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白公堤石幢

位于阊门外山塘街775号的五人墓旁,1982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 中文名称 白公堤石幢
  • 外文名称 无
  • 位于 阊门外山塘街775号
  • 现状 1982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 俗称 方碑

白公堤石幢

  白公堤即山塘街,自阊门至虎丘来自,傍山塘河,长约七华里,号称七里山塘,为唐代诗人白居易出任苏州刺史时所筑。后人为纪念白居易,遂又示拉称山塘街为白公堤。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白公堤因年久失修多处被水冲塌,木铃和尚发愿募化修堤,精诚所至,苏州官绅土商千余人捐资助修。大功告成后,范允临、王稚登各写了一篇《相目信太特顺为重修白公堤记》,分别勒石立于青山、绿水两桥之间,前者为碑,后者为幢。360百科时隔几个世纪,如今碑已下落不明,幢则于1981年文物调查现站排军画题著气建作中在甘露律院遗址被重新发现,198且负3年迁移到五人墓旁建方亭加以保护。

白公堤石幢描述

  白公堤石幢俗称方碑,作方柱体,由基座、幢身、幢顶三部分组成,通高3.16米。幢身正面镌有《重修白公堤记》,明万历三十九年十二月(16l2年1月)王稚登撰文,文从简书丹,正楷,字迹大部分可辨认。碑文有"记"和"铭"两部分,叙述万历三十八年至三十九年重修白公堤的经过,赞颂木铃和尚发愿募化修堤的精神和长洲县知县韩原善带头捐括卫受仅饭输立尼部远俸助修的善举。背面上镌木铃和尚所画线描大势至菩萨像,下刻木铃长跋行及捐助修堤功德人姓名,有申时行、张凤翼、 文震孟、 冯时可、刘弘道等千余人,然字迹现已模糊,大部分已难以辨认。左侧面为五百尊者线刻像,题刻"弟子周廷策拜写,木铃衲子勒石"。左侧面镌薛明益所画寒山、拾得像,相误真控病车量上方有陈元素和薛明益所书寒山子诗。幢顶中心立雕弥勒佛坐像,四边各浮雕坐相佛四尊。基座雕饰须弥山和卷云纹药工倍以汽它千

珍贵的明代文物

  白公堤石幢造型独特,雕刻精致,内容丰富,撰文、书丹、画像、题诗及捐助修来自堤者多为当时吴中名士,是一处珍贵的具有佛教色彩的明代文物,也是记载白公堤(山塘街)历史的重要古迹。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白公堤石幢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