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詹姆士·格雷

詹姆士·格雷(James Gray),男,1944年生于美国,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计算机科学系,系获得博士学位。科学家,曾出任VLDB杂志主编。

  • 中文名称 詹姆士·格雷
  • 外文名称 James Gray
  • 国籍 美国
  • 出生日期 1944年
  • 毕业院校 加州大学

人物介绍

  1998年度的图灵奖授予了声誉卓著的数据库专家詹姆斤课体永为士·格雷 (James G案游规又似敌镇ray)或称吉姆·格雷(JimGray,Jim是James的昵称)。这是图灵奖 诞生32年的历史上,继来自数据库技术的先驱查理士·巴赫曼(Charles W.Bachman,1973)和关系数据库之父埃德加·考特(E360百科dgarF.Codd,1981)杂模之后,第3位因在推动数据库技况啊制校术的发展中做出重大贡献而获此殊荣的学者。

  不幸的是,200愿分与肉7年1月28号,喜欢户外运动的格雷独自驾船在海上老言密绝妒河消失。很多人为搜寻他做出了很多努力,但人们再也未能见到这位天才

经历

  在IBM期间角艺房家工,他参与和主持过IMS、System R、SQL/DS、DB2等项目的开发,其中除SystemR仅作为研究原型,没有成为产品外,其他几个都成为IBM在数据库市场上有影响力的产 品。

  在Tandem期间,格雷对该公映喜力司的主要数据库产品ENCOM PASS进行了改进与扩充,并参与了系统字典、并行 排序、分布式SQL、NonStopSQL等项目的研制工作。

  格雷的另一部著作是《Th树尽参曲eBenchmar虽州士k Handlook: for Database and Transac角固且某皮tion Proces别药飞留决可城元甚sing Systems》,第1版于1991年,第2版于1993年出版,也是MorganKanfmann出版社出版的。格雷还是该出版社 "数据管理系统丛书"的主编。

细介绍

  在DEC,他仍然主要负责数据库产品的 技术。格雷进入数据库领域时,关系数据库的基本理论已经成熟,但各大公司在来自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镇包密家批鲁坐RDBMS)的实现和产品开发中,都遇到了 一系列技术问题,主要是在数据库360百科的规模愈来愈大,数据库的结构愈来愈复杂,又有愈来愈多的用户共享数据货或库的情况下,如何保障数据的完整性(Integrity)、安全性(Security)、并行性 (Concurrency),以及一旦出赶刻汉停规少其示血内映现故障后,数据库如何实现从故障中恢复 (Recovery)。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圆满解决,无论哪个公司的数据库产品都无法进入实用,最终不能被用户所接受。正是在解决这些重大的技术问题,使DBMS成熟并顺利进入市场的过程中,格雷以他的聪明才智发挥了十分关键的作用青须练

  目前,各DBMS解决上述问题的主要技术 手段和方法如下: 把对数据库的操作划分为称之"事务"(transaction)的原子单位, 对1个事务内的操作,实行"allornot"的方针,即"要么全做,要么全不做"。 用户在对数据库发出操作请求时,系统对有关的不同程度的数据元素(字段、记录或文件)"加锁"(locking);操作完成后再"解锁 "(unlocking)。 对数据库的任何更新分两阶段提交。 建立系统运行日志(log),以便在出错时与数据库的备份(backup) 一起将数据库恢复到出错前的正常状态。

  上述及其他各种方法可总称为"事务处理技术"(transactionprocessingtechnique)。格雷在事务处理技术上的创造性思维和开拓性工作,使他成为该技术领域公认的权威。他的研究成果反映在他发表的一系列论文和研究报告之中,最后结晶为 一部厚厚的专著《Transaction Processing: Conceptsand Techniques》(Mo杆象均毛从研经有rgan Kanfmann Publishers,1993,另一作者为德国斯图加特大学的A.Reuter教授)。事务 处理技术虽然诞生于数据库研究,但对于分布式系统,client/server结构中的数据管理与通信,对于容错和高对屋曲虽弱但他燃电得阻可靠性系统,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成就

  格雷在数据库学术界十分活跃。国际上 定期或亚该家价流也么入不定期举行的一些重要的数据库学术会议如VLDB,SIGMOD 上,都能见到他的身影,听到他的声音。除了在公司从事研究开牛呼龙架贵发外,他还兼职在母校伯克利、斯坦福大学、布达佩斯大学从事过教学和讲学活动。1992年,VLDB杂志(TheVLDBj度口ournal)创通烈叶学妒绍验钢慢刊,他出任主编。

发展史

  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解预慢呢菜占尽医香愿建先进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么红限配现代计算机信息系统和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基础和核心。数据库技术最初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根据数据模型的发理围投富城展,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代的网状、层次数据库系统;第二代的关系数据库系统;第三代的以面向对象模型为主要特征的数据库系统特食医

第一代数据库

  代表是1969年IBM公司研制的层次模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IMS和70年代美国数据库脸讨围星系统语言协商CODASYL下属数据库任务组DBTG提议的网状模型。层次数据库的数据模型是有根的定向有序树,网状模型对应的是有向图。这两种数据库奠定了现代数据库发展的基础。这两种数据库具有如下共同点:1.支持三级模式(外模式、模式、内模式)。保证数据库系统具有数据与程序的物理独立性和一定的逻辑独立性;2.用存取路径来表示数据之状料技稳袁宽孩孩肉间的联系;3.有独立的数据定义语言;4.导航式的数据操纵语言。

第二代数据库

  主要特征是支持关系数据模型(数据结构、关系操作、数据完整性)。关系模型具有以下特点:1.关系模型的概念单一,实体和实体之间的连系用关系来表示;2.以关系数学为基础;3.数据的物理存储和存取路径对用户不透明;4.关系数据库语言是非过程化的。

第三代数据库

  产生于80年代,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个行业领域对数据库技术提出了更多的需求,关系型数据库已经不能完全满足需求,于是产生了第三代数据库。主要有以下特征:1.支持数据管理、对象管理和知识管理;2.保持和继承了第二代数据库系统的技术;3.对其它系统开放,支持数据库语言标准,支持标准网络协议,有良好的可移植性、可连接性、可扩展性和互操作性等。第三代数据库支持多种数据模型(比如关系模型和面向对象的模型),并和诸多新技术相结合(比如分布处理技术、并行计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多媒体技术、模糊技术),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商业管理、GIS、计划统计等),由此也衍生出多种新的数据库技术。

  分布式数据库允许用户开发的应用程序把多个物理分开的、通过网络互联的数据库当作一个完整的数据库看待。并行数据库通过cluster技术把一个大的事务分散到cluster中的多个节点去执行,提高了数据库的吞吐和容错性。多媒体数据库提供了一系列用来存储图像、音频和视频对象类型,更好地对多媒体数据进行存储、管理、查询。模糊数据库是存储、组织、管理和操纵模糊数据库的数据库,可以用于模糊知识处理。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不断应用到各行各业,数据存储不断膨胀的需要,对未来的数据库技术将会有更高的要求。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詹姆士·格雷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