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教育与语言测试》是2007年学林出版社出版族的图书,作者是王玲玲。
- 书名 语文教育与语言测试
- 作者 王玲玲
- 出版社 学林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7年12月01日
- 页数 415 页
内容简介
《语文教育与语言测试》是作者对自己25年来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大学语言教学与研究、语言文字工候宪作管理的总结。全书主要从语文教育与语言测试这两个方面展开,分7个章节,来自对语文教育与语言测试作了介绍,具体包括语文规范与语文教育、语文规划建设、学校语文教育与社会语文教育、语言教学的现代教学手段、语言测试的心理学研究实践等。
图书目录
序言
绪论:语文教育与语言测试
第一节 语文论
一、20世纪:语文成为政治教育的工具
二、21世纪兵段界线眼:"语文"还须正本清源
三、语文具有本体和载体的双重属性
第二节 语文教育论
一、语文政策考量
二、"教育即生活"--语文教育回归自然
第三节 语言测试中的语文教育视野
一、语言观念的教育
二、普通话的实用价值、文化吃溶粉控左价值、审美价值观念
三、语言测试教育的观去散烟销点乙饭甚洲念
四、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全面规划
第一章 语文规范与语360百科文教育
第一节 语文规范与语文规范的推进
一、语文规范的历史演进
二、21世纪语言文字规范化的期许与这思路
三、汉字的规范化裂批逐谁吗格间它与标准化
四、汉字在各领域应用的规范和标准
第二节 当前语文教育现状与问题
一、语文教育的现状:教与学的本体迷失
二、语文教育的症结:现代教学模式的禁锢
第三节 推广普通话与语文校措含护逐现代化
一、语文现代化的内涵
二、推广普通话与语文现代化的关系
三、当前推普的基本格局
四、推普与语言观念的更新
五、语文现代化工作的初步实绩
第二章 语文规划建设
第一节 语文规划的目标与面临的问题
一、语文规划的内涵
二、语文规划的目标
三、语文规划中面临的问题
第二节 语文规划和语言生活
一、追求和谐的便情翻且右奏候香展波语言生活
二、语言文化的传承战略
第三节 语义规划的国际化
一、汉语的国际传播
二、汉语国际化的维护任务
三、汉语的国际化与中国的开放
四、人类语言的世界性合流不可避免
第四节 中国语文逐专的文化传播
一、"汉装语热"背景下的对外汉语教学与海外"华语"教学
二、海外华语传播成绩斐然
第三章 学校语文教育与社会语文教育
第一节 学校语文教育
一、语文智能教育观
二、职业语言技能的训练
三、《大学书法》文化素质养成教育
第二节 社会语文教育
一、语言文字的"成文规范"与"不成文规范"
二、以学校语文教育带动社会语文规范
三、语言保护与语言发展
第三节 学前教育的语言教学目标
一、幼儿园语言教学研究
二、幼儿语言能力培养
第四节 基础教育语文教读略现脱庆着坏的学的目标
一、语文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
二、语文学习方法论
三、语文教学的实践性探索
四、大学生文学素养的养成
五、大学生普通话学习的几个环节
第四章 领语言教学的现代教学手段
第一节 基于网络的普通技资因谈席明总官认话辅助教学系统
一、普通话辅助教学系统的构建
二、网络辅助教学系统的构成
第一节 普通话口语交际网络争导飞贵气仍纸学校的构建
一、普通话口语交际网络学校的构建理论
二、网络学校的口语交际教学设计思路
第五章 语言测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第一节 普通话测试的学理研究
一、普通话测试的基本理论体系
二、普通话测试的评分标准研究
第二节 普通话水平测试中的难点问题
一、完整地领会、掌握《大纲》内容
二、"发音能力"和"运用水平"是评分标准的关键
三、重视量化评分的地位
四、必须重视普通话测元么导由员一帝第春试中"朗读"的基调
五、普通话水平等级认定怀问题
六、语感与等级灯坐元抗排音负造改亲档次的对应关系
第三节 中介语理论与普通话测试
一、普通话测试与中介语理论
二、"目标参照"原则在普通话测试中的运用
古争对施海粉接史正零 第四节 HSK与汉语国际推广
一、HSK汉语水平测试及比较研究
二、HSK与汉语国际推广的经济、文化战略
第六章 语言测试的心理学研究实践
第一节 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心理学应用
一、普通话测试中的心理学课题
二、非测试因素与测试情境的影响
第二节 测试焦虑因素对应试人的干扰
一、焦虑倾向与测试焦虑的相关研究
二、减轻焦虑的行为矫正法
第七章 语言文字规范化的管理研究
第一节 语言文字的科研管理
一、"十一五"期间语言文字应用科研工作面临的形势
二、"十一五"期间语言文字应用科研的指导思想、思路和方向
第二节 普通话推广的组织管理
一、普通话测试的组织管理
二、普通话测试员队伍管理
第三节 汉字规范的管理研究
一、汉字规范管理政策
二、汉字应用水平测试
第四节 语言规划的前景与展望
一、建立全方位的语言测试体系
二、语言资源的珍惜、开发与利用
三、中国未来的语言格局
参考文献
附录一:江苏省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常见语音错误
附录二:普通话语音知识考试题(附答案)
附录三:教育部语用司"大学生语文能力"调研之一:在校大学生语言学习调查问卷
附录四:教育部语用司"大学生语文能力"调研之二:全国大学生汉语文应用能力调研试题卷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