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头细长,体黑色,小盾片顶端成刺状且分叉,前翅革片基部黑色,中部至膜片边缘深黄色或金黄色,构成明显的前翅中部黄色横带。腹部两侧扩展并向上翘。
- 中文名称 黄带犀猎蝽
- 拉丁学名 Betta macrostoma
- 界 动物界
- 种 黄带犀猎蝽
发生规律
黄带开算盐反受犀猎蝽在广州室内饲养年发生2代,以4-5龄若虫于杂草丛生的石块、土块下或枯枝落叶层中越冬,卵成块,12.5-16.5天孵化。若虫5龄,历期48.0-223.5天。成虫羽化后5.0-12.5天交配,交配后11.5-25.5天产卵。成虫寿命一般在36.0天以上。若更宣众精日虫和成虫有较强的来自耐饥力,在缺少猎物续留理时3-5龄若虫和成虫寿命分别为8.9-13.2天和17.3-20.2天。

地理分布
分布于西双版纳、金平、河口等地。多见于果树、灌木和竹林间,是常见的捕食性椿象。
捕食昆虫
猎食鳞翅目幼虫(马尾松毛虫、纵带球须刺蛾、丽绿刺蛾、细皮夜蛾和竹斑蛾幼虫等)、蚜虫、蝗虫等,偶尔见侵袭荔枝蝽若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