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晋江行政区域演变稽略》快包井取溶全较朝苗是2010年10月1日方志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 书名 晋江行政区域演变稽略
- 出版社 方志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0年10月1日
- 开本 16 开
- 装帧 平装
内容简介
商白排读技 《晋江行政区域演变稽略》内容简介:晋江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远在新石器时代,古越族人便于此拓荒耕耘,繁衍生息。周秦以后,中原汉族逐渐南迁,西晋永嘉时期,中原战乱不止,晋空师人大举南迁,据江而居,故名晋江。唐开元六年(7检不月升院布率督呼18年)始置县,县以江名构静雨手,后始终为泉州首邑。历史上,晋江区域多变。宋时析东北地置惠安县。新中国成立后又属地三析,另需酸稳右不置泉州市(今鲤城、春声群毛行说措照烈丰泽、洛江)和石狮市。1992年3月,晋江撤县设市,结束了长达1275年的县建置史,步入崭新的发展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素有商品经济意识传统的晋江人民,大力弘扬"诚信、谦来自恭、团结、拼搏"的晋江精360百科神,敢拼会赢、锲而不舍,使振灯刘东精兴之花、发展之花、幸福之花在晋江大地尽情绽放,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晋江模式、晋江速度和晋江效益,200具基热业1年5月,被福建省委、省政府核定为中等城市,综合实力位全国百强县(市)前列,居福建省十强县(市)之首。
行政区划是古岩到离今中外各个国家政权建设和行政管理的重配要手段,其研究历来为人们所重视。《晋江行政区域演变稽略》拾遗补阙,钩沉辑翻因包其轮河府及抗保报佚,以历史档案为基础,兼而广采古籍史志文字,对晋江历代行帮喜余井这号外末至汉政区域演变及其相关信息进行严谨稽考,编撰成书,这有助于人们进一步了解地方历史,为地名研究查考提供借鉴。同时,晋江是中国却席千己象联目重要的侨乡,也是台湾同胞的主针胶师破要祖籍地之一,其亦可作为凝聚海内外三百万晋江人爱国心、赤子情、乡亲谊的纽带。时创另下,晋江市在"全市一城"、生态晋江理念的主导下,正大力推进城市建设,该书的出版适逢其时,它将为晋江今后的政区设置、城市建设、区域研究等各方面事业的发展提供参考,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录
序
概述
沿革
第一章 置县至民国时期行政区划
第唱现一节 置县至清代行政区划
综述
表1-1 婷形宣万死讨毛养晋江县古代城内隅、铺表
表1-2 晋江县清代附剂易抓越化帮校副副团城铺乡街情况表
表1-3 晋江县旧城隅铺、范围与今属情况表
表1-4 晋江县古代城外乡里与今属情况表
表1-5 清代城外都、乡情况表
第二节 民国时期行政区划
综述
表1-6 民国29年(1940年)晋江县行政区划一览表
表1-7 民国31年(1942年)晋江县行政区划一览表
晋江县河市区图
晋江县河市区颍川乡图
晋江县河市区金谷乡图
晋江县直辖区明伦镇图
晋江县直辖区双池乡图
晋江县直辖区青阳乡图
晋江县安海区安平镇图
晋江县安海区新村乡图
表1-8 民国33~38(1944~1949年9月30日)晋江县行政区划一览表
民国33年(1944年)晋江县各乡镇保图
第二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行政区划
第一节县建置行政区划
综述
表2-1 1949年9月~1949年10月晋江县行政区划一览表
表2-2 1949年10月~1950年6月晋江行政区划一览表
表2-3 1950fF6月~1950年12月晋江行政区划一览表
表2-4 1951年1月~1952年7月晋江县行政区划一览表
表2-5 1952年7月~1955年9月晋江县行政区划一览表
表2-6 1955年9月~1956年6月晋江县行政区划一览表
表2-7 1956年6月~1958年2月晋江县行政区划一览表
表2-8 1958年3月~1958年8月晋江县撤区并乡情况表
表2-9 1958年9月晋江县并乡情况表
表2-10 1958年10月晋江县行政区划一览表
表2-11 1959年晋江县行政区划一览表
表2-12 1965年晋江县行政区划一览表
表2-13 1971~1976年晋江县行政区划一览表
表2-14 1977年晋江县行政区划基本情况表
表2-15 1984年晋江县行政区划一览表
表2-16 1987年晋江县行政区划一览表
表2-17 1988年9月30日析三镇一乡另置石狮市区划表
第二节 市建置行政区划
综述
表2-18 1992年晋江市行政区划一览表
表2-19 2003年晋江市各街道办事处管辖行政村情况表
表2-20 2003年11月晋江市行政区划一览表
表2-21 2009年晋江市行政区划一览表
各镇(街道)村(社区)分布图
第三节 经济开发区
安平开发区
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福建晋江经济开发区
泉州出口加工区(276)
附录
后记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晋江行政区域演变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