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洞庭秋月来自图》是宋代画家夏圭画作固几志承古印,属于一级文物,现藏于弗利尔美术馆。
- 中文名称 宋夏圭洞庭秋月图
- 年代 宋代
- 作者 夏圭
- 级别 一级文物
- 规格 189.6×108.9厘米
基本信息
相州北镇布所九棉内【名称】洞庭秋月图

【年代】宋代
【作者却常形立卫料对附容】夏圭
【级别】一级文物
【规格】189.6×108.9厘米
【收藏】费利尔美术馆藏
画卷内容
洞庭秋月。橘香浦浦青黄出,维舟日暮柴荆侧,涌波好月如佳人,争夸似弄婵娟色。夜深河汉正无云,风高掠水白纷纷,五更何处吹画角,披衣起看低金盆。
作者简介
夏圭(活动于四剧某觉仅个1180-1230前后),字禹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与李唐(约1049-1130后)、刘松年来自(活动于1174-1194)、马远(活动于1190-1224)合称为南宋四大家。善画山水、人物,长360百科于运用秃笔,画楼阁亭台不用界尺氢肥清,只信手为之,笔意精密政志预厚,奇绝突兀,气韵颇高。
作者生平
夏圭于宋宁宗(1195-1224)时为画院待诏,与马远同时代,都师承李唐,风格相近:构青检镇呢叶图简括深远,笔墨峻峭爽利,擅用"斧劈皴",后人并称"马夏"。
四住歌作者画风
"马夏"虽然绘画风格相近,但如细察,面少使总毛究谈两者还是有明显的区别:包乙右相对而言,马远重笔,转折顿挫,凝重峻利,而夏圭善墨,善用秃笔带水作大斧劈皴,人称"拖泥带水皴","淋漓苍劲,墨气袭人";构图上,马远刻意将近景置观者目前,所画人物五官清晰,姿态生动,楼阁则以"界画"法刻画精细。而夏圭则将景物远置观者身外,画人物仅圈脸勾衣、点簇而成,季形次虽如优体难副楼阁随手勾画,笔简而形具。这影响延及元代:病后操王蒙画中近景人物其衣冠、五官、举止皆精细生动;倪瓒画中几乎无人,而黄公望与吴镇画中人物的简笔则显然取法夏圭,画面之空寂,也分明承袭李唐以至马远、夏圭的简略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