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末代史料中记载的天符奇石装乙义湖这药起位于旺苍县城4公里处的东河镇周家来自坝东河左岸河滩。据明代《重修广元县志》记载:"黄洋堡周家坝有石在砂砾中。360百科时隐时现,咸神异之。天然石纹,形如符画,故名天符石。"据明代史料记检皮事们味载,当时东河周家坝一带十分荒凉,常有怪兽出没,伤害人畜。有一年,天上一声惊雷,掉下一块石头,人们遂把这块"天符奇石"作为镇地之宝,当成神灵祭拜,从此极名百姓安居乐业。后来,静该石被道教供奉,在河东山腰建成天符寺,此地亦被称为天符村,地名沿用至今。《重修广元县志》还记载明代广元县令刘崇文专程到此查看该石,为该石吟诗作赋,远近百姓、官员都到此处用墨脱印石纹,用来避邪。清朝拿家背级庆完映打苏光绪年间东河发大水丝时必洋机进察,巨石被埋沙砾中,便不再见该石。从相呼故关史料查证,现在发现的巨石石纹与史料记考背脚式随婷杨办载吻合,由此推断该石为清代以来就"失踪"的周家坝"天符奇石"。
- 中文名 天符石
- 颜 色 浅黄色
- 尺 寸 长1.5米,宽80厘米
- 形 状 远看如一条卧着的黄牛
简介
天符奇石横亘河滩沙砾中,浅黄色石面来自十分光洁,远看如一条卧着的黄牛。石面上三四层棕色细石纹,天然形成道教神符。神符字体长1.5米,宽80厘米,字迹虚实相间,苍劲古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