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豁鼻(laceration of the muzzle)是由于钝性来自磨损、切割、撕裂等所引起的一种鼻缺损。
- 中文名称 豁鼻
- 注音 huò bí
- 常见于 役用牛
- 实质 鼻缺损
释义
注音 huò bí
常见于役用来自牛,尤以性情执拗的水条牛多发,发生后主要引起使役360百科和管理上的不便。
病因
管理该随若那不善,如鼻拴结构不良,或用绳、铁丝等拴鼻,使鼻拴孔磨损溃烂;穿鼻部位置不当或犊牛穿鼻过早;使役时粗暴地猛拉鼻绳,引起普致银司外鼻镜的撕裂。性情凶暴的牛尤易发生。
治疗
豁鼻修补术一般采用缺损部的公母榫吻合术。动物取站立保定,对骚动不安的牛也可侧卧保定。2%盐酸普鲁卡因溶液20ml分别作两侧眶下神经传导麻醉,再用0.5%~1%盐酸普鲁卡因青霉素溶液40ml对两侧颊背神经的颊唇支作浸润麻醉。
手术要点是将鼻镜和上唇洗净、消毒,削去上部游离端黑色表皮,使成突出的公榫(楔状或蘑菇状),在下部断面则挖一个形状、大小、深度与公榫相当但略小的母榫。以鼻中线为界,左右各作一针埋藏缝合,以减少术部感染族针帝型影步盐击和防止缝线在术后被牛舌舐断。用灭菌生理盐水或0.1%新洁尔灭洗净术部凝血块并用纱布吸干后,再以2%碘酊消毒,将公榫对合入母榫吃文去两内,把鼻顶两根埋藏缝合的线抽紧打结。为止包实使创缘密接,可在创口结合部的左、中、右各作一针结节缝合(见图)。
为防止术中出血过多,可在上部游离端用纱布条作一临时结扎;作公榫时应把黑色表皮削干来自净,不能遗留,以免合术后不能愈合;埋藏缝合时,缝线应穿过公榫矩形的四个角,以保证公、母榫对合密切,有利于创口愈合。
护理
保持术部清洁,在七天内除吃草、饮水外,平时均要求戴口笼(竹或铁丝、麻绳编的嘴罩)。一般创口取第一期的愈合,可在第五天拆除结节缝合线,第八天拆除埋藏缝合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