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水生态系统建设与管理》是2来自004年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超。本书在总结分析城市生态系统特征、功能及结构的基础上,界定了城市水生态系统的内容;构360百科建了城市水安全的框架体系;提出了适合去叫条扩雷胞城市河流特点的最小生态流速和生态水深的安全指标、城市水面占用补偿机制及适合城市水生态系统的修复方案;从历史文化底蕴、现代文明等方面给出了建设城市水文化的思想;通过对城缺眼的妈武市水经济开发的基本途径的分析,倡导应从水权交易、亲水经济诸方面来发展城市水经济的模式。
- 书名 城市水生态系统建设与管理
- 作者 王超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4年1月1日
- 页数 358 页
内容简介
《城市水生态系统建设与管理》所倡导的城市水生态系统建设模式的新概念和理论上的突破,已应用到浙江省丽水市、龙泉市,江苏省连云港市、盐城市等多个城市的水生态系统规划、建设和管理中。《城市水生态系统建设与管理》可作为环境科学与工程、给排水和水资源管理等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参考书,以及水污染治理和污水处理的科学研究、运行管理、环境保护、城市建设和水务管理等方面科研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作者简介
王超,河海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工学博士,理学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环境科学及工程学科主任,水利部及江苏省跨世纪学科带头人。现来自从事水资源保护、生态系统建设及修复技术、环境科学及工程等方面的科研和教学工作。近年来,负责或参加完成50余项科研项目.其中有国家重大基础研究"973"项目,国家高新技术"863"项目,国家"七五"、"八五"、"九五"科技攻关课题,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和面上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水利部重点科技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专业实验室开放基金血抗项目,中美联合攻关及中荷合作研究项目等。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出版专著4部。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一次,水利部和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各月径脸刑一次。1993年被中国香水利学会评为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1994年被河海大学评为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996年360百科被江苏省评为普通高校跨夫坐验局随世纪学术带头人;1997年被水利部和江苏省评为跨世纪学科带头人;1998年被国家人事部评为"百千万"人才工程培养人选,2003年被评定为江苏省"333"工程第二层次培养人选,王沛芳,河海大学环境科学与工乎程学院教师,工学博士。阳战足线参汉区当待都现从事生态系统建设及修复技术、环境工程等方面的科研和教学工作。近年来,负责或参加完成10余项科研项目,其中有国家重大基础研究"973"项目,国家高新技术"8此背干父容这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和面上基金项目"水利部重但点科技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在城市水生态系统建设模式和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方面有创新性见解和应用实践经验,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目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城市水生态系统建设的基本概念
1.1.1 城市水生态系统的定义及内涵
来自 1.1.2 城市水生态系统的研究范畴
1.2 城市水生态系统建设和管理发展简史
1.2.1 城市建设发展沿革
1.2.2 国内外城市水生态系统建设历程
1.2.3 我国城市水生态系统建设和管理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2.4 国内外建设状况的综合分析
1.3 健康城市水生态系统建设模式构建原则
1.4 城市水生态系统建设和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第2章 外城市水生态系统建设理论基础
2.1 城市生态学理论
2.1.1 城市生态系统的科学内涵
2.1.2 城市生态系统的特征和功能
2.1.3 生态平衡分析及健康生态系统
2.2 城市水生态系统理论
2.2.1 城市水生态系统内涵
2.2.2 城市水生态系统的营养360百科结构、功能特点及基本特征
杂圆 2.3 景观生态学理论
2.3.1 景错花题铁吗场观生态学研究范畴
2.3.2 景观生态学中格局、过程和尺度理论
2.3.3 景观生态学中的空间异性和缀块性理论
2.3.4 生态学干扰理论
2.3.5 缀块旧海围春一廊道一基底模式
2.4 城市水生态系统生物净污理论
2.4.1 水生植物净污原理
2.4.2 水生动物净污原理
难玉反硫板 2.4.3 水体微生物净污原理
2.5 城市水生态系无圆族统修复理论
2.5.1 生态系统修复
2.5.2 城市水生态系统修复技术途径
参考文献
第3章 城市煤令触先杨水系规划与适宜水面保洋极胜室制要面积
3.1 城市水系规划
3.1.1 水系规划原则
3.1.2 城市河流规划
3.1.3 城市内湖规划
3.1.4 城市水库规划
3.1.号数轴假脸收5 城市湿地规划
3.1.6 城市其他水面规供向议落取尽斯普卫划
3.2 城市水面形态
3.2.1 城市水面类型
3.2.2 城市河流形稳乡这皮选孔负念要将态
3.2.3 城市湖库形态
3.2.4 其他洼陷结构形态
3.3 城市水面组合形式
3.3.1 水面组合原则
3.3.2 水面组合形式选择
3.4 城州叶局规祖游市水面的综合功能
3.4.1 水面对社会经济及生态系统的作用
3.4.2 水面与局地气候的响应关系分析
3.4.3 南京市玄武湖水面对市区温度调节规律试验研究
3.5 城市适宜水面面功降船粮磁草架派一积
3.5.1 基本概去因宜整业步翻食念
3.5.2 发达国家城市水面分析
3.5.3 我国城市适宜水面面积
参考文献
第4章 城市水生态系统安全保障体系
4.1 概述
4.2 城市防洪除涝安全保障体系
4.2.1 城市防洪排涝规划建设
4.2.2 城市化过程中产汇流变化规律
象只 4.2.3 城市防洪安全保障措施
4.2.4 城市排涝标准与河道防洪标准的耦合迅黑分析
4.2.5 城市设计洪峰流量和洪水总量计算方法分析
4.2.6 城市河流水系的排洪排涝功能
4.2.7 城市河湖生态型防洪排涝工程规划与建设
4.2.8 生态型防洪工程实例
4.3 城市供水安全保久元律她重采斗日燃杀障体系
4.3.1 供水安全内涵
4.3.2 城市供水水量预测方法
4.3.3 供水水源及生买若求优化配量
4.3.4 饮用水安全保障措施
4.4 城市生态用水安全保障体系
4.4.1 生态环境用水的概念
4.4.2 城市河湖生态环境需水量确定
4.4.3 城市河道生态流速及生态水深的确定
4.4.4 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模式
4.4.5 城市河湖生态环境用水工程保障措施
4.4.6 城市河流生态用水计算实例
4.5 城市水生态系统安全纳污容量
4.5.1 水域安全纳污容量的内涵
4.5.2 水域安全纳污能力分析
4.5.3 水生态系统安全纳污容量计算模式
4.5.4 安全纳污量的技术保障措施
参考文献
第5章 城市水环境治理
5.1 城市水体污染成因分析
5.2 水功能区划
5.2.1 水功能区划的目标与原则
5.2.2 水功能区划的方法
5.2.3 城市水功能区划的分级分类
5.2.4 城市水生态系统功能区水质管理标准
5.3 污染源治理与控源技术
5.3.1 点污染源治理与控制
5.3.2 城市达标尾水处理与处置技术
5.3.3 城市降雨径流污染控制
5.3.4 城市固体废物对水体的污染控制
5.4 城市截污系统
5.4.1 市政工程截污系统
5.4.2 城市洼陷结构截污系统
5.5 城市河湖水环境质量改善技术
5.5.1 引水稀释净污技术
5.5.2 清淤和河床微生态系统修复技术
5.5.3 河湖水质强化净化工程
5.5.4 河湖水生植物净污工程
5.6 引水改善城市水环境质量的应用实例
5.6.1 市区水系概况
5.6.2 水质目标及引水河道选择
5.6.3 引水量的确定
5.6.4 引水方案的制定
5.6.5 水环境质量预测的计算
5.6.6 综合分析
参考文献
第6章 城市水景观建设
6.1 城市水生态系统的水景观
6.1.1 城市水生态系统的水景观功能
6.1.2 城市水生态系统的水景观结构
6.2 城市水景观格局的形成、结构和功能特征分析
6.2.1 影响水景观格局形成的主要因素
6.2.2 水景观斑块结构和功能特征分析
6.2.3 水景观廊道、网络与基底的结构和功能特征分析
6.2.4 水景观镶嵌体格局和生态学过程
6.3 城市水景观功能划分
6.3.1 划分原则
6.3.2 划分方法
6.3.3 划分体系
6.4 城市水景观规划
6.4.1 水景观规划概述
6.4.2 国外水景观规划
6.4.3 城市水景观规划原则
6.4.4 城市水景观规划内容与方法
6.4.5 城市水景观规划步骤
6.4.6 城市河流景观规划
6.4.7 盐城市水景观规划实例
6.5 城市水景观建设
6.5.1 概述
6.5.2 城市滨水区的景观建设
6.5.3 水域水面的景观建设
6.6 城市水景观建设实例
6.6.1 杭州市滨江区水景观建设
6.6.2 丽水市滨水景观带建设
6.6.3 查尔斯顿滨水公园
6.6.4 伊拉·凯勒水景广场
6.6.5 城市河道沿岸水景观建设实例
参考文献
第7章 城市水文化建设
第8章 城市水经济建设
第9章 城市水生态系统修复技术
第10章 城市水生态系统管理
第11章 城市水生态系统建设和管理实例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城市水生态系统建设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