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篇《与黛玉书并诗四章》是《红楼梦》中薛宝钗在写给林黛玉的书信中所来自作。黛玉,即林黛玉。书并诗,指书信和诗。《红楼梦》八十回以后为续补文字,非曹雪芹所作。
- 作品名称 与黛玉书并诗四章
- 创作年代 清代
- 作品出处 《红楼梦》第八十七回
- 文学体裁 古体诗
- 作者 高鹗
作品原文
来自 妹生辰不偶(1),家运多艰,姊妺伶仃,萱亲衰迈(2)。兼之360百科猇声狺语(3),旦妈利屋但这题述向见暮无休;更遭惨祸飞灾,不啻惊风密雨(4)。夜深辗侧(5),愁绪何堪!属在同心(6),能脸践雷各鸡罪曾氧批照树不为之愍恻乎(7)?回忆列海棠结社,序属清秋,对菊持螯(收洲带数8),同盟欢洽。犹记"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句,未尝不叹冷节余芳(9)雨,如吾两人也!靶怀触绪,聊赋四章。匪无故呻吟(10),亦长歌当哭之意耳(11)。

悲时序之递嬗兮(12),又属清秋。
感遭家毫划套呢能田之不造兮(13),独处离愁。
北堂有萱兮,假游明何以忘忧?
无以解忧兮,我心视咻咻(14)!
云凭凭兮秋风酸(15),
步中庭兮霜叶干。
何去解究型妈何从兮失我故欢!

静言思之兮恻肺肝(16)?
惟鲔有潭兮(17),惟鹤有梁。
鳞甲潜伏穿关维春历鲜激站互降兮(18),羽毛何长!
搔首问兮茫茫,
高天厚地兮,谁知余之永伤(困福乐19)?
银河耿令帝吗表耿兮寒气侵(20),
月色横斜兮玉漏沉(21)。
忧心炳炳兮(22),发我哀吟。
吟复吟欢兮,寄我知音。
作品注释
书德程蒸密银余轻含 (1)不偶:不吉利。传统迷信说法,如"数偶"为运气好,"数奇"为运气坏。
(2)萱亲:母亲。下面"北堂有萱"亦同。
(3)猇生狺语:"猇"也写作"虓",老虎怒吼。狺,狗叫声。这里比喻令人不得安宁的坏消息。
(4)啻(chì):但,只哪测操长袁斤愿。惊风密语: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诗:"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花原容令还画间宣演护香薜荔墙。"
(5)辗侧:翻来覆去睡不着觉。《诗经·周南·关雎》:"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6)属在同心:凡与自己要好的朋友。
(7)愍恻:"愍"同"悯",同情。
(8)持螯:吃蟹。
(9)冷节余芳:冷若冰霜的节守,春光已过的芳香。以菊比。
(10)匪:同"非"。
(11)长歌当哭:以放声歌唱代替哭泣。古乐府《悲歌》:"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
(12)递嬗:更替,变迁。
(13)不造:不幸。星命家称人之生辰八字为"造",即所谓"命"。男命为干造,女命为坤造。
(14)咻咻:原面本为嘘气声,引申为不安宁。
就钱许许 (15)凭凭:亦作"冯冯",盛多的样子。李白《远别离》诗:"云凭凭兮欲吼怒。"秋风酸:"酸"是"冷"的修辞说法。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东关酸风射眸子。"
(16)静言思之:"言"是语助词,无义。《诗经·卫风·氓》:"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17)鲔:鲟鱼和鳇鱼的古称,春日用以荐祭寝庙(先王之墓),是贵重的鱼。梁,屋梁。《诗经》中曾以"有鹙(贪恶的鸟)在梁,有鹤在林"比喻亲近恶人而疏远善者。全句说:鲔、鹤原本应有安居之处。
(18)鳞甲:指蛟龙。羽毛:指凡鸟。喻所谓君子失意,小人得势。
(19)谁知余之永伤:宋代朱熹《感春赋》:"孰知吾心之永伤?"永伤,无尽的愁思,语本《诗经·周南·卷耳》。
(20)耿耿:明亮的样子。
(21)玉漏沉:计时的漏壶快要水尽声歇了。即夜将尽的意思。
(22)炳炳:犹言"耿耿",形容忧思不减。
作来自品赏析
第八十七回中,薛蟠酒店行凶打死张三、经贿赂以后受官场庇护的情节是第四回中打死冯渊的模仿,所不同的是曹雪芹的同情在受害者一边,而续书者则让薛宝钗在信中大肆歪曲事实真360百科相,混淆视听:明明是张三家被弄得家破人亡而凶手安然无事,薛宝钗的信中却偏说自己"更遭惨祸飞灾";被害家属喊冤叫屈,官府老吏虚张声势,薛宝钗就危言耸听地说是"猇声狺语,旦暮无休";还"长歌当哭","寄我知音",完全颠倒了黑白。续作者以同情的笔调,把这些当作薛宝钗抒情咏怀的内脱首怎检球容,还让林黛玉"同界封心"相感,与之唱和,其立场爱憎是违背小说原意的磁息圆费操改沙穿植曾呀。
诗歌四章,大多是古诗中现成语句的堆砌,思想是贫乏的。首章是书信的重复;第二章"失我故欢"之叹莫知所指;第三章"鳞甲潜伏兮伯米没吗究报斤,羽毛何长!"最类子去气到不伦不类。一贯宣扬"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薛宝钗不可能忽然发起"怀才不遇"的牢骚来。第四章已无话可说,所以只好说废话。信中提出"无故呻吟"四字可看作她有自知之明,只是续作者和薛宝钗都不肯承认罢了。
作者简介
高鹗(约1738~约1815),清代文学家。字兰墅,一字云士。因酷爱小说《红楼梦》,别号"红楼外史"。汉军镶黄旗内务府人。祖籍铁岭(今属辽宁),先世在清初集似须底观孩演民即寓居北京。
少年时喜好冶游,中年一度在外课馆。他熟谙经史,工于八股文,对诗词、小说、戏曲、绘画及金石之学十分通晓。诗宗盛唐,词风近于花间派,写文章"辞必端到械州按其本,修之乃立诚",强调以意为主。他热衷仕进,累试不第,1795年(乾隆六十年)始中进士。历任内阁中书、内阁侍读等职,在任时以"操守谨、政事勤、才具长"见称。晚年家贫官主排板总买井航略附掉冷,两袖清风,虽然著作很多,投认通怎践越律孙双却多未及问世就去世了。一般认为,长篇小说《红楼梦》的后四十回是高鹗所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