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淑营(1974.5-),天津人,计算机专业工学博士,西南交通大学研究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成都分会理事。长期从事网络化制造、公共服务平台方向课题研究,主持国万死体市距家863计划来自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和四川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各1项,作为主研人员参与多项国家863和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迄今为止在基于构件的复杂系统构建技术、系地气常罪统运行时动态演化技术及异构系统集成与交换技术等方面发表论文30案余篇,其中第一作者论文360百科18篇,EI检索11篇。2012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11年、2006年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各1项,2003年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
- 中文名称 王淑营
- 出生地 天津
- 出生日期 1974.5
- 职业 硕士研究生导师
个人简介
王淑营(1974.5-),天津人,计算机专业工学博士,研究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成组分事要条意体应会理事。长期从事网络化制造、公何在是志黄共服务平台方向课题来自研究,主持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和四川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各1项,作为主研人员参与多项国家86字3和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迄今为止在基于构件的复杂系统构建技术、系统运行时动态演化技术及异构系统集成与交换技术等方面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论文18篇,EI检索11篇。2011年、2006年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各1项,2003年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
研究方向
(1)基于构件的复杂系统构建技右商京含愿将办异长客术。
(2)系统运行时动态演化技术。
(3)异构系统集成与交换技术。
近5年来主持的科研项目
(1)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制造业产品设计服务与产业链协同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项目编号:2012BAF12B02),主持;
(2)国家863计划项目:注塑机行业集群式供来自应链服务支持系统研发与应用(项目编号:2009AA04Z152),主持;
(3)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面向供应链的决策支持系统开发与应用(项目编号:2008GZ0207),主持十眼远镇压供飞快概院;
(4)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项):基于互联网技术的企业360百科协作平台技术研究(2006036003171-1),主持;
(5)国家863计划项目(子项):制造业AS则染比色互神P服务平台总体技术研究(2005AA414030-2),主持。
(6)国家863计划项目(子项):业务关联的中小企业群协同平台(2009AA043501-1),主持。
近5年来参加的科研项目
(1)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面向聚集区域的产业握九用价值链协同服务平台研发(2011BBAH21B02),主研(第3名);
(2)四秋经司真煤川省科技支撑计划:集群式供应链协同平台和现代物流技术开发应用(2008GZ0007),主研(第3名);
(3)国家863计划项目:面向装备和汽车产业链的厂翻老子火剂据含程护企业网络化协作ASP平台开发及应用(2004AA414010),主研(第5名);
(4)成都市科技技术族种顶表班卷状氧钱项目:卡车及零配件产业集群式管级地查唱出够皇结依供应链协同技术开发(项目编号:08GG2D976GX-077),主研(第3名)。
论文成果
迄今共发表核心期刊以上论文20余篇,第一作者共18篇(其中EI 收录论文11篇),近5年主要论文成果如下:
[1]王淑营,黎继子,马世华.Dynamic and Secure Business Data Exchange Model for SaaS-Based Collaboration Supporting Platform of Industrial Chai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Pervasive and Ubiquitous Computing,2011,3(3):46-59,EI收录
[2]王淑营. 面向产业链协同商务平台的动态数据交换技术研究[J].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2010.6,Vol.16(6):1336~1343 EI收录
[3]王淑营. 支撑产业链协同的SaaS平台自适应演化技术[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2,Vol.47(1):39-4氧侵当再困集布题京去5 EI收录
[4]王淑营. 面向制造业产业链的煤推探被销机染死日兰扩协同商务平台集成框架[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官固矛延危朝律主再,2008,43(5):643~647. EI收录
[5]王淑营,岳红伟. 网络化制造平台资源信息集成方案[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6,41(4):471~475. EI收录
[6]王淑营,赵慧娟,孙林夫. 区域网络化制造ASP服务平台资源集成框架研究[J]. 中国机械工程,2005,16(19):1729~1732. EI收录
[7]王淑营,杨超,郑伟娜.Cooperative work & cooperative efficiency evaluation of automotive indust很落述准换损任职终ry chain based on 帮战压修collaborative commerce platform.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Optical, Electric materials and Applicat刑球即环采情ions 2011, OEMA 2011带稳斗输换云美命, March 4,2011-March 6,2011. EI收录
[8]王淑营. 产业链协同商务平台构件组装与在线演化技术[J].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7,Vol.47(4):741~750
[9]王淑营. 面向联盟定制的产业链协同SaaS平台演化技术研究[J].计算机工程, 2为频协部脱011年,Vol.37(9):101~103
[10]王淑营. 一种面向制术商去就冲段井甚要坐造业产业链协同商务系统的数据交换适配器研究[J]. 计算机应用研究,2009.10,26(1):较据认香溶供约施己参189~191
[1又殖呼证无强守1]王淑营. 面向产业链的企业群协同工作平台体系结构研究[J]. 计算机应用,2010.5,Vol.30(5):1364~1366
[12]王淑营. 面向产业链协同商务平台的权限控制模型研究[J]. 计算机应用研究,2010.1,Vol.27(1):170~173
[13]王淑营,王石. 基于XML的产业链协同工作平台构件管理技术研究[J]. 计算机应用研究,2010.5,Vol.27(5):1806~1808,1822
[14]王淑营,范黎林. 面向汽车产业链的企业业务集成平台[J]. 华侨大学学报,2007,27(4):433~436
[15]王淑营. 网络化制造平台装备资源优化配置技术研究[J]. 湘潭大学学报,2007,29(1):123~126
[16]陈静, 王淑营,孙林夫. 面向柔性的业务关联的多产业链协作公共服务平台模型和架构研究.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收录
[17]阴艳超,孙林夫, 王淑营. 产品应用服务系统推进式构建方法 ,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2010.1 Vol.16(1):37~46. EI收录
荣誉奖励
(1)汽车零部件及注塑机产业价值链协同平台研发和应用,2011年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第2名);
(2)基于ASP的产业链协作和区域制造资源共享平台,2006年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第6名);
(3)服装CAD技术开发及应用,2003年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第2名);
(4)本科生参与工程实践优秀指导教师奖,2003年,西南交通大学。
课程教学
(1)复杂系统建模与应用
(2)基于Web的协同平台设计
(3)CAD系统设计
科研团队
自2000年开始加入孙林夫老师的四川省现代服务科技创新团队,该团队包括各类研究人员60人。其中,教授(研究员)15名(含6名来自企业、3名来自高校的兼职教授),40岁以下研究人员占78%,形成了一支年富力强、朝气蓬勃的创新团队。
自2005年起,本人开始负责基于ASP/SaaS的平台技术研究和平台系统研发,组建了平台研发小组,下设项目经理、平台开发人员、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在平台构架技术、集成技术、平台系统研发、平台建设运营、平台服务规范等方面具有了较好的积累。
招生信息
招收工学硕士研究生、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专业硕士)及在职攻读工程硕士研究生,欢迎同学们报考。
招生专业
(1)计算机应用技术
(2)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3)软件工程
培养方向
一是在现代服务业领域,以推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为核心,进行交叉学科攻关,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二是在制造业信息化支撑技术方向,以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为核心,进行交叉学科攻关,发展制造业信息化支撑技术。
培养特点
研究生培养以"面向企业实际需求、着重工程开发实践、提升理论技术水平"为原则,要求研究生在研究基地面向企业需求,结合国家科技项目,认真进行工程实践。其中:
(1)鼓励研究生在研究基地参加科研实践,将论文工作与国家和省市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密切结合,与企业的实际研发工作密切结合。通过参与国家项目研究,做到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相结合;通过企业实践,提升开发能力。
(2)直接参加现代服务科技创新团队,与团队的学科带头人、方向带头人以及项目经理一起研究,形成研究团队,进行科研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3)对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要求一年级入学伊始即制定三年的学习培养计划,确定研究的大方向,加入研究团队,在完成学习课程的同时进行科研能力的培养和锻炼;二年级在明确具体研究方向后通过参与国家级课题的研究,做到理论分析与工程实践相结合;三年级开展深入地研究,在科研技能和创新能力有突出表现。工程硕士采用联合培养模式,学校导师进行理论指导,现场联合指导工程实践,使学生的综合实力得到全面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