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溟,新华网融媒体未来研究院院长正除烈。河北传媒学院副院长、新闻传播学院院长。中国网络传播张致学会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兼任南京大学民国影像研究中心主任,南京大学硕士生导师,南京大期浓家充亚学金陵学院媒介融合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
- 中文名称 杨溟
- 国籍 中国
- 职业 编辑
- 主要成就 河北传媒学院--新闻传播学院院长
国家编辑出版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专家委员 - 代表作品 《中国手机报内容监管模式研究》
个人南松着履历
历任新华社虽营策卷移护直属重点报刊现代快报副总编辑、现代金报执行总编辑、上海证券报副总编辑、中国证券网副总编辑及多家传媒方公司总经理等。新华社终审发稿人。国家编辑名词审定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理事;南京大学金陵学院新传媒系主任、传华怕媒学院院长、南京大学网络舆情分析实验室共同主任;中国财经传媒人联盟秘书长;兼任上海财经大学硕士生导师、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兼职脚王离二胞飞教授。多家媒体战略顾问。
人物生平
1992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首届美术学专业,南京大学来自工商管理学硕士。
360百科1992年起历任市剂伟果理转浓易记者、编辑、编辑部主任,1996年任现代经济报副总编辑。1999年参与创办现代快报任副总编辑。该报从单期3万发行量迅速成长为全球报业百强媒体,最高日发行量逾100万份;2003年赴浙江创办现代金报并兼任执行总编辑。获评2004-2005年度浙江省报业经营先进个人;2005年赴沪兼任上海证券报副总编辑、中国证券网副总编辑。
2约先诉应切形府006年受聘南京大学金陵学院,2007年创建新传媒系及中国首个媒体融合本科专业。2010年成立传媒学院受聘首任院长。先后建成自主研发的媒体融合未来实验室、微电影云创意实验室等,2012年创建国内首个微电影与媒体创意系。
2013年任河北传媒学院副校长兼新闻传播学院院长 。获批新闻学(媒急则介融合与媒体转型方向)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任硕士生导师。
2014年任新华网普著融媒体未来研究院院长;新华社《中国传媒科技》全媒体出品人。
主要成果
来自从事传媒工作期间撰写各类报道、逐评论200余万字,多次指挥、策划重大题材新闻与调查报道、专题及有务儿终鱼资殖孩特济剧史影响力的活动,创建"便民网"、"18工作室"等多个媒体著名品牌,创新区域媒体整合服务模式。先后涉足杂志、专业证券收藏报刊、区域都市360百科报、全国财经报、专业财经出紧过承具图济程海缩杀网站等多种媒体类型,采编氢充回红属入医着画它内、经营、制作等各种岗位。
2006年起积极倡导业依愿染此本板学两界媒介融合。以"项目带动科研,科研促进教学"的德超盐逐理念改革科研与教学体系,以实验实训教学为轴心,通过探索性实验室建设,与媒体联合开展前沿项目的科研合作,培养学生立足当下、面向未来的动脑和动手能力。提出在传媒教育领域,将知识要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原则/社会责任能力三个层次作为人才培养目标和还见起预办学指导思想,坚持独立思考、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举办和开展了大量具有社会影响力的活动。
2007年开始首届媒介融合本科招生,2008年在南京举办首届中国媒体融合高峰论坛、2009年在北京举办第二届媒介融合高峰论司北液血程含京坛,此后陆续在上海等地举办第三、四届高峰论坛。2009年,判断智能化搜索和社会化媒体将是未来传媒异变的两大核心,确立以搜索和数据挖掘、数据分析为主要研究方向的实验室建设要求并开展合作研发,并在关系分析-精准营销等管广备情胞销主各曾杨媒体应用上取得突破。2010年,从新浪微博崭露头角判断社交媒体将酒略根颠覆媒体传统观念、关系与产业格局,率先在教学中开设社会化媒体运营课程。因布置学期微博作业中关于粉丝数考核要求引发激辩与争议,中央电视台、新华社、新京报等数百家媒体参与报道及评论。
2011年与搜狐联合主办首届中国校园微博大赛暨高校微博论坛。2012年主办首届华语大学生微电影节(腾讯视频、CCTV-6联围春陈意落合主办) ,并创建国内首个微电晶将而友拿影与媒体创意系;2013年主办第二届华语大学生微电影节(腾讯视频、百视通联合主办)。 在传媒界连续举办19画期中美密苏里媒介融合研修营,4期全媒体实战研修尼后独同达居营。2013年起与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等联合举办四届中英新媒体与创意产业高峰论坛,参与2014年诺丁汉大学起继生微电影节。广泛开展围绕媒介融合的国际学术交流、合作。
2014年8月起筹建新华网融媒体未来研究院,11月19日于首届世界奏农民洲燃互联网大会上正式对外发布色型刘消息,并专设展位披露部分科研提正剧个素金重酸作举神项目。 提出下一代将是"生态媒体",即基于生物技术和感应技术等交叉学科形成的新型信息获取和生产形态。构成以关系经营为核心、以跨界跨平台的协作为特征的新型组织关系。传统的媒体产业作为独立业态将会逐渐消失,专业化媒介素养将融入社会生活细胞获得永生。
此前研究院已与荷兰国家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研究中心(CWI)签约共同创建国内首个用户体验传感研究中心/实验室;与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英国剑桥大学、诺丁汉大学、香港浸会大学等先后开展深度科研合作。
2014年创建以《中国传媒科技》(新华社主管、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河北传媒学院等联合主办)为基点的融媒体产学研平台,2014年推出名为"星球大战"的未来媒体联合探索计划,以精准营销等新媒体运营模式协力传统媒体融合转型。
策划及主持、参与了一系列有影响力的课题研究。
发表论文、教材等多种。主编、出版"十一五"规划期间教育部重点文科教材《媒介融合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浅议传统媒体融合转型中的技术合作原则》获2014年中国新闻科技论文一等奖。策划、编剧及出品的微纪录片《孙明经:远去的金陵背影》获2013年法国第8届巴黎中国电影节文献纪录片金奖。《云端》微电影与云创意实验室创意设计获中国2013年度公共空间最佳设计"金堂奖"(国家级、一等奖)。
部分活动及课题
2005年浙江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课题《论新华社在长三角区域媒体资源整合中的作用》。
2005年发表《2005中国产业发展景气报告(夏季)课题成果》。合作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办公厅主任刘世锦、国研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冯飞。
2005年,与时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现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刘世锦等策划、发表《2005经济景气分析及2006中国经济发展展望》;
2005年,与时任国家信息中心预测经济部部长范剑平等策划推出《2005年中国经济景气监测预警报告》;
2006年,出版《中国金融产品创新报告》。
2006年,与时任国家信息中心预测经济部部长范剑平等发表《2006年中国经济景气监测报告预警报告》。
2006年,推出《2006年宏观经济年中分析报告》。
同年,与时任国家信息中心预测经济部部长范剑平等发表《2006年中国经济十大预测》报告等。
2007-2008年,研发完成全媒体采编播发融合系统(与北大方正合作)。
2008年,应用性媒体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获教育部"十一五"期间国家级重点课题立项。
2008年,受中移动数字事业部、卓望信息委托开展业界应用型科研课题《中国手机报内容监管模式研究》。
2008-2010年,策划、研发完成现代快报我能网全媒体平台。
2011-2012年,完成中国移动集团《中移动整合传播战略研究》课题报告。
完成国家新闻出版署"编辑出版学名词编撰与审定"新媒体部分。
2012-2013年,国家"十二五"重点出版物规划项目、总署"2011年改革发展项目库"项目《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影像部分
2013年,获得"上海证券交易所联合研究计划"全球招标课题《交易所舆论宣传与声誉管理研究》并圆满结题。
部分论著与论文
《媒介融合导论》(书),北京大学出版社
《营销传播 》(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橙'的试验:用户导向的传统媒体转型路径分析》
《行走在数字的河流》
《活动即媒体》
《浅议上海报业合并之路--基于经营与技术角度的用户导向分析》
《基于时代的凤凰涅盘--互联网20年都市报嬗变与转型》
《相见恨晚还是错配姻缘: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合作的原则与难点》
《改变-互联网时代'新闻民工'的自嘲与出路》
《浅议传统媒体融合转型中的技术合作原则》
研究特色及竞争力优势
1.侧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注重对策研究、战略研究,具有产业研究资源和经济研究优势;
3.跨国家、跨领域和跨学科研究,具有复合型优势,研究针对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