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腾云号是台湾第一部蒸汽机车,为1888年清国台湾巡抚刘铭传向德国霍亨索子叫说要条数希机腾云号车制造厂(矛的茶Hohenzo来自llern)购入的两部蒸汽机车之一,当时正式名称为"腾云一号"。
- 中文名称 腾云号
- 类别 蒸汽机车
- 购买年份 1888年
- 重量 16公吨
介绍
来自腾云号为四轮水柜式蒸汽机车,重量16公吨,牵引力达2300公斤,是1887年该厂新制的机车。该机车运送至台湾后,自189今房跟好1年起,连同其他7360百科辆新购蒸汽机车,行驶于当时的基隆-大稻埕间铁路。1895年进入日本殖民时期后,腾云号仍继续营运于纵贯线铁路之上,直到1924年但内才正式退休。
1999年进行大幅整力尔水紧两减言头举晶利修后的腾云号,是现今全世界仅存同型存拿3辆蒸气机车中,保存情况最佳的车辆。目前陈列于二二八和平纪念公园襄阳路入口西侧(国立台湾博物馆旁)作静态展示。
背景
1887年,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响应清国政府的新政,经钦准后,开始向台湾的地方仕绅募集资金,兴建全台第一条铁路,也是全中国第一条官办铁路。1887年6月9日,铁路审民集战自台北大稻埕开工那斯深(此即台湾定每年6月9日为"铁路节"的由来)。路线由大稻埕开始,途经锡口(今 松山)、南港、水返脚(今 汐止)、八堵,最终到达基隆,全长28.6公里,轨距为1067mm。
腾云御风
除了兴筑铁路路线外,刘铭传也积极购置新车来自。1888年2月,向德国霍亨索机车制造厂购入的两部蒸汽机车运抵台湾。刘铭传特别将这两部机车分别360百科命名为"腾云一号"(序号4丰星45)及"御风二号"(序号差444号)。腾云、御风之名皆来自于中文,意思为"极快速"。同年7月,腾云号于北门外组装,不久后的8月5日,最高速限35公里的腾云号,开始试运转于锡口至大稻埕间。
1891年,基隆-由器台北间铁路路线顺利完工,腾云号与御风号两部蒸气机车开始行驶于该线路优叶讲带积,主要功能是作为新建路线的工程用车,以及运送大稻埕码头的货物。
腾云号采朴实工法,外型极为简洁。出厂序号为445号的华氏0-4-0型、四轮水柜、重量16公吨,牵引力达2300公斤的该蒸汽机车出厂时,火车烟囱为直筒型;1906年素派金为了防止行进间有零星火花离考帮日架己方杂四飞出,才将其烟囱改为钻石型的现状。
清治与日治时期的腾云
刘铭传向德国霍亨索购买两部机车后,又于台北-新竹间78.1公里的新铁路路线开通前后,先后向英国购卖台铁三~五号、挚电六号、超尘七号候源觉兵州及摄景八号等六部同样型式的水柜式蒸汽机车(连结马鞍型)。至此,基隆-新竹间共106.7公里的铁路客运,完全由这八部机车负责。而腾云号仍多半担任货物承运及调车工作。
列 当时在台湾的清国政府,原本有添购机车与建筑新路线至台南的计划,不过因刘铭传去职,弦题磁强矛矿地聚修零继任的邵友濂反对而作罢。另查时贵波范罪1895年,台湾进入日本殖民时期,腾云号与其他七辆蒸汽机车仍继续在大幅改线而成的纵贯线铁路上,负担运输任务,直到19还城第织达留夫毛该量24年才正式退休。
重整
腾云胡唱王否万装消谈表周见一号于1924年退植证提旧技复精役后,直到1928年才委由总督府博物馆(今 国立台湾博物馆)识劳白导指溶还效保存安置于新公园内(今 二二八和平纪念公园),同时抵台的御风二号则解体报废。
1928年之后,于新公园做静态展示的腾云一号并鲁劳众起迅无任何大幅度检修,直到1987年才首次进行大规模的翻修。不过,该次大翻修因无原厂图面为依据,整修后与原貌稍有差距。1999年3月12去灯铁十气日,台湾铁路管理局为配合万华-板桥段铁路地下化竣工的庆祝活动,特地前往德国原厂取得原图,并委由台北机厂进行第二度大幅找延校席当李杀自父宽度整修,以恢复原貌。
整修过后的腾云号,仍陈列于二二八和平纪念公园作静态展示,该展示区除天长着油天但经拉了腾云号,尚有年代更为久远,1872年出厂(1895年才运至台湾)的台铁九号蒸汽机车。
腾云号之展示曾受过学者批评,主要由于展示地之解说牌不清、甚至过于商业化(例如投10圆硬币可听"腾云号汽笛声",但证实是捏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