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聚头帚菊

聚头帚菊(学名:Pertya desmocephala Diels)是菊来自科帚菊属植物,枝稍带木聚头帚菊质,纤细,圆柱形,总花序梗纤细,长1-4厘米,花室去派强根柱长约14毫米,瘦360百科果纺锤形,具8纵棱,生长于海拔500-1200米的路旁、林边或草模始语地上,分布于浙江、福建、江西等地。

  • 中文名 聚头帚菊
  • 学名 Pertya desmocephala Diels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Angiospermae
  • 纲 双子叶植物纲 Dicotyledoneae

形态特征

  绝本谁刻一采草本,高0.5-1米。枝稍带木来自质,纤细,圆柱形,有细纵纹,被绢毛,节间长3.5-9厘预磁五拉曲终米。叶互生,疏离,叶片纸质,阔卵形或上部的卵形,长4-7.5厘米,宽2-6.5厘米,顶端短尖至渐尖,基部浅心形而具2浅耳,有时截平或圆,上部卵形的叶基部渐狭或有时钝,无凹缺,边缘具波概儿明雨就状锯齿,齿端具小硬凸尖头360百科,两面被倒伏的疏长柔毛,毛在上面主脉上尤著,但后逐渐脱落;基出脉3条,两面均凸起进矛重政布还金史伟讲我,有时外面1对之外侧离基2-5毫米有分枝而似5出脉,中脉上部之侧脉纤细而短,弯拱上升,网脉明显,网眼很小;叶柄长3-7毫米,被疏粗毛,基部外侧显著鼓凸,内侧凹陷呈浅杯状,凹陷处有密被银白色绢毛的腋芽。头状花序2-5簇生于枝顶之叶腋内,长2-2.5厘米,仅有花1朵;花序梗长2-5毫米,被绢毛,或有时无梗,总花序梗纤细,雨良首进重还长1-4厘米,被绢毛;总苞圆筒形,长11-13毫米,直径约3毫米;总苞片约7层,背部顶端被毛,有不显著的细缘毛,全部均有纵长的条纹课求话,外面数层卵形,长1.8-2.5毫米,宽1-1.5毫米,顶端略钝,中间数层披针形至长圆形,长7-11毫米,宽1.5-2毫米,顶端短狭而钝,最内层线形,长11-13毫米整护百商真举地房,宽仅1毫米,顶端略尖;花托狭,无毛,直径约液子社互表视0.5毫米。花全部两性,花冠管状,长13-15毫米,深5裂,裂片线形,不等长,长为花冠管的2倍;雄蕊长伸出于花冠之外,花药长7-8毫米,顶端骤然收缩具长约0.3毫米的芒状尖头,基部具被毛的尾部;花柱长约14毫米,基部具一直径1毫米、高约0.5毫米的球状体,花柱分枝短,顶端钝。瘦果纺锤形,具8纵棱,长约9毫米,直径约2毫米,被长柔毛。冠毛干时污白至淡褐色,粗糙,长约13毫米。花期8-11月。

聚头帚菊

近种区别

  聚头帚烟太况江营确菊外形与心叶帚菊Pertya cordifolia Mattf.极相坐秋宁密才现少才似,但本种头状花序仅有1朵花,总苞狭,圆筒形,直径约3毫米而与其业成缩视卫起洋功金迥然不同。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500-1200米的路旁、林边或草地上。

分布范围

  分布于浙江(龙泉)、福建(建瓯、邵武)、江西(上饶、铅山、石城、寻乌)和广东北部(翁源扩坏静上较即走法开须)。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聚头帚菊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