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王淑莹

王淑莹,女,毕业于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现哈尔滨工业大学)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现任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IWA国际水协会会员,环境工程学会会田认划伟我既员。

  • 中文名称 王淑莹
  • 国籍 中国
  • 职业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 毕业院校 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现哈尔滨工业大学)
  • 性别 女

主讲课程

研究生课程

  《污水生物处理的理论与应用》、来自《可持续发展论》等。

本科生课程

  《水质工程学》、《环境保护概论》、《水工程实验技术》等。

360百科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是污水生物处理,水处理教学与科研试验设备的获号培司展读研制和开发。

科研成果

  近年来正式发表论文五十余篇,其中第一作者二十几篇。完成科研项目十几项,目前正在进行的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路成阿就都金项目、北京市教委项目汽心冷、北京市科委项目、北京市自然假更科学基金项目等。主编出版专著三部。近五年主持或完成10余项省部级以上命职八没么种科研项目,包括"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来自点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360百科项项目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研究领域内重大项目;先后于;等。正式发表科研学术论文16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三大检索收录的论文50余篇,申影空传善考磁备怀技村请专利18项,获得教学专利授权6项。

教学成果

  主讲的课程主要有:环境保护概论、水质工程学、污水处理新技术着全项济高纸早升、可持续发展论等派东刘告种互变。主编专著与教材4部。2007年负责的课酸场苏移叫木肥程 "环境保护概论"获北京市精品课程和国家精品课程;2006年主编的 "环境导论"被评为北京市精品教材;2008年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伤酒主又记众承理这境01年获黑龙江省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07年所在团队获"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和国家级教学这合创回值标印刑对团队";主讲的"水质工程学"课程2005年获北京市精品课程;2006年获国家精品课程;2004年《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教学改革》获中国教育教学研究会论文评比一等奖。

所获荣誉

科研获奖

  1乙亮制良突却宪题995年黑龙江省环保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二名)

  1995年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三名)

  2002年获西晚军去均《中国给水排水》杂志优裂观滑历边夫秀论文一等奖(第一名)

  2003年获建设部华夏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七名)

  2003年、2008年及2010年3次获得华夏建设科学技术一等奖

  2003年国燃升论而则只武历属团际水协会(IWA)在韩国举办的国际会议最佳论文奖(第一名)

  2005年国家科固乱易交战才棉赵配论执技进步二等奖(第七名)

  2005年大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三名)

  2007年获黑龙江省自然科学二等奖

教学获奖

  2000年获得哈盟况国块厚尔滨工业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第一名);

  2001年获得黑龙江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第一名);

  2000年获得吴新九环境工程优秀教学奖(第一名);

  2005年主讲的《水质工程学》获得北京市精品课程(第二名)。

  2006年主讲的《水质工程学》获得国家精品课程(第二名)。

  2007年获北京市 "首都女职工创新之星"荣誉称号

主要论文

  1. 王淑莹,曾薇,董文艺,杜红,陈韬. SBR法短程硝化及过程控制研究. 中国给水排水,2002,18⑽:1-5陈韬,王淑莹,彭永臻,田文军. 常温下A/O工艺的短程硝化反硝化. 中国给水排水,2002,18⑿:5-8

  2. 王淑莹,高大文,彭永臻. SBR法处理高浓度豆制品废水的试验研究. 水处理技术,2002,28⑸:296-298。

  3. 曾薇,王淑莹,彭永臻,陈韬. 供氧方式对SBR法硝化过程控制的影响. 环境化学, 2002,21⑹:571-575

  4. 高大文,王淑莹,彭永臻,梁红. 温度变化对DO和ORP作为过程控制参数的影响.环境科学,2003,24⑴:63-69

  5. 崔有为,王淑莹,孔祥智,记立平,王海东. 活性污泥处理系统抗盐度冲击的能力.中国给水排水,2003,19⑾:12-15

  6. 马勇,王淑莹,王晓莲,彭永臻. A/O脱氮工艺的控制策略和应用性研究.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3,4⑽:18-22

  7. 崔有为,王淑莹,于德爽,祝贵兵,彭永臻. 以溶解氧作为SBR法处理含盐污水的计算机控制参数可行性研究. 给水排水,2003,29⑹:54-57

  8. 王淑莹,陈滢,付强,范彩安,甘一萍,彭登富,彭永臻. A/O脱氮工艺中污泥上浮的原因与控制. 给水排水,2003,29⑺:13-15

  9. 王淑莹,崔有为,于德爽,祝贵兵,王海东. 无机盐对活性污泥沉降性的影响.环境工程,2003,21⑸:7-9

  10. 马勇,王淑莹,王晓莲,彭永臻. 利用ActiveX技术开发城市给水排水管网信息管理系统. 测绘通报,2003,7:41-43

  11. 王淑莹,代晋国,李利生,顾华,彭永臻. 水环境中非点源污染的研究,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3,29⑷:486-490

  12. 代晋国,王淑莹,李利生,李勇智,武佃卫,杨忠山,彭永臻. 基于GIS的非点源污染的研究及应用. 安全与环境学报,2003,3⑹:36-39

  13. 李勇智,王淑莹,吴凡松,代晋国,彭永臻. 强化生物除磷体系中反硝化聚磷菌的选择与富集. 环境科学学报,2004,24⑴:45-49

  14. 宋学起,王淑莹,彭永臻,陈滢,吴凡松,李秀玮. 以氯化和时间控制实现亚硝化型硝化反硝化. 高技术通讯,2004,14⑴:95-99

  15. 陈滢,王淑莹,张艳萍等. 短程硝化在处理生活污水中的应用研究. 中国科技成果,2004,⑽:25-29

  16. 陈滢,王淑莹,彭永臻,宋学起,刘敏. 用实时控制SBR实现生活污水的短程硝化. 高技术通讯,2004,14⑷:83-88

  17. 王之晖,王淑莹,彭永臻,高春娣. 前置反硝化脱氮系统外加碳源在线控制基础.环境科学. 2004,25⑶:73-77

  18. 刘秀红、王淑莹、高大文、杨庆、吴凡松,短程硝化的实现、维持与过程控制的研究现状,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4,5⑿,7-12

  19. 王海东,王淑莹,张永利,崔有为. 厌氧-往复好氧组合式工业废水处理新工艺.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4,5⑻:49-52

  20. 崔有为,王淑莹,宋学起,王海东,祝归兵,彭永臻. Nacl盐度对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影响. 环境工程,2004,22⑴:19-21

  21. 王之晖,王淑莹,彭永臻,李勇智. 智能控制在污水生物处理系统中的应用.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4,5⑶:69-73

  22. 祝贵兵,王淑莹,李探微,王亚宜,伦中财,彭永臻. 采用污泥过滤进行固液分离的试验研究.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4,36⑹:739-743

  23. Wang S Y,Gao D W,Peng Y Z,Wang P,Yang Q. Nitrification-Denitrification via Nitrite for Nitrogen Removal from High Nitrogen Soybean Wastewater with On-Line Fuzzy Control. Water Science & Technology,2004,49(5-6): 121-127

  24. Wang S Y,Gao D W,Peng Y Z,Wang P,Yang Q. Alternating Shortcart Nitrification-Denitrificationfor Nitrogen Removal from Soybean Wastewater by SBR with Real-Time Contro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China.2004,16⑶:380-383

  25. Wang S Y,Li Y Z,Peng C Y,Peng Y Z. Nitrogen Removal from Pharmaceutical Manufacturing Wastewater with High Concentration of Ammonia and Free Ammonia via Partial 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Water Science & Technology 2004,50⑹: 31-36

  26. 王晓莲,王淑莹. 马勇,彭永臻,A2O工艺中反硝化除磷及过量曝气对生物除磷的影响, 化工学报,2005,56⑻:1565-1570

  27. 崔有为,王淑莹,朱岩等. 模糊控制强化生物除磷SBR系统的除磷过程. 高技术通讯,2005,15⑺,95-100

  28. 王亚宜,王淑莹,彭永臻.MLSS、PH及NO2--N对反硝化除磷的影响,中国给水排水,2005,21⑺:47-51

  29. 王淑莹,马勇,王晓莲,彭永臻. GIS在城市给水排水管网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5,37⑴:123-126

  30. 曾薇,王淑莹,彭永臻. SBR法好氧曝气时间的模糊控制. 水处理技术. 2005,31,⑴:65-68

  31. 王少坡,王淑莹,彭永臻,李勇智. 常温内源反硝化脱氮过程中pH和ORP变化规律.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5,6⑶:20-24

  32. 崔有为,王淑莹,甘湘庆,姜桂莲,李桂星,袁一星,生物处理含盐污水的盐抑制动力学,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5,6⑸:38-41

  33. 王海东,王淑莹,彭永臻,于德爽. UNITANK系统不同运行方式下污泥膨胀的特点与控制. 给水排水,2005,31⑶:37-39

  34. 王晓莲,王淑莹,彭永臻,进水C/P比对A2/O工艺性能的影响,化工学报,2005,56⑼,1765-1770

  35. 崔有为,王淑莹,朱岩,李桂星,甘湘庆,彭永臻,海水代用及其含盐污水的生物处理,工业水处理,2005,25⑽,1-5

  36. 王淑莹,王晓莲,李探微,新型高效厌氧反应器的研究与开发,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5,31⑹:608-612

  37. 王亚宜、王淑莹、彭永臻、祝贵兵、令云芳,污水有机碳源特征及温度对反硝化聚磷的影响,环境科学学报,2006,26⑵:186-192

  38. 王亚宜、王淑莹、彭永臻,反硝化除磷的生物化学代谢模型,中国给水排水,2006,22⑹:4-7

  39. 令云芳、王淑莹、王亚宜、王伟、彭永臻,A2N反硝化除磷脱氮工艺的影响因素分析,工业用水与废水,2006,37⑵:7-11

  40. 白璐、王淑莹、高守有,低曝气量与实时控制下的常温短程硝化研究,中国给水排水,2006,22⑼:30-33

  41. 马勇,王淑莹,曾薇,彭永臻,周利,A/O生物脱氮工艺处理生活污水中试(一)短程硝化反硝化的研究,环境科学学报,2006,26⑸:703-709,

  42. 王晓莲,王淑莹,王亚宜,彭永臻,强化A2/O工艺反硝化除磷性能的运行控制策略,环境科学学报,2006,26⑸:722-727

  43. 杨庆,王淑莹,杨岸明,郭建华,薄凤阳,彭永臻,基于三层网络的SBR法深度脱氮智能控制系统的中试研究,环境科学学报,2006,26⑸:745-750

  44. 白璐,王淑莹,彭永臻,高守有,低溶解氧条件下活性污泥沉降性的研究,工业水处理,2006,26⑸:54-56

  45. 王淑莹,梁秀荣,文洋,陈滢,甘一萍,氧化沟工艺中污泥膨胀原因的分析,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6,32⑷:347-351

  46. 王伟,王淑莹,王海东,令云芳,刘智波,连续流分段进水生物脱氮工艺控制要点及优化,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6,7⑽:83-87

  47. 郑淑文,王淑莹,张树军,彭永臻,两级UASB与好氧组合工艺处理城市生活垃圾渗滤液的启动运行,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6,7⑽:88-92

  48. 令云芳,王淑莹,王伟,王亚宜,厌氧段HRT对A2N工艺反硝化除磷脱氮效果的影响,水处理技术,2006,32⑽:44-47

专著教材

  主编的专著与教材--《水质工程实验技术》、《水科学与工程实验技术》分别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环境导论》作者:王淑莹,高春娣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水质工程实验技术与应用》作者:王淑莹,曾薇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王淑莹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