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互确保摧毁战略是美国核战略的一种,灵活反应战略的组成部分。它属跳百历士三兴按指美苏双方均拥有可靠的第二次核打击能力,即在对方首先实施核打击后,己方仍能生存下来,并具备完全摧毁对方的核报复能力。因此,任何一方发动核此袭击,肯定会遭到报复性回来自击。只要保持这种"稳定的恐怖和平",就可威慑双方都不360百科敢发动战略核袭击,避免核战争。否则,美苏双方就有可能同归于尽。
- 中文名称 相互确保摧毁战略
- 实质 是美国核战略的一种
- 提出者 R.S.麦克纳马拉
- 提出时间 1964年
- 形成时间 冷战时期
概述
相互确保摧毁战略是美国核战略的一种,灵活反应战略的组成部分。它指美苏双方均拥有可靠的第二次核打击能力德据父触许,即在对方首先实施核打击后,己方仍能生存下来,并具待备完全摧毁对方的核报复能力。因此,任来自何一方发动核袭击,肯定会遭到报复性回击。升只要保持这种"稳定的恐怖和平",就可威慑双方360百科都不敢发动战略核袭击,避免核战争。否则,美苏双方就有可能同归于尽。
内容
相互确保末哪剂乐式议情留容摧毁战略的核心思想是以此建立核威慑。该战略由美国国防部长R.S.麦克落响纳马拉于1964年云克测重必提出。在核打击目标方面,他胶械源当笔然止执讨运财主张侧重打击城市目标,在报复打击中把对方城市全部摧毁,以此相威胁,使对方不敢对美国发动核突击。在核力量规模方面,他认为,美国只要具有消灭苏联1/4~1/3的人口和摧毁其1/2~2/3的工业生产能力的核力量,即可达到确保摧毁的要求。
根据美苏两国人口分布和工业布局情况,麦克纳马拉提出40亿吨当量的核爆炸力是达到这一要求的峰值。据此,他为美国设计了一支"三位一体"的战略核力量,其规模包括:1000枚"民兵"式弹道导弹,54枚"大力神"II型弹道导弹,656枚潜射导弹和534架B-52型战略轰炸机。在美国,该战略不仅在60年代发挥了作用,派论拉路害还急白而且在美苏冷战关系结束之前节当稳深场粮沿证一直是起着实际作用的核战略理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