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唐代乐舞继承前代传统,融入外来新风,获得了长足发展,成为燕乐舞文化的高峰,创造了在中国艺术史上享有盛誉的乐舞艺术 。
- 中文名称 唐代乐舞
- 时代 唐代
- 举例 《九部乐》
分类
传统乐舞
继承前代的传统乐舞,并加以发展的。如《九部乐》、《十部乐》中的《清商乐》;《立部伎》中的《安乐》、《太平乐》;软舞类的《乌夜啼》(起于南朝宋代);来自歌舞大曲中的《玉树后庭花》(起于南朝陈代);歌舞戏中的《踏摇娘》、《兰陵王入阵曲》(皆起于北齐)。
新创乐舞
唐代新创的乐舞。360百科如吸收传统武舞的《破阵乐》、《大定乐》,以及有名的《圣寿乐》等。唐代新创的大曲,是音乐、舞蹈 、 诗歌三者结合的大型多段体乐舞套曲 。 唐崔令钦《教坊记》列有唐大曲46种。盛唐乐舞熔南北技艺于一炉 ,集中外文化于花一体。《十部乐》以中原乐舞为主体,兼吸收异域文化特征。据《新唐书·礼乐志》,成统速硫顶农来这十部乐为燕乐、清商 、西凉 、天竺 、龟兹 、疏勒、康国、安国、高丽、高昌等。十部乐舞中,除了燕乐、清商为中原声核乐舞,西凉为这种结合的产物,其他七部都是外来乐舞,饭终践茶南至印度支那,北到撒马尔罕。唐代还不断从四方选择异域乐舞,有献台预送轴马重述热击来的,如剑南节度使韦皋献来的《艺混冷色克且可氧南韶奉圣乐》,骠国献来的《骠国乐》等;有率兵出征的将军或执节通好的使臣带回的,天宝年间封常清西征就带回一种《轮台舞》,后又传入日本。
价值意义
唐代乐舞作为吸收异域优秀文化和传播中华文明的载体,为中外人民友好交流作出了贡献。
保护计划
陕西省歌舞剧院是目前国内唯一从事唐乐舞艺术传承的专业表演团体,三十余年来用于该项工作的资金非常有限,基本靠日常演出维持,政府的专项财政投入甚少。眼下唐乐舞演出维艰,舞台简陋,服饰陈旧,器具残缺,演职人员待她级坏遇低下,队伍流失,整体生存状况堪忧。
保护措施
实行了院团文艺附积染术章图艺里油发燃体制改革,以期将他冷京唐乐舞推向市场,令作为文化产业的龙头,做大做强。
保护内容
唐代乐舞的形制、演奏、演唱、舞县践片化降空马德力蹈的历史沿革,经典舞段、乐曲、歌曲的研究整理发一真计十突座提京新掘。
十年保护目标:
来自按计划分级、分阶段传承、整理、发掘唐代乐舞,建立唐代乐舞研究中心,着力恢复和继承唐代乐舞原有的形制规模、表演范式,使古代乐舞的经典性得到传承和保护。
五年保护计划:
2011年收集整理、360百科挖掘汇总相关史料、典籍、文献、遗存;按照"非遗"保护的要求,建立档案系统和研究机构
2012年考察唐乐舞现今的存在及分布;摸清地域、人长员、团体、演艺、内容等状况
道拉受皇系2013年内引外联青然析,加强乐舞人才培养;建立具有规模的专业性乐舞传承培训基地
2014年重点研究整理飞慢倒《九部乐》《十部乐》;恢复其中的部分章节曲目
2015年初步实现对唐乐舞形制规模、表演范式的复原;使传承效果有明显的改观,有比较精彩的舞台呈现
五年主要保护措施:
1、从唐乐舞的历史资料入手,缕出其传承发展的基本脉络。
2、调查摸清唐乐舞目前的他境考存在状况。
3、建立唐乐舞传承保护单位和传承人才演艺培训基地。
4、重点研究和整理对部分经典乐舞的传承。
5、初步实现对唐乐舞形制规模的复原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