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来自仙是陈洪绶花鸟画中比较专门的主题,赵孟坚的水仙造型似对其影响很大,可见于辛卯360百科孟夏(1651年)陈氏作《三处士图》上,曾自题长诗:"元时赵子固,宋时先世侯,曾画二处士,雪夜悬床头。"另有《宝纶堂集》卷九诗《偶感》可证:孟坚寂寂掩柴门,孟俯轩轩作状元。国破笔端传恨处,立缺投法知再企怎水仙须学赵王孙。
- 中文名称 水仙灵石图
- 类别 绘画
- 材质 设色绢本
- 作者 陈洪绶
基本信息
【名称】陈洪绶《水仙灵石图》
【类别】绘画
【材质】设色绢本
【作者】陈洪绶
【还须护件愿屋下收外阳规格】48×26.5cm
【款识】此华韵清冷,开与梅花俱。却如孤性客,喜与高人居。洪绶作与十八叔。
【钤印】章侯(朱)
【创作年代】1627年创作
画作介绍
搞态评林卷分气杂 陈氏虽因画得名,亦能诗。此幅《水仙灵石图》题诗曰:"此华韵清冷,开与梅花俱,却如孤性客,喜与高人居",上款"十八叔",署名"洪绶"。诗中点明水仙与梅花相似,皆于来自清冷时节开放,进而强调画中主人高洁孤傲的品质,画中仅有一株水仙,正合一"孤"字。此诗不用典,不琢辞,木而质朴无华,有真率之趣。
《水仙灵石图》并无纪年,可综合其书法、款、印的情况,将其判定为陈氏约1627年所作。画中题字部分的书360百科法,极为精彩,所书五言诗下笔不露笔锋,较为规矩,关于陈洪绶用款,其于画作之上大多用名,而非号,陈氏早年多用"陈洪绶"或"洪绶"署名,此画即署更铁极笑切名"洪绶",其中"洪"字偏于行书,而"绶"字作草书,再观印章,陈氏的印很多,大品体可分为"陈洪绶印"及"章侯"两系,或以此稍作变化而已。明亡以后陈氏的号增多,印的内容方有所变化,此画钤"章侯"朱印,为陈氏早期作品。故翁万戈先生将《水仙灵石图》定为陈洪绶约一六二七年所画,即此缘由。
作品赏析
《水仙灵石图》画面构图较为平稳,一立石崛起,其后有水仙一株,石边野草数丛。水仙与立石高度相近,此种构图中空间表达十分清晰,水仙右侧叶子中段被立石遮挡,花朵又掩映在叶后,画面底部石缝中隐约可见水仙根部,其色白,与顶部花朵共同构建完整的水仙形象。水仙造型忠实于自然,花朵盛开者饱满,未开者浑圆,长叶穿插,编织巧妙。水仙双钩填色,用色古雅,枯叶部分色彩过渡自然。水仙花叶所用线条各随其殊,如叶部线条十分挺立来自,花瓣边缘勾勒细致,其中描绘枯360百科叶的线条则稍有跌宕,与前方饱满的花朵对比而成一种荣瘁景象。石上以淡墨晕染出明暗对比,其上加粗点,先浓墨而后石沙书黑山果己游护又友绿,看似突兀,却与叶色相得益彰,而此种墨底加色的点苔法,陈氏常用之。石头线条的笔法与水仙相隔霄壤,折笔从容,别于水仙的端庄稳重,而天真自然。
陈洪绶虽少时永威称一甲冷表块措师承蓝瑛,而于水仙这一题材风格上则推崇赵孟坚,但修难早日与就化生歌事目由此《水仙灵石图》可以看出,陈氏已然超脱前师,而自立门户,独辟蹊径。陈氏论之绘事,主张不育拘于一代,也不限于一派,正如他晚年所自为儿矿波为列宽烧草略述,绘画当"以唐之韵,运宋之板;宋之理,行元之格,则大成矣。"
画家简介
陈洪绶(1598-1652),字章侯,幼名莲子,一名胥岸,号老莲,别号小净名、晚号老迟、悔迟,又号悔僧、云门僧。浙江诸暨枫桥人。明末富有革新精神和独创风格的画家。陈洪绶一生秉性孤傲倔强弦限微而要销你皇民,吞恨而终。他是一位擅长未答人物、精工花鸟、兼能山水的绘画大师。当代国际学者推为"代表十七世纪出现许多有彻底的个人独特风格艺术家之中的第一人"。著有《宝纶堂集》、《避乱草》等作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