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监管:理论与实证》是2008低触系牛此头待年6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较海格甲是刘仁伍。
- 书名 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监管:理论与实证
- 作者 刘仁伍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8年6月1日
- 页数 358 页
内容简介
本书从国际资本流动理论分析出发,运用博弈论、信息经济学等现代经济学最新分析工具探讨了国际资本流动及监管背后的本质规律,构建了国际比但短期资本流动监管的理论模型;在借鉴发来自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不同短期资本流动监管政策实践的基360百科础上,对中国国际资本流动监管政策体系的现状与有效性进行了系统回顾与评价,提出了"动态均衡管理"的监管理念,并对完善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监管体系和监测系统提出了具体建议。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国际短期资本的概念界定
联航严规执 一 以时间为标准的定义
二 以投资动机为标准的定义
三 以流动性为标准的定义
四 本研究对国际短期资本的界定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 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的动因与脆弱性
二 国际资本流动第管制理论与实践评述
三 对短期资本流动与资本管制研究的简单评价
第四节 结构安排与内物很红压责内投这盐今容创新
一 研究思路与方法
二 本研究的结构安排、主要内容与创新或采唱之处
三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本部分参考文献
第二章 国际短期资本流动与资本管制: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第一节 三代货压区币危机理论的回顾与评价
一 第一代货币危机理论模型:固定汇率制与宏观政策的冲突
二 第二代货币危机理论模型:政府的相机抉择与预期
三 第三代货币危机理论模型
第二节 短触带预始至触沿区马均诗期资本流动与"双危机"的传导:一个理论扩展
一 "资本流动-双危机"扩展模型
二 "资本流动-双危机"扩展许顾司状北现山模型的条件分析
三 "资本流动-双危机"扩展模型的实证检验和参再活术数估计
四 基本结论:国际资本染仅害找快运提践流动期限较短易触发"双危机"
围倍者响 第三节 资本管制与危机防范:"双危机"扩展模型的拓航住转欢料应频立展
一 资本管制模型的基本框架
二 模型求解
三 减轻资本管制变量的影响模拟
宁报的问粉航酸贵轮小 四 基本结论:预防投资者类型的转变或投资者信心的变化是关键
第四节 资本管制的成本-收益分析框架
一 资本管制的潜在收益-成本比较
二 影响资本管制成本收益的因素
三 基本结论:资本管制并不是一种最优选择
说息题诉世轴 本章小结
本部分参考文良奏右效月环献
第三章 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监管的国际实践
第一节 短期资本流动监管的历史演变
一 保发述列督短期资本流动监管的总体放松趋势
二 个别国家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监管趋紧
三 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的新形式(主权财富基金)增加了监管难度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对短期资本流动的监管:以智利和 马来西亚为例
一 智利的短期资本流入监管
二 马来西亚的短期资本流入和流出监管
第三节 发达国家对短期资本流动的监管:以美国为例
一 美国国际资本流动监管政策的演变
二 美国放松资本管制的收得钟边然额举外她周终杨益分析
三 放松管制与美元国际化的收益
四 美国获取收益的条件分析
五 美国放松资本管制的启示
本章小结
本部分参考文献
第四章 我国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的实证分析
第五章 我国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监管:现状与问题
第六章 我国短期资本流动的动态平衡管理
第七章 基于BP网络的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监测预警信息系统
后记
作者简介
刘仁伍,男,1955年生于吉林。经济学博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现任中国人民银刑夜立河曲厂久月脚行海口中心支行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海南省分局局长,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多所大学兼职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货币政策与宏观调控、金融风险防范与处置,以及农村金融。目前,已经出版亮非提迫诗华天女联抗引《新农村建设中的金融问题》、《沉金融稳定:机理与评价》、《东南亚经济运行报告(2006)》、《金融监管前沿问题》,以及《区域金融结构研究》等著作7部;在《金融研究》、《中国金融》,以及《银行家》等学术期刊上发表《结构失衡下的宏观调控》、《反外贸失衡的金融政策》等论文数十篇。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监管:理论与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