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中国非织造布产业名城

仙桃市是全国首个"中屋几国非织造布产来自业名城"。2013年1正烧广西何才较2月20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向仙桃市授予这一称号。

仙桃非织造产业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已形成集产品开发、原料生产、制品加院的开眼燃工、辅料配套、物矿某夜报流运输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集群,从业人员已达9.6万人,年产非织造布19.3万吨,年加工制品60万吨,产品涉及建筑、医疗、日用、环保、航空航天等32类135个品种。2012年,全市非织造产业实现产值198亿元。

仙桃市长周文霞称,非织造产业带动了仙桃工业的发展,壮大了产业集群,催生了民营经济的繁荣。仙360百科桃力争再通过3到地她5年的努力,形成1个核心工业城、80个集中工业小区、3000家企业、400家规模以上企业、500亿元产值买结助的非织造产业集群 。

  • 中文名称 中国非织造布产业名城
  • 地点 仙桃市
  • 授予机构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
  • 地位 亚洲唯一的体操之乡

  概况

  仙桃,亚洲唯一的体操之乡、全国卫生城富次尼排源集纸你孩冷界市、全国科技先进市、中国首个食品产业名城……来自如今,仙桃又多了一块响亮的称号-中国非织造布产业名城。12月20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在杭州萧山授予仙桃全国首个"中360百科国非织造布产业名城"称号。

  仙桃的非织造产业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目前已形成集产品开发、原料生产、制品加工、辅料配套、物流运输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集群,从业人员已达9.6万人,年产非织造布19.3万吨,年加工制品60万吨,产品涉及建筑、医疗、日用、环保易附斗使、航空航天等32类135个品种。201饭优列数组并及各叫创2年,全市非织造产业实现产值198亿元。

  当我们阅览仙桃市非织造布产业发展史卷的时候,看到的是那里的政府,那里的老板,那里的企业在打造中国非织造布产业名城的实践中,圆只身高社危传从迎难而上、百折不挠的创业之史,奋斗之史。

  危中觅机逆风起跳即雨诉滑灯速宁支产业兴

  仙桃市的非织造布产适无蛋局个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20年,主要抓住了非织造布文合土量统国际市场需求急增的市场先阻自立手般机,把握住了非典、甲流爆发之机,推动产业发展进入大规模扩张的快车道和把握到国际金融危机,深入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等重大发展机遇。

  近20年,仙桃大力推进产业链条、延笑阳叶无夜速行期盟件磁伸,形成了集产品开发、原料开发、制品加工、辅料配套,物流运输于一体的产业链条,实现了产业链条由单一制品向宽整链条的转变。积极支持企业与高等院即析范决言突层击校、科研院校开展科技联姻,研发新技术、新产品批星医万延材渐受,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这是仙桃市在扶持企业发展中的一大力作。目前,仙桃市非织造布高端制品比重达到50%以上,实现了产品档次由低端制品向高端制品的转变。同时,仙桃市还引导企业引进新设备、研发新技术、改进新工艺,全市30多 家 非 织 造 布 企 业 目训已直通 过 了ISO9002、CE、N95认证,一批企业新建了10万苗断跳植练级无菌车间,产业技术留逐规川明吗装备水平已处于国国视水观内政即住责耐内领先水平,实现了生产工艺由手工生产向机械加工转变。仙桃市引进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实现了企业管理由家族管理向现代管理的转变。

  2012年,仙桃非织造布产业产值约占全国总产值18%,非织造布产量和制品产量占全国份额均超过10%。目前全市工商注册的非织造布及制品企业共603家,占全国12%,另外据摸底,全市还有未在工商部门注册的、从业人员在20-30人的个体户非织造布制品工厂1000多家,每年全市非织造布产业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0多家,新注册企业近100家。该市形成了以"中国非织造布名镇"-省级彭场非织造布工业园为核心的产业园区,辐射、带动全市以集镇为依托的41个非织造布工业小区同步发展。彭场产业核心区域建成面积超过10000亩,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在为产业发展提供优良环境的同时,更创建了"产业兴镇"示范典型,带动了全市新型城镇化建设。

  目前,该市非织造布产品已由简单的劳保用品发展到家庭日用、医用防护、土木建筑、航天航空等32大类135个品种,形成了集装备制造、原料生产、制品加工、辅料生产、包装印刷、物流运输、研发检测、交易市场、人才培训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条,产业软、硬件同步发展,国内、国外两大市场同步跟进。

  扶优培强 龙头企业"唱主角"

  "河有源头水才清。企业乘势而上需要政府持续给力;企业爬坡过坎更需要我们添柴加薪。"仙桃市委书记冯云乔说,一直以来,仙桃市委、市政府都在创造良好环境,主动为企业破解融资、用工、供电、引智等难题,促进非织造产业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着力扶优培强,一批产业龙头不断壮大。大龙头带动大发展。该市坚定不移实施大企业战略,以龙头企业支撑和引领非织造产业加快发展。一是推动现有优势企业扩规发展,将企业扩规改造与招引企业同等对待,支持新发塑料等一批骨干企业加快提档升级。目前,新发塑料已成为全国非织造布年产量超万吨的十二家企业之一,年产非织造布3万吨。二是着力引进具有带动作用的大企业、大项目,相继引进台湾欣意特种无纺布、山东德州土工布等一批优质项目落户,以优质增量扩总量、调结构、促转型。三是成功推动央企中国恒天集团与仙桃嘉华塑料实现战略重组,重组后的恒天嘉华迅速成为仙桃市非织造产业的领头羊,该企业年产各种复合布2.3万吨,拥有全亚洲第一条莱芬双组份非织造布生产线。目前,该公司又新征地500亩,拟在3年内,投资15亿元,建成全球最大的非织造布生产设备制造、最大的水刺非织造布生产基地。为了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仙桃市建成国家级非织造布生产力促进中心、省级非织造布检验中心与非织造布新材料研发中心三大科研技术平台,服务产业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以及行业质量标准制定;引进仓储物流、会展中心与交易市场等新型服务平台,服务相关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同时,他们成立非织造布行业协会,规范和指导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实现了企业间良性竞争、抱团发展、合作共赢的好格局。去年,在国际市场需求疲软的环境下,该市非织造布企业在协会统一引领下,产业产值不降反增,出口逆势增长26.5%。

  转型升级 争夺国际"话语权"

  全球非织造布产业看中国,中国看仙桃。据权威统计数字显示,2012年,中国的非织造布产量占世界的10.2%,仙桃占中国的18%。仙桃市的非织造布产业市场被誉为国际非织造布产业的晴雨表,在国际市场拥有掷地铿锵的"话语权"。

  新发塑料公司是仙桃市非织造布产业的创始者和引领者。"我们仅中岭园区的6个车间的600号人,每天可做12万件,每天走货也是10多万件。"新发公司董事长付立新说,"产品全部出口美国,今年签订的订单够忙一整年的。"

  早在2010年,仙桃市非织造布产业突破100亿元大关,而当时国际金融危机蔓延,不少企业提前"冬眠"。

  面对逆境,仙桃市非织造布产业集群选择了突围,两年内,一大批作坊式的企业进入兼并淘汰之列,规模企业走向转型升级之路。新发、裕民等行业龙头一马当先。新发公司投入1.2亿元新上4条高档非织造布生产线,产品重心从低端产品转向医用制品等高端产品。

  2012年5月,华泰集团、兆基实业进驻,为仙桃的非织造布产业集群带来11.5亿元的注资。其中,华泰与仙桃市彭场镇合作兴建无纺布产业园、无纺布仓储物流会展中心,兆基实业在彭场工业园兴建中国无纺布物流交易中心。

  同年底,央企中国恒天集团入驻彭场,与仙桃市嘉华塑料制品有限公司出资组建恒天嘉华非织造有限公司,开建总投资5亿元的世界高端无纺布产业示范园。

  转型意味着什么?从低成本、低附加值到科技化、高附加值的嬗变,如今的彭场无纺布产业已初步形成了集产品开发、原料生产、制品加工、辅料配套、物流运输为一体的完整产业体系。普通制品向高端制品转变、普通车间向无菌车间转变、手工加工向机械加工转变,带动了产业水平大幅提升。

  2013年底,仙桃市无纺布产业主要企业医疗制品比重达到80%,各类中高端制品比重达到50%。

  在产业链不断迈向高端的同时,企业在自主品牌打造、重拾自营能力和定价权上也迎来可贵的觉醒。截至目前,仙桃已有25家规模企业成功实现自营出口,这喻示着这里的无纺布在国际上拥有着更多的"话语权"。

  外国公司和各地企业频繁上门寻求合作:山东德州东方股份投资3亿元建厂彭场弥补业内空白-即将上马用于工程建设的土工布项目;无纺布领域的世界权威德国莱芬豪舍公司已经和恒天嘉华签约,拟在彭场建起全球第一条莱芬纺融复合无纺布生产线。

  和无纺布产业国际巨头一道拥有话语权,巩固已经拥有的无纺布出口定价权……这一愿景正在成为现实。

  改革创新 产业集群大崛起

  改革创新是产业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仙桃市非织造产业的发展历程就是一部改革创新的历史。

  20年来,通过公有转民营,激发企业活力,造就了以新发塑料为代表的产业龙头,带动了仙桃非织造产业向高端领域的迈进。目前,全市非织造产业取得国家专利29项,依托产学研平台与武纺等院校签订技术转让合同57项,38家企业及产品分别通过ISO9002、CE、N95、FDA等认证,全行业在企业管理、技术研发、生产能力、装备水平、科技含量、质量性能、产业结构上都有较大的提升,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

  在2013年产业发展计划中,仙桃以企业为依托,努力建成两个基地、三个中心,即全国最大的非织造布制品生产基地、出口基地,及物流交易中心、检测中心、研发中心。并力争用五年时间实现以下目标:

  -新增非织造布企业100家以上,总数达到330以上,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00家以上。

  -非织造布产业产销规模突破200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产销规模达到10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

  -非织造布产业集群自营出口力争突破3亿美元,年均增长20%以上。

  -非织造布产业集群企业年上缴税收力争突破3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吸纳就业突破7万人。

  -培育1家销售收入过10亿元、5家销售收入过5亿元、20家销售收入过亿元的骨干企业群体;引进1家销售过10亿、2家销售过5亿的非织造布原料生产企业;培育新发、宏祥两家公司成为上市后备企业;建成国家非织造布生产力促进中心。

  坚持"四个"并重,全面加快非织造产业发展步伐。坚持发展非织造布制品加工与发展非织造布原辅材料生产并重。力争在3-5年内,使非织造布原料生产能力突破50万吨,非织造布制品年加工能力达到70万吨,基本形成与制品加工相配套的完整产业链条;坚持培育引进非织造布制品加工企业、非织造布原料生产和机械生产企业并重。力争引进3家以上世界非织造布原料生产50强企业,全市非织造布原料生产线达到50条以上;坚持规模扩张与改造升级并重。力争创建3个以上有影响的品牌,非织造布制品自营出口量达到50%,高端非织造布制品占比达到60%以上;坚持开拓国外市场与开拓国内市场并重。引导非织造布企业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加强与国内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对接,大力发展土工布等产业用布。

  仙桃市市长周文霞介绍,非织造产业带动了仙桃工业的发展,壮大了产业集群,催生了民营经济的繁荣。仙桃力争再通过3到5年的努力,形成1个核心工业城、80个集中工业小区、3000家企业、400家规模以上企业、500亿元产值的非织造产业集群。

  行走仙桃,政府信心满满,老板豪气冲天。一个无惧世界风云变幻的产业集群,正在仙桃崛起 。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中国非织造布产业名城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