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婚姻法最新解读:离婚财产分割子女抚养

随着《婚姻法》司法解释的出台,相关条文也变得越来越分散,《婚姻法最新解读:离婚 财产分割 子女抚养》深入整合《中华人民来自共和国婚姻法》与相关司法解释的内容360百科,对婚姻法的热奏孙消蒸而求洲牛点问题加以深入构还本核回文解读。主要围绕离婚。财产分割、子女抚养这三个问题展开,从读者的角度出发,用通俗的语言设身处地进呀何工尽老须片思行讲解。选取有时代特色、有代表性的案例供读者参考;财犯武不但讲解法律实体急即该知识,也非常重视处理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技巧;同时提供流程图、公式、表格工具,方便阅读和使用。

  • 中文名 婚姻法最新解读:离婚财产分割子女抚养
  •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1年11月1日
  • 装帧 平装
  • ISBN 7511825591

内容简来自

  我国婚姻法规定,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可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审判实践中的离婚诉讼,一方当事人在要求解除婚姻关系的同时,又要求抚养子女,还要求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法院审理离婚案件时,将该数个诉讼标的合360百科并于一个诉讼程序中进行审理,诉讼法上叫做诉的合并。诉的合并包括诉的主体的合并与诉的客体的合并,离婚案件诉的合并诉讼的客土降时千设背民斯体合并,即在同一诉讼程序中,对几个各自独立的诉讼标的合并进行审理。

  诉讼的合并是追求诉讼效率价值的结此心军车要果,如有的学者认为,把两个或多个诉讼活动简化为一次进行,既节省办案时间和人力,也便于当事人进行诉讼,免予诉讼。诉的合并的目的就在于简化诉讼程序,方便当事人诉讼,防止人民法院在同一问题上作出相互矛盾的裁判。同时,若是和并审理使得诉讼程序复杂化,造成审判上的不便,影响案件的及时公正的审理,又可以从合并的审理中分离出来单独进行审理早省再娘达较应元县修展,实行诉的分离。

  我国大头介微室供叫均识能民事诉讼法并未对诉的合并与分离作出强行性的规定,而仅在第126条中规定,原告增加诉讼请求,被告提出反诉,第三人提出与本案有关的诉讼请求,可以合并审理。离婚案件实践惯例实行诉的合并,除了从诉讼效率方面考虑外,更多的与我国婚姻家庭的实体法的立法体例有关,我国修订的婚姻法仍然是以婚姻、家庭、问举说财产于一体的立法例,婚姻、家庭捆绑于一体的历史观念影响很大,造成实践处理离婚案件中,必须一并审理财及过走若酸与产分割、子女抚养的请求。当然这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了诉讼程序,同时也一并解决了当事人离婚后的后顾之忧。但随着我国社会的改革与进步,人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个性的张扬,婚姻质量的重视,离婚自由得追求,对离婚案件的审理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也越来越暴露出合并审理的弊端:

  首先,离婚案件实行诉的合并,增加了法院多余的劳动,也加重了当事人的诉累。离婚之诉与子女抚养此汽南考、财产分割之诉属于不同的法律关系及不同的权属争议,要对其进行合并审理,必须调查核实各个诉讼标的法律事实,考察各个请求的理由根据。

  所以说离婚案件合并审理的各个诉讼请求,不像共同当事人诉讼那样具有共同的诉讼标的或同类诉讼标的,也不同于有些基于同一法律事实而提出的不同诉讼请求的客体合并,该些案件的合并审理能够适用同一证据、同一诉讼资料、同一审判组织、一次查木象明案情、可以提高办案效率,避屋和节帝复早斗推免重复劳动,节省费用;而离婚案件的合并,充其量只是省略了起诉、受理的程序,审理程序丝毫没有简化,相反还在很多情况下增加了法院多余的劳动、加重了当事人的诉击况元白水办累。

  因为子女抚养、财产分割之诉是以离婚请求成立为前提,离婚输备医击英丝粮样时请求不成立,子女抚养、财产分割就不存在争议,也就没烟阶饭有必要继续审理下去。而当事人在起诉离婚之后,其请求是否成立,只有等待案件审理完毕才可确定,但合并审理却又要求离婚之诉确定之前一并审理,这就造成法院有时审理离婚案件时,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去查明夫妻双方小点齐共同财产情况、夫妻各自经济能力及小孩成长状况,最后却依夫妻感情尚未破裂,判决不准离婚的结果使得前面劳动全属徒劳,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法院多余的劳动,也一定程度上非持成神冲员议损害了法律的尊严。仍刑话受妒大知普同时,当事人在离婚诉讼过程中,对离婚之诉是否成季例想检总优器告立更不清楚,为了充分行使诉讼权利,一旦进入离婚诉讼,就必需得为离婚之诉、子女抚养之诉及财产分割之诉多方搜集证据、准备材料,聘请律师等,这显然无端地加重了离婚不成立时当事人的诉讼负担。

  子女的抚养费怎么算

  子女的抚养费计算常见问题

  一、子女的抚养费具体有哪几项?

  根据司法解释,子女的抚养费包括子女生活费 、教育费、医疗费等费用。

  二、法院根据什么标准确定抚养费?

  在离婚案件中,人民法院在确定子女抚养费的数额时,一般是根据以下三大标准来确定。 1、子女的实际需要。 2、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 3、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

  三、抚养费具体数额如何确定?

  根据司法解释,夫妻双方离婚后,孩子的抚养费可按以下标准支付; 1、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育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 2、无固定收入的,抚育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比例确定。 3、有特殊情况的,可适当提高或降低上述比例。

  四、抚养费应怎么给付?

  1、有条件的,可以一次性给付。 2、暂时不具备条件的,可以按月或定期给付,也可按收益季度或年度给付。

  五、子女抚养费可以由一方全部负担吗?

  1、如果协商一致,是可以的,当然,如果有证据显示承担全部抚养费的一方抚养能力明显不能保障子女所需费用,影响子女健康成长的,则不可以。 2、即使达成上述协议后,如果过一段时间后,双方经济情况确有变化,子女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确有增加或者给付的必要,一方仍可诉至法院,要求另一方承担抚养费。

  六、孩子的抚养费应给到几时?

  1、抚养费的给付期限,一般应至子女十八周岁为止。 2、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以其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并能维持当地一般生活水平的,父母可停止给付抚养费。

  七、成年的子女还需要父母拿抚养费吗?

  尚未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下列情刑之一的,父母又有给付能力的,仍应负担必要的抚养费: (1)丧失劳动能力或虽未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但其收入不足以维持生活的; (2)尚在校就读的; (3)确无独立生活能力和条件的。

  八、什么情况下子女可以要求增加抚养费?

  子女要求增加抚育费有下列情形之一,父或母有给付能力的,法院应予支持: (1)原定抚育费数额不足以维持当地实际生活水平的; (2)因子女患病、上学,实际需要已超过原定数额的; (3)有其他正当理由应当增加的。

  九、一方无经济收入或下落不明,如何支付抚养费?

  根据司法解释,一方无经济收入或者下落不明的,可用其财物折抵子女抚育费。

  十、继父母应否向继子女给付抚养费?

  生父与继母或生母与继父离婚时,对曾受其抚养教育的继子女,继父或继母不同意继续抚养的,仍应由生父母抚养,继父母也可以不给付继子女的抚养费;如果同意抚养,当然法律也认可。

  十一、养父母应否向养子女给付抚养费?

  1、《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施行前,夫或妻一方收养的子女,对方未表示反对,并与该子女形成事实收养关系的,离婚后,应由双方负担子女的抚育费; 2、《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施行前,夫或妻一方收养的子女,对方始终反对的,离婚后,反对一方可不负担抚养费,由收养一方抚养该子女。 3、《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施行前,夫妻双方收养的子女,或《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施行后收养的子女,在没有解除收养关系前,应按照法律关于父母子女的规定承担养子女的抚养费。 十二、孩子改姓,父母可否拒付抚养费? 根据法律规定,父母不得因子女变更姓氏而拒付子女抚育费。但是父或母一方擅自将子女姓氏改为继母或继父姓氏而引起纠纷的,应责令恢复原姓氏。

目录

  关于离婚这件事

  离婚后需要面对的10个问题

  身份变化/1他(她)的爸爸不再是您的爸爸/1您不能再继承对方

  的财产/1财产分割/1处理借款/2子女抚养/3给对方的帮助/3

  需要变动的其他关系/4要求赔偿/4您自由了(再婚的自由、交往的自由)/4

  离婚需要付出的6种代价

  离婚费用/5声誉代价/5时间代价/5败诉代价/5精力代价/5亲情代价/6

  如何选择离婚的途径

  哪种途径最适合您/6协议离婚与诉讼离婚的比较/8

  表1-1:家庭财产估算表/2

  表1-2:家庭债权债务估算表/3

  ·表1-3:不同情况离婚途径一览表/6

  ·表1-4:协议离婚与诉讼离婚的比较/8

  协议离婚

  协议离婚的条件

  办理机关

  根据户口簿判断/10向亲友、邻居、同事、街道办事处人员询D]111通过互联网查询/11

  方法:户口地址的确定方法/11

  3协议离婚的程序

  提示:如果对方有"恶劣行径",别忘了及时索赔/13

  4如何签订《离婚协议书》

  提示:《离婚协议书》不能附条件/14

  提示:公证后的《离婚协议书》可以强制执行/14

  5应交纳的费用

  6《离婚证》的法律效力

  7拿到《离婚证》后反悔该怎么办

  8对方不履行《离婚协议书》的应对方法诉讼离婚

  1起诉前的准备

  ……

  4特殊情况下的离婚

  5财产分割

  6子女抚养

  7离婚损害赔偿

  附录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婚姻法最新解读:离婚财产分割子女抚养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