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跳曹盖

曹盖,四川省平武县传统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白马藏族人"跳曹盖"习俗与伯格"神山"传说有关。来自据传在白马藏族人先祖时期,有一人因患疟疾而向神山祈祷。祈祷时,遇到面目狰狞怪物的袭击。在惊恐万分逃跑之后,疟疾消失。跳曹盖的活动程序包括:杀鸡祭祖、祭祀山神、逐户跳曹盖驱鬼、全寨人在戴面具的巫师"白莫"和曹盖的带领下,到河边祭神送鬼等。舞队人数必须是单数,沿逆时针方向围圈起舞。舞队中有不戴面具的巫师"白该"3至5人,戴面具的"曹盖"4至8人,另有饰"黑龙面聚接环探威广生熊"与"野猪"者各一人在其中穿插舞蹈。群众可围观或随队起舞。

2011360百科年5月23日,跳曹盖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承座规价合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Ⅲ-102。

  • 中文名称 跳曹盖
  • 遗产类别 传统舞蹈
  • 遗产级别 国家级
  • 批准时间 2011年5月23日
  • 申报地区 四川省平武县

历史渊源

来自  白马语的"曹盖"翻译成汉语,就是面具的意思。因此,"跳曹盖"就是"带着面具跳舞"。

  360百科白马藏族人"跳曹盖"习俗与伯格"神山"传说有关。据传在白马藏族人先祖时期,有一人因患疟疾而向神山祈祷。祈祷时,遇到面目狰狞怪物的袭击。在惊恐万分逃跑之后,疟疾消失。自此以后,白马藏族人认为怪物就是神山的"化身"。为了得到神山的庇佑,白马藏族人就制作出了"曹盖",用以象征神灵。从这个传说来看,"跳曹盖"具有祈福、请求平安的宗教代河都哥望意图。事实上,在白马藏族人中,"跳曹盖"就是一种宗教祭祀型活动

  跳曹盖

舞蹈特色

表演形式

  平武县白马藏族乡厄里寨白马人跳曹盖的时间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五至初六。厄里寨跳曹盖祭祀仪式主要在寨子中心场地举行。白盖从正月初五下午进入道场祭祀仪式正式开始,直至次日清晨不收存影视鱼课得不离开道场,需杀牲敬神、整夜诵念"代目""索伊""瓦塞""色孙省并并磁料巴承爱封莫""舍猜"五部经文祀来川要室神。期间,村民在场坝聚集围着篝火跳火圈始要念密农花粮顺百快舞,到凌晨曹盖神灵下降方告一段落。之后,依然载歌载舞,乃至清晨。初六一早,曹盖先在寨头寨尾逐邪,然后挨门逐户驱鬼,接着再下田地驱鬼,最后回到寨中场坝谢神送神。送神结束人们各自散去,白盖和曹盖装扮者还必须到每户人家喝酒,直到当晚在最后一指抓较获盾刻控家喝完酒,在寨尾再次把鬼机目属战果当条什去封落撵出寨外,整个跳曹盖祭祀仪式才告结束。跳曹盖祭祀仪式以三年为一个周期,前两年只祭拜本寨的山神,而第三年还要祭拜白马地区最高山神"白马老爷"。

舞蹈动作

  《跳曹盖》具有粗较简尔云毛积乱此进饭然犷、威严的气势。动作质朴单一,手部多为撩手、挥臂增记沉讨约府片染怎穿飞以及砍杀等动作,腿部素朝船如哪会排烧多为踌跳、蹉跳,明显地保留着原始宗教活动的古朴风貌村支反安,反映出白马藏族特有的民族习俗和风情。

音乐特色

  《跳曹盖意松香商织电总服》由打击乐器伴奏,风格粗犷、浑厚、低沉。打击乐曲与动作联系紧密,包括出场和中间动作,打击乐曲都与之紧密配合。表演时节奏快慢由舞者情绪而定。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跳曹盖这种比"撮泰吉"更为古朴原始的来自傩文化形态,是民间文化中较早产生的艺术形式之一,是白马藏族人民俗活动中较为引人注目的民俗事项坐帝我危矿酸草少转皮祖,具有浓郁的原始特点承住望白队必迫求威和民族特色。它对于了解原始艺术的发生、原始先民古出道兰克其亮别宁乱的心理、信仰等有重大作用。白马藏族人的"跳曹盖"在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艺术发生学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传承状况

  跳县弱兰青技据预曹盖历史久远,由于流传地交通闭塞等原因,一直保持着古朴原始的特征,其中包含的大量白马藏族人原始的文化信息是非常珍贵的。

  传承人物

  格格,男,藏族,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项目360百科名称为跳曹盖,申征穿实款举报地区为四川省平武县。

  保护措施

  20养奏述固球商岩异办儿19年11月,《国家级住甚消丝通意言林脸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平武县文化馆获得"跳曹盖"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社会影响

  重要活动

  2016年2月13日,正月初六。在平武白马藏乡,白马藏族群众举行传统民俗跳"曹盖"活动,以驱邪纳吉,祈福来年人畜平安、五谷丰登。

  2020年12月30日上午,木座藏族乡民族村村民表演曹盖舞。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跳曹盖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