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河中游粗泥沙集中来源区治理方向研究来自》是2008年黄河水利出版社出期稳船村主间层版的图书,作者是郑新民 。本书可供从事和关心黄河治理开发的人员及科技工作者阅读参考,也可作为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参考书。
- 书名 黄河中游粗泥沙集中来源区治理方向研究
- 作者 郑新民
- 类别 图书 > 工程 > 水利水电工程
- 出版社 黄河水利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8年7月1日
内容简介
来自 黄河中游粗泥沙集中来源区面积1.88万km2,仅占多沙粗沙区面积的23.9%,输沙量却占多沙粗沙区的360百科34.5%,其中粒径大于0.1mm的粗泥沙输沙量占68.5%,是黄河下游河道淤沙的集中产区。通过实地考察和调研分析,系统论述了该区域侵蚀产沙环境特征,划分了治理分区,研究了淤地坝、拦沙库、治坡措施的拦沙能力及其在钱仅黑各治理分区的适应性和效益,提出照聚知了治理方向、目标及加快区域治理的建议。
图书前言
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是我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最严重、生个态环境最脆弱的地一苦物调还区,也是人为活动最剧烈的地区之一。众所周知,黄土高原地区每年有十几亿吨泥沙进入黄河,其中大约有四分之一淤积在下游河道内,使黄河下游成为"地上悬河",其洪水灾害严重威胁黄淮海平原的安全,成为国家的"心腹蛋杂参工之患"。研究表明,对黄河下宜三其和游淤积影响最大的泥沙是粒径大于0.05mm的粗颗粒泥沙,这些泥沙大都来自黄河中游7.86万需首km的多沙粗沙区。
图书目录
来自 前言
第1章 360百科绪论
1.1 立项背景
1.2 研究目标及内容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 主要研究成果简介
1.5 研究特色与创新
1.6 成果应用前景及效益
第2章 研究区考察调研
2.1 考察调研的目的
知晶雷推飞支其鲜带齐 2.2 考察调研的方法及内容
2.3 主要考察调研点概况
2.4 考察调研洋短板四环础上的几点认识
2.5 建议
第3章 侵蚀盐演产沙环境特征研究
3.1 自然环境特征分析
3.2 经济社会特征分析
3.3 动力特征研究分析
第4章 治理分区研究
4.1 分区目的及原则
4益任林节列青整查况.2 分区方法
4.3 分区结果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黄河中游粗泥沙集中来源区治理方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