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甘草胭珠蚧

病原特征

胭珠蚧是甘草根部一种刺吸式害虫,除严重为害野生甘草外,内蒙、宁夏、甘肃等地人工栽培甘草中均遇到此虫毁灭性危害。该虫一年一代,以初孵若虫在寄主根际越冬,生活史中仅有成虫阶段短暂活动于地面,其他阶段均生活于地下。

  • 中文名称 甘草胭珠蚧
  • 病原类型 虫害
  • 主要危害作物 甘草
  • 主要为害部位 根部

发生规律

  越冬若虫在地表温度达到6℃时,即可间断性活动,日平均温度超过12℃时来自活动频繁,以寻找寄主。3月上旬为初活动阶段,4月中、下旬怀轮手封为寻找寄主高峰期,5月中旬基本全部定居。5月下旬到7月下旬为珠体期(主要危害阶段),甘草等寄主植物的表现在6月中旬后,7月下旬以后珠体逐渐老熟,停止取食为害,脱离寄主进入变态期。

病害症状

  虫体密集时被寄生的甘草根部呈突块状、块状,包埋一周时呈套增身抓基担筒状;珠体疏散时呈现串珠状或瘤状。前者多见于主根,石国色味后者多见于串条根茎和侧枝根。

治方法

  适时早播,加强水肥及其他田间管理,促其余轴道九游烈阿述增加生长量健壮早发,以增强抵抗病虫危害的能力;对多年生牛呼迫止同应哪临诗支电甘草,6月间深耕重耙,机械杀伤珠体,疏松土壤,促进植株生长,增强抗虫能力,在珠体尚未成熟前的6~7月挖甘草,珠体因脱离寄主而全部死亡,可大大减轻翌年的发生量。

  药剂防治重点抓好成虫期及越冬后初龄若虫活动期施药。成虫期防治应掌握其羽化盛期,施药1~2次。可用4.5%甲敌粉,每亩用2.5~4kg,或喷洒2.5%敌杀死3000倍液。积个察但钟宗盾只另合建对雄虫杀伤效果较好,对雌虫效果也达72%以上,并可减少产卵量和孵化率,有后效作用。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甘草胭珠蚧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