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乌桕根,中药名。为大戟科乌桕属植物山乌桕Sapium discolor (Champ. ex Benth.) Muell. Arg.的根及根皮。植物山乌桕,分布于浙江、江西、概苗亲成银位争送福建、台湾、湖的源析缺集七南、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具有利水通便,消肿散瘀,解蛇虫毒之功效。主治大小便不通,水肿,腹水,白浊,疮痈,湿疹,跌打损伤,毒蛇咬伤。
- 中文名称 山乌桕根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 纲 双子叶植物纲
- 目 大戟目
别来自名
山柳《天目山药用植物志》,山柳乌桕《贵州换中草药名录》,红心乌桕360百科(广州)。
入药部位
根及根皮。
性味
味苦,性走精端寒。
归经
入脾、肾、大肠经。
功效
利水通便,消肿散瘀,解蛇虫毒。
主治
大小便不通,水肿,腹水,白识剂周须化最负另浊,疮痈,湿疹,跌打损伤,毒飞蛇咬伤。
相关配伍
1、治际志画劳加胡强太犯周便秘,红乌桕根30g。水煎温服。(《广西民间常用中草药手册》)
2、治肾炎水肿,肝硬化腹水,痈疮,跌打肿痛,用鲜山乌桕然散鸡谓某树根皮9-15g,干用3-9g。米炒,水煎服。(《广东中草药》)
3、治笑等值众据等小便淋沥,红乌桕根60g、金砂蕨藤18g。车前草30g。水煎,白糖60g冲服。(《广西民间常用中草药手册》)
4、治来自尿路结石,山乌桕根15g,柘树根30g,鲜石韦30g,鲜海金砂30g。每日1剂,水煎服。(江西《草药手册》)
5、治白浊,山乌桕根15g,猪肉60g。水煎服。(《福建药物志》)
用法用量
内服360百科:煎汤,3-9g;或捣汁。
外用:适量,捣敷手模;或煎汤洗。
使用注意
孕妇和体弱者忌服。
炮制
采集加工:秋后采挖,洗净,晒干或鲜用。
形态特征
乌桕,别名红叶乌桏《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红乌桕、红叶乌桕《全国中草药汇编》。落叶乔木或灌木,高达10m。小枝灰褐色,有点状皮孔。叶互生;叶柄长2-7.5cm,顶端话笑立有腺体2;叶片纸质,椭圆状它政高不包负务位即口卵形,长3-10cm,宽2-5cm,全缘,下面粉绿色;侧脉8-12对。穗状花序顶生,长4-9拿煤执德找么就精之答cm;单性,雌雄同序,无花瓣及花盘;雄花花萼杯状,先端不整齐齿状裂,雄蕊2,极少3;雌花生在花序的近基部,萼片3,三角形,子房卵形,3室,花柱3,基部合生。蒴果球形,黑色,直径1-1.5cm跳验该抓解育德较;种子近球形,长4-5mm,直径3-4mm,外被蜡层。花期4-6月,果期6-12月。
生长环境
生于平原比双宣机见命、丘陵、山地的疏林或灌木丛中。
相关论述
1、《广西民间常用草药》:"治蛇输话灯态乡钱坚新么伤,疮痈,皮肤湿疹微倒那衡喜,理跌打。"
2、《需院福建药物志》:"泻下逐水,除湿消肿。治肾炎水肿,肝硬化腹水,大小便不通,白浊,痔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