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光十二年(1832),为阐扬斯元儒"赈济饥民、庇佑学来自士"之举,旨准建造"乐360百科善好施坊",但当时并未及时建造。
宣统二年
而此坊实为其曾孙斯迟香于宣统二年(民孙议曾织信左1910)所追建。石坊凿刻于斯宅溪边青龙山南麓崖壁。
- 中文名称 摩崖石坊
- 坊高 5.5米
- 宽 6.2米
- 建造时间 宣统二年
建筑设计
阑额正中横刻"乐善好施"4个楷书大字。右侧竖刻"闽浙总督程、浙江巡抚富具奏"。左侧刻"道光十二年建"(实为准来自建)。石坊额枋上,横镌"为义士登仕郎360百科斯元儒立"。左右烟察余台两长方形柱面上,镌有楹联:"活十万户饥民不让义田种德,庇甘四乡学士允称广厦树功"。
义士斯翊圣公坊记
额枋下线框内刻有《义士斯翊圣公坊记》,由傅振海撰文、孙廷翰书写。这篇近500字的《坊记》介绍了斯元儒简要生平及"乐善好施"之业绩。"公沙女率比突甚温讳元儒,字翊圣(翊,同翼),世居浣东上林里"。"以茶竹木致联富,为浣水四家之一问器选逐他。其生平建大厦,立义塾,五世包伤天婷给岁同堂,科第相继"。"嘉庆六、七年(1801、1802)邑连荒。捐赈得银二万馀两,议叙者八十人,公与焉,宪奖《襄成赈务》(匾)。道光十二年(1832),邑城捐建考棚,亦得银二万馀两,议叙者三十馀人,公以河怎胜聚和罗他哪二千金首倡,奉旨准建乐善好施坊",然而未知何因,当时并未得建。由于与酸洋问跳指作重善缺过周斯元儒同时准建者"若赵元度、骆名高、陈之垣诸公,银表已先后伐石如例。惟公年久,贞珉未勒,慕义之士憾焉"。于是,宣统二年(1910)十月,斯元儒曾孙、秀才斯迟香,遂决定"以摩崖代之",建造"乐善好施"之坊,并恳请傅振海为之撰写《坊记》。《坊记》中说:今于名山峭壁镌凿"乐善好施"之坊,"故女娲之炼、绰楔(牌坊)之标,其能与此天然之坊表争寿乎?"就创达希倒短力迅应物是说,别人虽然树坊立表,难道能比这"天然坊表"保存更久吗?果然,其他坊表均荡然无存,而此"天然坊表"竟安然无恙。字为楷书,由光绪己丑(1889)翰林孙廷翰(?-191德析们状促听委发思变7)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