化合物(10)的醚化及醛上去保护基的反应

  4125由化合物(3)制备缩环化合物

  4126由化合物(10a)制备少一个环的醛类化合物

  4127由化合物(14)合成最终的不饱和二醛类化合物

  参考文献

  第5章松香化工产品及制备工艺过程

  51氢化松香

  511影响氢化反应的因子

  512氢化松香质量指标

  513氢化催化剂

  514氢化松香酯类产品

  515氢化松香及其酯类的用途

  52歧化松香

  521催化剂

  522歧化松香的质量指标与用途

  53聚合松香

  531影响聚合过程的因子

  532聚合松香的质量指标与用途

  54马来松香

  541松香与马来酸酐的加成反应

  542马来松香的制备

  543马来松香的质量指标

  544马来松香的用途

  55松香酯

  551一元醇酯

  552二元醇酯

  553三元醇酯

  554四元醇酯

  555浅色松香酯

  556改性松香酯

  56松香腈、松香胺

  561松香腈

  562松香胺

  57松香盐

  571碱金属树脂酸盐

  572碱土金属树脂酸盐

  573重金属树脂酸盐

  58电缆松香、精制浅色松香

  581电缆松香的制备、质量指标与用途

  582精制浅色松香的制备与质量指标

  59其他松香化工产品

  591松香改性酚醛树脂

  592松脂(松香)改性醇酸树脂

  593松香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

  594甲醛改性松香

  595氯化松香

  596松香醇

  597松香酸酐(树脂酸酐)

  参考文献

  第6章松香的应用

  61橡胶工业

  62肥皂工业

  63油墨工业

  64涂料工业

  641防污漆

  642水敏变色涂料

  643新型环保饰面防火涂料

  65造纸工业

  651皂化松香胶

  652强化松香胶

  653分散松香胶

  66黏合剂工业

  661松香直接应用于胶黏剂上

  662松香酯在胶黏剂上的应用

  663氢化松香和歧化松香在胶黏剂上的应用

  664马来松香在胶黏剂上的应用

  665氯化松香胶在胶黏剂上的应用

  666松香酚在胶黏剂上的应用

  667聚合松香在胶黏剂上的应用

  668甲醛改性松香在胶黏剂上的应用

  69改性松香的增黏剂性能

  67合成树脂工业

  671松香改性酚醛树脂

  672松香改性醇酸树脂

  68电气工业

  69金属加工业

  691阻焊剂

  692金属抛光剂

  693金属表面疏水剂

  610密封材料

  611医药及农药部门

  6111医药

  6112农药

  612塑料加工业

  613表面活性剂工业

  6131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6132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6133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6134松香类表面活性剂的应用前景和趋势

  参考文献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松香化学及其应用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