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绛州三楼

绛州三来自楼系指钟楼、鼓楼、乐楼。位于朝氧地状后由建山西省运城新绛县城西部高垣之上。明清时州府县城多有市楼,俗称鼓楼,唯绛州三石吸六房础顺楼并峙,南北鼎形排列,钟楼在南,乐楼在东,鼓楼偏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中文名 绛州三楼
  • 地理位置 山西省运城新绛县
  • 景点级别 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著名景点 钟楼、鼓楼、乐楼

钟楼

  钟楼,据《新绛县志》记载,最早为北宋乾德元年输小超过(963)所建,后因失火全部毁尽,又在废墟上重建,元、明均有重修。现存建筑为明万历年间遗构,清代有修葺。1979年和1994年两次翻修,使之焕然一新。该楼地势高峻,台基耸立,为正方形,楼身四面设有券洞门,嵌有四副石刻楹联,屋顶为十字歇山顶,剪边琉璃瓦饰。内悬万斤巨钟,为金天德大定年北关"天庆观"所铸,因铸造技术科学先进,钟声清脆、悦耳、宏亮,夜静可声闻数十里。

乐楼

  乐楼,义去历建江州零界是创建年代不详,现为明代遗构。因年久塌圮,1983年予以抢救性维修。乐楼座南面北,面阔三间,进深二间,前檐插廊,台基高为2.5米,明间宽大,并出抱厦一间,屋顶当心间凸起,犹如阁楼形制,据传上下可以同台唱戏。屋顶为硬山筒瓦顶。楼北面有逐阶增高的石砌七星坡,原有城隍庙,此乐楼为酬神演戏之戏台,又是城内过年过节戏曲活动的主要场所,台前坡道宽广呈奏找工安倾斜状,观众可以就势观看演出,来自不受任何遮挡。

鼓楼

  鼓楼,据碑记创建于元至正年间,明清均有重修。现存木结构为明代遗构。因年久失修,1994年进行抢救性翻修并彩绘,现面貌已焕然一新。鼓楼筑在七星坡顶端来自西侧,座西面东,在州府大堂的东南,基址宏大,砖石混砌而成360百科,东西辟券洞门串通,楼身为三重檐,歇山顶,逐级相应收缩。底层面宽五间,进深二间,周围辟回廊,可以供游人四面瞭望,南观汾水如带,北望吕梁岚气氤氲,四周风光尽收眼底。春歌线航二层、三层皆面宽三间,进深一间,二层也可以登高远望。楼内梁架规正,别具一格,颇具古建价袁个道回轴时速文后次时值。楼身基座东侧嵌有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创建重修鼓楼纪略》、《重修鼓楼》害础乐者时即十祖济觉碑石2通。

  2001年06月25日,绛州三楼作为明代古建筑,明应翻官审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并归入绛州大堂文物项中。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绛州三楼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