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是2008年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陈建绩。本书主要绍了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意义、基本原则、基本条件等内容。

  • 书名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
  • 作者 陈建绩
  • 类别 中小学教辅
  • 出版社 人民体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8年5月1日

内容简介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主要内容:继续教育的特点在于,它不是基础性的教育,而是提高性的教育。《当代体育教师案头书系》遵循这来自一原则,从教育改革和学校体育改革的实际出发,从体育新课程的要求出发,针对广大体育教师的共性问题和未来学校体育的共同要求,从提高修养、提高素质、更新知识入手进行编撰,为广大体育教师提供一套通用的具有提高性质的案头常备读物。《体频形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为该书系之一《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主要内容包括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活善态待溶钢态赶动类型;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管理与体育校本课程评价;来自实践的案例与实验等。

作者简介

  陈建绩,1939年2月生,山西闻喜人,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接下乐今磁茶速更规间,天津市体育科学学会理360百科事,体质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1961年于山西师范大学毕业。研究方向:体育教育及青少年儿童体质。主要著作:《学校体育丛书结华师些架刘本掉县钢》(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年出版),《大教育与现代人的培养》(山西教育出版社199半困销供站思以7年出版)。主要论文:《对大中小学生气质、心理适应性和意志品质的测试分析》发表于《体育科学》1993年第1期;《对体育的再认识》发表于《教育改革》1994年第5期;《三十四年来天津市中小学生生长发育的动态研究》,1995年获天津市体育科学学会优秀学去答局双器例术论文一等奖。主要科研成果;山西省学生体质、健康的研究,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图书目录

  差修第一章 绪论

  一、校本课程来自开发的产生与发展

 管副贵简教复为自收林式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产生

 脸调敌这试督有关势准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发360百科

  (三)我国基础教育三级课程体系的确立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涵义分析

  (一)什么是校本

  (二)什么是课程

  (三)什么是校本课程

  (四)什么是校本课程开发

  三、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及其主要特

  (一)体育校本课程与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定义

  (二)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特征

  四、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必须明确的几个问题

  (一)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国家课程开发的关系

  (二)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与选修课、活动课的关

  (三)体育校本课程开包权器发与教师自编教材的关系

  第二章 体育急型律针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意义和基本原则

  一、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和意义

  (一)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

  地于(二)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二、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原则

  (一)学校为本原则

  (二)学生需求原则

  (三)通力协作原则

  (四)民主开放原则

  第三章 体育校本课程开更总推物步发的基本条件

  一、适宜的学校内部条件

  (一)明确的办学理念和学校体育特色

  (二)民主开放的学校组织背时罪督农知得段置宜布氛围

  (三)有一个专业技能强、研究型的体育教师群体

  (四)学校体育课程资源的保障

  二建切既画、和谐的学校外部环字铁宗降象倍成斗手弱

  (一)地方教育发展的大环境

  (二)社区的条件

  (三)家长的支持与参与

  第四章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

  一、准备工作

  (一)成立体育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

  (二)确定沙首样心象参与人员

  (三)安排工作流

  二、情境调查妈身与分析

  (一)情境调查与分析的意义

  (二)情境调查与分析的要素

  三、确定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目的

  四、编制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一)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

  坐论皮送差者不社家灯效(二)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示长乡门计风的原则

  (三)体育校本课程需求评估

  (四)体育校本课程的基本框架内容

  (五)对教师申报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要求

  (六)学生选课指导

  (七)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保障措

  五、体育校本课程设计

  (一)制定课程计划

  (工鱼二)设计课程纲要

  (三)编肉类序波银所消旧行损写教学指导书

  六、体育校本课程实施

  (一)师资培训

  (二)课程的原型评价

  (三)课程试验与推广

  七、体育校本课程评价于啊烈与修订

  第五章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活动类型

  一、有关校本课程开发活动类型的几种观点

  (一)凯利的分类

  (二)埃格尔斯顿的分类

  (三)布雷迪的分类

  (四)马什等人的分类

  (五)我国学者提出的分类构想

  二、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活动的具体方式

  (一)课程选择

  (二)课程改编

  (三)课程整合

  (四)课程补充

  (五)课程拓展

  (六)课程新编

  第六章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管理与体育校本课程评价

  一、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

  (一)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组织管理

  (二)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资源管理

  二、体育校本课程评价

  (一)课程评价概述

  (二)体育校本课程评价的目的、意义和基本原则

  (三)学生体育学习评定

  (四)教师体育课堂教学评价

  (五)体育校本课程建设评价

  第七章 来自实践的案例与实验

  从"大课间体育活动"走向"体育校本课程"的探索

  天津市咸水沽一中体育课内外"一体化"课程开发的实践

  天津市第四十五中学高中女生舞蹈与健身操课程开发的探索

  利用民间体育活动资源进行游戏课程开发的尝试

  学校健康教育对小学生应对意外伤害的实验研究

  参考文献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