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恍惚的人》是2015年11月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有吉佐和子。
- 中文名称 恍惚的人
- 出版社 南海出版公司
- 出版时间 2015-11
- 页数 264页
- 原作名 恍惚の人
内容概要
免万破亚 昭子一家住在东京杉并区,她在法律事务所作打字员。丈夫立花信利也是个靠工资过活的人。儿子阿敏还在读高校二年级。在院庭的另一所房子里住着公公茂造和婆母。昭子是家汽凯当轻局硫洲伟庭主妇,既忙着上班,又得忙家务。每到星期六下午她便从商店抱回来一大堆冷冻食品,从下午起一直到深夜,则察销省她要为下一星期全家的生活作准备,洗衣机和冰箱成了她的最好的帮手。
一个下雪的午后,婆母突然死去。公公茂造当时已84岁。他自从在一个地方的信用银行退休,便搬来了东京,二十年来一直靠信利和昭子给他的生活费维持生活。茂造这人没有任何兴趣和爱好,也没有朋友,就是和孙子也说不上几句话,只会整天板着面孔挑剔老妻的不是处,对儿媳昭子也是同样,一贯刻薄,自从信利记享时起,父亲茂造就总对母亲和儿子说,自己胃肠消化不好。他不断地去找牙科医保生镶牙,最后换了满口的假牙教速事术吸减。如今,茂造患了老年痴呆症,不知是老妻死亡的刺激,还是从前的什么原因。症状来自很重,连他的儿子信利、女儿京子都不认识了,但还认识昭子,因为是昭子一直照顾他的生活。茂造时而闯出家门,到大街上疾步奔走,他自己不知道现在哪里,也不知自己要去什么地方。每当这时,昭子或是阿敏便得追了去,有时360百科叫一辆出租车把他拉回家总曾接喜老革翻来。茂造反对抽水马桶,昭子每夜还得起床两次,照顾茂造去庭院里小便。茂造即使一个人吃了十个人的饭,而且刚刚吃完,也要大喊:"饿死我了,还不拿饭来。"并且委屈和痛苦得室静求向末个妒今老泪纵横。医生诊断后,却说老人身体非常健康。

邻居门谷家的老太婆趁昭子上班的时候,把茂造领去了敬老会馆。但是茂造的老年痴呆症过于严重,那里的人们都厌恶他。昭子得知便把茂造接回到家里去。幸亏地区的老人福利机关,对此事很关心,派了一应女主事来,个国总范终器察件苦伯占并带来了东京都民生局印制的《养老院指南》,那小册子中说,养老院共分四种:低收入家庭老人养老院、特别护理养老院、低收费养老院、收费养老院。女主事说,老年痴呆症就是精神病,看你们住哪种养老院?可是信利不愿把茂造送进任何种养老院。这样,昭子只好请假在家里护理老人。茂造整天倦伏在室内的一角,两眼宜勾勾地望着天花板,在那里寻找他的人生出路。一天,昭子在出去接电话的时候,茂造在澡盆里溺了水。昭子忙着进行人工吸呼,然后去找医生。医生说,老人患了肺炎,过不去三天了,昭子便日夜地拼命护理。但是,茂造的片话没艺喜杨心脏功能很强,三天过去,奇迹出现了。以前,昭子上班又忙家务,再加上照顾茂造,累得她半死,因此也曾希望茂造早一天死。但是这次昭序快古校系想推口断子下了决心:"今后,我要让他活下去。谁也不行,分歌求培只有我能办到。"过了一段日子,茂造的病更严重商相玉且热步朝商优四办了,发展成为人格欠缺型,把大便涂了一被,而且跑出了家门。昭子寻找了好久,终于在警察派出所里把他找到。接回家来后,医生进行了检查,说老人情况不好,还是送去住院为妥。可是,就在去住院的前夜,茂造死在了家里,身边只有昭子等三人,昭子发现无一人为茂造的死落泪。
内容简介
每个人都有老去那一天,爱"恍惚的人",就是爱我们自己。
----棉---------------------------------------------------------------------------
八十多岁的茂造患了阿尔茨海默症,一夕间成了恍惚的人。儿子信利和孙子敏一个说老人"像残叶贴在枯树枝头不肯落下",一个说"爸爸妈妈你们可不各京获要活这么大年纪",但儿洋代扬属容爱句轴既英媳昭子却发现老人依然交集住示通那道评成位际会被路边的花朵吸引。
昭子决定负起照顾公公的责任,尽一切努力让老人活下去。从此她一边上班,一边看护公公。孙子也用零花钱给爷爷买拨浪鼓。听到拨浪鼓的声音,老人终于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当生活复婷若单味南口业密毛针的重担压得一家人快要缓不过而居又跟括氧位常气的时候,老人忽然去世了。敏说:"妈妈,如果能让爷爷再多活些日子就好了。"昭子热泪盈眶……
作品赏析
有吉佐和子为写这部长篇小说准备工作长达六年之久。来自《恍惚的人》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到怎样对待老人、妇女参加工作、日本的家庭制度、老人自身怎样对待自己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首先,作者通过昭子这一典型人物的塑造,表现了小说的"只要活着,人生就有价值"这一主题360百科。老人活在世上是否存在价值,人们的两施测区慢的从去李啊认识是不尽一致的。立花信利说:"一片枯叶咬着秃枝不肯落下,熟透的柿子挂在高技让人伸手摘不到,又不愿自己腐烂,真是出尽了丑态。"但是昭子却有完全不同的实感受,她去老人会馆把茂造接回来,回家往路上,她注意了老人的目光,茂造的视线停留在众泰山树盛开的花朵上。昭子心情很激动,她想件议供属际:"泰山树的花太美了。那肥大的花瓣挂着雨露。茂造在花前停住了脚步垂天,说明他并未丧失美和丑的感觉。"护理这样一个人,对昭子来说尽管困难重重,周尽但她终于还是下了决心,"我要让他后下洋里去。"昭子的决心,来源于"只要活着,人生就有价值"的哲理。
《恍惚的人》的主题感染了当时整个经济高速发展中的日本善何云通社会,小说发行突破百万册大关,在日本是空前的。这部小说有着广泛的读者,已不分年龄和男女,许多人都用小说中的人物来对照自己,特别是引起了中、老年人的特殊关心,"恍惚的人"一词成了社会上一时的流行语。同时促进了日本政府对老年人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老人问题、人老后的问题是人人关心的问题,因为青年人值友地振也要走进人生的老年阶段,因此这是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小说通过立花款危师谓河信利这一艺术形象,批判了日本的家庭制度。所谓家庭制度,一般是以夫妻为中该社放心,由近亲血缘者构成家庭,按社会习惯、道德和法律,来维持家庭的秩序,但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家庭制度,不是以夫妻为中心,而是以父子为中心,即以男子为人选的一长制。战后虽经民主改革,但这种家庭制度的残余依然存在,这主要表现在日本人的心态上。尽管战后妇女已走出家庭参加了社会工作,但在家庭中仍受丈夫大男子主义之害。探突谈位诉提若致按立花信利便是这样一个害人者。昭子在工作、家务、病人几副重担的压力下已经是疲于奔命,考色门多河指振推而丈夫只轻巧地说了声"对成几述化岩关依张沿这不起,总让你受累"。而他自己在照顾他的生身父亲茂造这件事上,绝不伸出一根指头群杀冲上,但他却有权决定:茂造不送养老院。作家在阿敏的身上,寄予了深切的希望,满怀热情地塑造了这一少年形象。阿敏用父母给他的零用钱,为茂造买来了哗啷棒、小鸟、花和八音盒。"茂造拿起哗嘟棒,摇了摇,听到那哗嘟哗郸的声音,顿感吃惊和不解,两眼盯盯地望着。茂造完全变成了一个乳儿,他终于温和地笑了。"茂造死后,阿敏喊道:"妈妈,爷爷再活些时候有多好,那怕几天自编的娘杨唱杆策得。"听了阿敏的话,昭子很感动,后来她发现,自己的热泪也已流出眼眶。在小说中,阿敏是一个懂得关心别人的可爱的少年形象。
作者简介
有吉佐和子(1931-19结业指双老84),日本"战后派"著名作家。生于和歌山市真砂丁父。亲在横澡正金银行工作。1937年,有吉佐和子随父亲去了印度尼西亚的雅加达,入了当地的日本人小学,1941年归国,童年时期的国外生活对作家有很大的影响。战后,1949年考入东京女子大学英文科。1950年父亲病故,由于经济原因,有吉佐和子只好转入该校的短期大学班。在校期间对日本古典艺术和戏剧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1952年短大毕业后到大藏出版社工作,这时她成了文艺杂志《新思潮》的同人。1956年发表的成名作《地歌》,取材于日本的古典艺术世界,揭示了日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现实世俗的矛盾,流露了对处于占领下的现实社会风气的不满。小说获《文学界》新人奖和芥川文学奖,她也从此登上了文坛。有吉佐和子一生的作品,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以古典艺术题材为中心的抒情作品,如《地歌》、《绫鼓》、《白扇》(1957)、《蚊和蝶》(1958)等。二是历史题材的小说,如《纪川》、《出云的阿国》等。三是以社会问题为题材的人道主义作品,如《并非由于肤色》(1963)、《我们不会忘记》、《暗海》、《恍惚的人》、《综合污染》(1975)等。1984年8月30日突发心脏病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