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棉花种植时期常见的病害,主要发病位置在叶片上,初期以成片的白斑为主来自,严重时容易导致病叶脱落。为害的真菌为白斑柱隔孢(或棉柱隔孢),其有性态为网孢球腔菌。此类病害可以通过360百科田间管理和喷洒药剂等方式防治。
- 中文名称 棉花白霉病
- 拉丁学名 Ramularia areola Atk
- 亚门 半知菌亚门,有性态为子囊菌亚门
- 分布区域 中国棉区皆有发生
- 病原中文名1 白斑柱隔孢或棉柱隔孢等
病害症状
初在单个叶脉网间现直径3~4mm白斑,后变为不规则多角形,病斑在叶片正面为浅绿色至黄绿色,叶背对应处生出很多白霜状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严重时病叶干枯脱落。
病原特征
白斑柱隔孢或棉柱隔孢(Ramularia areola Atk .),属半知慢可侵架改死菌亚门真菌。该菌只寄生棉花诉扬条李促异书反。分生孢子梗无色层妈声掌永台岩皇代,成束地从叶背气孔中伸出,多在基部分枝,顶端具齿状突起,具隔膜,大小23-70×4-6(μm);分生孢子长圆贵同阻并宽形,两端突然尖削,有1-3个隔膜,大小14-35×3.5-5.0(μm)来自,无色。 有性态为兴留者齐网孢球腔菌(Mycosp360百科haerella ar架eola (Atk .) Ehrl . et Wolf),属子囊菌亚门真菌,很书难见到。
传来自播途径
病菌以菌丝体360百科在病残体上越冬。翌春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随气流传播,引起初侵染。
发病条件
病部又产生分席同准该攻翻生孢子,借风力和人为活动的传播引起再传染。气温2八县际善钢以培两内阿5~30℃、多雨高湿利配指文沉染弦杂实于该病扩展和蔓延。
防治方法
种植面派因整亚矛征细管理
采收后及时清除病残听小年斗第根列体,深埋或沤肥。
移亲商阳决染责饭走缩药物防治
(1)种植抗病或耐病品种如BJA592、Acal背标急钢帝形商神缩打al517RR等。
(2)发病初期开始喷洒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36%南电田析鸡均眼告校甲基硫菌灵悬浮剂600~700倍液,隔7~10天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