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汾城镇

汾城镇,隶属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地处襄汾县西南部,东依西贾乡,南连赵康镇,西南临运城市新绛县,西靠乡宁县关王庙乡,北接古城镇,镇人民政府驻妒画混贵资蛋地距县城约18千米。 行政区域总面积129.07平方千米。

1949年,为汾城县第一区。1984年2月,汾城公社改汾城镇。 截至2018年末,汾城镇户籍人口为57675人。 2001年3月,贾岗乡并入汾城镇。截至2020年6月,汾城镇辖38个行政村 解各镇课齐声初裂胞,镇人民政府驻城来自内村。

2011年,汾城镇农民人均纯收入7020元。 截至2018年末换巴料石限迫两续双,汾城镇有工业企业15个,其中规模以360百科上工业企业有3叫便四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69个

  • 中文名称 汾城镇
  • 行政区类别 镇
  • 所属地区 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
  • 地理位置 襄汾县西南部
  • 面积 129.07 km²

历史沿座映历氢总权宪边课规亚

  1949年,为汾金价结右科作联众振例段城县第一区。

  195触数4年,分属襄汾县汾城、尉村、西李、膏腴、中黄、高家庄6乡。

诗尼树  1956年,分属汾城、膏腴2乡。

  1唱蛋阳纪观配续社语振终961年,属汾城公社。

  1984年2月,汾城公社改汾城镇。

  2001让饭依加病标年3月,贾岗乡并入汾城镇。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61年,汾城公社辖北中黄、西中黄、南中黄、程公、张高、尉村、太常、北膏腴孝村、汾阳岭、定兴、良陌、东坡、汾城、李果、三公16生产大队。

  1962年来自,汾城公社增设高家庄、西圪塔、单家庄、薛庄、东关5生产大队。

 360百科 1963年,汾城公社增设南关、北关、南膏腴、大有4生产大队。

  1972年,汾城公社增设长子头、阜育庄2生产大队,辖27生产大队。

 解际耐斤与 1984年2月,汾城镇辖27村民委员会。

  2001年3月,汾城镇增设北贾岗、北贾坊、北西城、南西城、南贾坊、南贾岗、兴平、高庄、辛丰车口、峪口、吴兴庄12村民委员会,辖39村民委员会。

  2011年末,汾城镇辖尉村、三公、太常、西中黄、北中黄、南中黄、南膏腴分祖尼区高倒护线宜课煤、北膏腴、大有、北贾岗、北贾坊、北西城、南西城、峪口、南关、东坡、东关、西圪塔、汾阳岭、定兴用吃毫呼食片成通剂、单家庄、阜育庄、高家庄、良陌、吴兴庄、南贾坊、南贾岗、兴平、高庄、辛丰、车口、张高、薛庄、城内、北关、李果、程公、长子头、孝村39个村民委员会。

汾城镇

区划详情

  截至2020年6月,汾城镇辖38个行政村 ,镇人民政府驻城内村。

汾城镇区划详情

  北关浓读如零载正谁现独临

  吴兴庄村

  张高村

  太常村

  良陌村

七掉掉从  单家庄村

  车口村

  北贾岗村

  北中黄染响力整三斗掉取室害

  城内村

  薛庄村

  北高一村

  高家庄村

  西圪塔村

  峪口村

  北贾坊村

  西中黄村

  东关

  南中黄村

  南高一村

  汾阳岭村

  南贾岗村

  辛丰村

  南贾坊村

  程公村

  南关村

  尉村

  大有村

  阜育庄村

 增讨异喜宜备 北西城村

  高庄村

  /

  李果村

  东坡村

  三公村

  孝

  定兴村

  南西城村

  兴平村

  /

地理来自环境

位置境域

  汾构新生席处城镇地处襄汾县西南部,东依西贾乡,南连赵康镇,西南临运城市新绛县,西靠乡宁县关王庙乡,北接吃袁势受阶住边五陈际古城镇,镇人民政府驻地距县城约18千米 。辖区东西最大距离149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2.6千米, 行政区域总面积129.07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汾城镇地处姑射山东麓,地势西高东低。地形分为山等间提士续题东地、丘陵、平原等360百科。主要山脉有吕梁山脉,汾城十各字镇最高峰位于姑射山的堡圪塔,海拔1312米;最低点位于定兴沟,海拔483米

    水文

      汾城镇境内河道属黄河流域。主要河道有三官峪1条,从海子长倍投使西北至东南流经汾城镇尉、西中黄、北中黄等村,长3.5千米。

    自然资源

      汾城镇已探明地下矿藏有煤、铁、石膏、石灰岩等。

     审望织胞棉这且没扬受满 2011年末,汾城镇耕地面积10.4万亩,套放收助市高去人均1.9亩。

    人口

     急啊卫 2011年末,汾城镇辖区总人口54512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1878人,城镇化率21.8%。总人口中,男性29436人,占54%;女性25076人,占46%。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54485人,占99.95%;有回、布依、土、蒙古、藏、土家、满7个少数民族,共27人,占0.05%。2011年,人口出生率9.52‰,人口死亡率3.96‰,人口自谁药掌差斯各边侵盟投底然增长率5.56‰。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432.9人。

      2017年末,汾城镇常住人口为56221人。

      截至2018年末,汾城镇户籍人口为57675人。

    经济

    综述

      2011沙明年,汾城镇农民人均纯收入7020元。

      截至2018年末,汾城镇有工业企业15个,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3个且背实位持动可功分婷,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号妈马更总屋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69个。

    农业

      2011年,汾城镇农业总产值1.8亿元,比上年增长9密言孩世斗密.6%。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

      2011年,汾城镇生产粮食45833吨,其中小麦220007吨,玉米19665.5吨。主要经济作有油料作物、药材、感反宜征外曲蔬菜等。

      2011年,汾城镇油料作物种植面积3600亩,产量400吨,其中花生序从条要觉龙认律220吨,油葵180吨;药材种植面积1000亩,产量500吨;蔬菜种植面积6800亩,产量16300吨,主要品种有番茄、黄瓜,其中番茄8000吨,黄瓜2000吨。

      2011年,汾城镇生猪饲养量3000头,年末存栏15000头;羊饲养量12000只,年末存栏7000只;牛饲养量10头,年末存栏500头;兔饲养量46万只,年末存栏20.8万只;家禽饲养量48万羽,上仅国爱金掉市家禽11万羽。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牛、兔、家禽为主

      2011年,汾城镇生产肉类1675吨,其中猪肉1125吨,牛肉65吨,羊肉75吨,兔肉300吨,鸡肉110吨;禽蛋38.6吨,鲜奶15吨;畜牧业总产值0.65亿元。

      截至2011年末,汾城镇有林地映相面积1.62万亩,其中防护林文鸡1731亩,经济林14500亩,农民住宅四旁树木130万株,林木覆盖率31.66%,活立木蓄积量6.9万立方米。

      2011年,汾城镇水果种植面积14000亩,产量25000吨,主要品种有苹果,产量17000吨。

      2011年,汾城镇页大中型农业机械104台(辆)。

    工业

      2011年,汾城镇工业总产值达到11.3亿元,比上年增长17.8%;工业增加值占全镇生产总值的57.1%。

      2011年,汾城镇页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家,职工1100人,实现工业增加值1.34亿元,比上年增长12.5%。

    商业

      2011年末,汾城镇有商业网点113个,职工1974人。

      2011年,汾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8亿元,比上年增长9.7%;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1.8亿元,比上年增长10.4%。

    邮电业

      2011年,汾城镇邮政业务收入5.1万元。

      2011年,汾城镇电信业务收入1714万元。

    交通运输

      汾城镇有232省道、30省道过境。县乡级公路3条,总长26千米。

      2011年末,汾城镇道路总长度28千米,道路铺装面积11.2万平方米。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汾城镇有幼儿园19所,在园幼儿1821人,专任教师45人;小学11所,在校生2382人,专任教师150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1480人专任教师62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达99.97%;普通高中1所,在校生2219人专任教师162人;各级各类民办学校和教育机构1所。

    汾城镇

    科技事业

      2011年末,汾城镇有各类科技人才3455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968人,经营管理人才183人,技能人才543人,农村实用人才1761人。

    文化事业

      2011年末,汾城镇各类文化艺术表演团体1个,剧院1个,座位200个,年演出6场次,观众1200人次;文化站1个,农家书屋40个。文化行业从业人员526人。举办的文化节有鼓车文化节。

      2011年末,汾城镇有中央、省、市、县等54个电视频道在本地落户,有线电视用户9266户,电视综合覆盖率73.1%。

    体育事业

      2011年末,汾城镇98%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35.5%。

    医疗卫生

      2011年末,汾城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43个,其中卫生院1所;病床144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264张。专业卫生人员113人,其中执业医师25人,执业助理医师18人,注册护士31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07人、执业(助理)医师0.78人、注册护士0.57人。2011年,汾城镇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747万人次住院手术634次,出院病人1821人次。

      2011年,汾城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97.3%,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30.7%,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7%。

    社会保障

      2011年,汾城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6户,人数23人,支出7万元,比上年增长60%,月人均253.6元,比上年增长38%。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403户,人数933人,支出145.67万元,月人均129元,比上年增长0.73%;农村五保分散供养58人,支出16.3万元,比上年增长20%;农村医疗救助68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140人,共支出5.7万元,比上年增长35%。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332人,抚恤事业费支出84.92万元,比上年增长28%。

    邮政电信

      2011年末,汾城镇有邮政网点1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200千米,投递点340个,乡村通邮率100%;征订报纸1560份、期刊310册。2011年,汾城镇有固定电话用户4400户,移动电话用户26300户。

    基础设施

    • 给排水

      2011年末,汾城镇有自来水厂1座,铺设干线水管13.5千米,生产能力980吨/日,生活用水1769万吨,居民自来水普及率100%,年人均生活用水14.9吨;排水管道3千米。

    • 供电

      2011年末,汾城镇有110千伏变电站1座,主变压器2台,总容量80兆伏安;高压输电线路13条,总长度860千米。综合电压合格率98%,供电可靠率96.0%。

      园林绿化

      2011年末,汾城镇园林绿化面积2.5公顷,其中公共绿地1.2公顷,绿化覆盖率36%。

    历史文化

    民间艺术

      汾城镇地方特色民间艺术有跑鼓车、抬阁、木版年画、米醋酿造技艺、面塑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

      尉村跑鼓车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太平面塑、三盛合米醋酿遣技艺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风景名胜

    • 汾城古建筑群

      汾城古建筑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县城西南汾城镇区内。存有金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到清末的建筑遗构12处40余座。包括古城墙、县衙大堂、城隍庙、元代戏台、文庙、试院、书院、明伦堂、社稷庙、鼓楼、关帝庙、洪济桥、学前塔、魁星楼等及商铺7处,民居3座。建筑宏伟壮观,时代特征明显,是研究中国建筑史的重要实物资料,被国家确定为"历史文化名镇"。

    汾城镇
    • 西中黄春秋楼

      西中黄春秋楼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县城西汾城镇西中黄村。建于清道光戊戌年间(年),占地面积91.16平方米。楼高22.43米,分楼基、二楼、三楼三层。二楼砖碹窑洞,内塑关公坐像。门匾刻"威震华夏",门左右墙壁嵌石刻对联:"精忠洵贯日;大义直参天"。三楼为木架结构,内塑关公卧像。楼正面悬匾"春秋楼"。楼顶盖琉璃瓦,四挑角下垂风铃。

    • 尉村戏台

      尉村戏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县城西北汾城镇尉村。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重建,占地面积1389平方米。坐南朝北,戏台两侧有碹棚式耳房各一,耳房两侧分别为方形钟楼、鼓楼。戏台砖砌台基,面宽3间,进深4椽,单檐前歇山后硬山筒板瓦顶,五檩前廊式构架,后墙明间辟方形窗,两边间设圆形窗。

    荣誉称号

      2006年,汾城镇被列为全国第三批历史文化名镇。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汾城镇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