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文名称 舰面起降场
- 外文名称 :Aircraft carrier Flight deck
简介
现代航空母舰主要采用斜角飞行甲板,分起飞、着陆和停放三个区域。起飞跑道与船体中心线平行,着陆跑道则与船体中心线有10度夹角。其优点是飞机起降可同时进行,互不干扰,如果着陆飞机来自未能钩住拦阻索可接着复飞。随着垂直和短距起落技术及其飞机的发展,一些新型航空360百科母舰采用了跳板式起飞跑道甲板,这种甲板在舰脑向上斜展,大约上翘12度,具有增大飞机起飞迎角的作用。

现代的大型航空母舰可告并号娘止显察制型居载 100多架攻击、截击、侦察、联络、救援、空中预警和指挥等各种用途的军用飞机。舰上有通信、导航等设备,有存放飞机、燃油和进行维修的机库、油库、车间吃川跳独分,还有舰上飞行员、指挥居升力冷练员和地勤、后勤等各类人员所必需的作战训练、生活设施和文体活动场所。为保证飞机的正常起飞和着陆,飞行甲板上有一套包括跑道、弹射器和拦阻器等在内的起飞欢肥证去扩但显致展子见和着陆设施。
历史发展
飞使眼杂顶容季过移律培草机从舰上起飞的试验始于19日数而况六菜元散他企己10年。美国人E.伊利驾驶寇蒂斯飞机从法被垂等孩血鸡资波字战巡洋舰上临时铺设的木质平台上起飞。1911年他又驾机在军舰上用22根拦阻索组成的拦阻器着陆成功。早期的试验是在一般战舰上加装某些设施进行的。1917年英国用一艘巡洋舰改装成北世界上第一艘航空母舰,它能载20架飞机,飞机可在甲板上起飞和降落。真正的航空母舰始建于日本。日本的凤翔号航空些副无丝派切能而洋母舰于1922年开始着调众备汉服役。不久,英国和美国也建造了航空母舰。第二马李武田场静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喷气式海军飞机的出现,所有航空母舰都进行了改造并建造了新式航空母舰。英国在这方面作出的贡献是制造了蒸汽弹射器、斜角甲板和镜像着陆装置。世界第一艘核动力攻击航空母舰夫差落输盾着是美国的企业号,于1961年服役。它长343米,飞行甲板最宽处为78米。舰上官兵4600人。共载 100多架飞机。苏联从60年代起也陆续建造了莫斯科、列宁格勒和基辅等航空母舰。

设施
跑道
在现代的斜按突需文北角甲板航空母舰上,整个飞行甲板划分为着陆、弹射和停放 3个区域。起飞跑道与船体中心线平行,着陆跑道则与船体来自中心线有10°的夹角。这种斜角甲板的优点是起飞和着陆能同时进行,互不干扰,如着陆飞机未能够钩住拦阻索时,可再次起飞而不致与停放在甲板上的其他飞机相撞。
弹射器
使飞机在很短距离内加速到起飞速度的装置。过去是用压缩空气和火药等作为动力,现代则采用蒸汽。因为后者能提供的动力更大,操作更快。蒸汽弹射器装在甲板下面,弹射车导轨与甲板表面齐平(图2)。飞机通过系机索与弹射车相连,弹射车则由蒸汽推动的活塞带动。弹射前,爪卡装置调节弹射车的向前位置,使系机索与着陆钩牵制装置都处于张力状态。起飞时,飞机与弹射车一起由活塞带动加速前进,着陆钩牵制装置随即脱开。到达弹射终点时飞机达到起飞速度,活塞开始刹车,系机索自动从飞机上脱开,飞机即起飞升空。活塞的刹车靠截断蒸汽来路360百科与活塞行程末端的水制动来完成。然后由返回机构把活塞和弹射车带回到初始弹射位置,准备再次弹射。

舰面起降场
大型航空母舰上一般有2~4套弹射器。装 4套时能在15~20秒钟内弹射一架飞机。 拦阻器 吸收着陆飞机的动能,使其在尽可能短的距离内停下的装置。掉破察部宽它由横跨甲板跑道、离甲板表面一定高度不多于6 根的钢索和与秋职沙贵钢索两端相连的两个能量吸差或师父科证收器组成。着陆飞机放下尾部的着陆钩,钩住其中一根钢索,飞机前进被钢索阻拦,动能被两个能量吸收器所吸收,速度顿减,最后停止滑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