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世纪电视人生存手册》是2008年9月的图书,作者是栾轶玫。
- 中文名 21世纪电视人生存手册
- 定价 32元
- 作者 栾轶玫
- 出版时间 2008-9-28
- 装帧 平装
图来自书简介
这是一本内容全面、资料丰富、兼具实用性和学术性的小型百科全书式的待宜积负工具书。不管是对于媒体和新闻专业的学生,还是对于那些计划将媒体工作当作自己职业生涯的人和杂志从业人员来说,本书都是必备书。它对杂志编辑和记者的各项工作进行了清晰的介绍,其内容360百科涵盖了当今杂志业所涉及的从行怕产业结构、业务流助间端处拉坐宪回创背程到从业技巧等多方面的业务信息,有云乙拉识取深助于读者深入理解杂志工作犯至画被的各个环节和总体情况。
前言
在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后,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通称省界友展说乎继耐结论,就是电视在21世纪初依然发挥着巨大的影响,说它是第一媒体也不为过。在20世纪末,当新媒体汹涌澎湃地发展时,很多电视人开始担心自己的命运,换句话说,就是电视还能火多久?是否会很快被新媒体取代?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新媒体的视频将会成为电视的未来。这能厚次交题但够说明电视行业正在衰落吗?或许我们不需要这么悲观,我们不妨从更加积极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在视觉传播时普早斗另黄浓代,视觉的观念可能正在取代电视的观念,也就是说,视觉将有可能无处不在,不一定局限在电视机的范围内。如果这种看法能够成立的话,鲁我那就意味着电视行业方兴未艾,电视生产的方式将有可能自然地转化为视觉生产的方式,视觉创造力汉究液便镇型数课它将会成为我们人类的基本能力之一,如同我们在信息时代必须拥有资讯处理能力,而在过去,这种能力更多表现在文字表现能力,而在未来,视觉表现力将有可能占据主导地位。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我很高兴看到《21世纪电视人生存手册》的中译本,这本书是《21世纪传媒业者书系》丛书的第一本,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和国内通行的手册写法不同,英国人的写作方式是实科济布升决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既有英国人的严谨,又不失英伦的风趣,全书看起来没有手册常有的枯燥,文笔流畅。我们过去对美国的情况了解的比较多,这报银有须斗跳留帝复倒本书让我们对另外一个电视大国英国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
我注意到,在这本书中有关于电视学的理论的提法,在中国,电视学的提法并不是今天突然冒出来的,1993年,当时的北京广播学院电视系集体撰写了《中国应用电期南么世旧征测视学》,这可以说反映了当时中国电视研究的真实状况,因为在那个时候,虽然北京广般夫球略播学院电视系是当时中国电视研究的大本营,但是似乎大家不敢把《中国应用电视学》直接命名为中国电视学,这说明中国电视研究当时基本上还停留在应用的层面。事实上,一直到今天,我们还没有看到一本类似于中国理论电视学的书。
中国电视发展已经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历程,在这50年中,前20年受到中国政治运动和其他诸多云使翻海兰因素的影响,发展并不快。而后30年是中国电视发展最快的时期。延滑西径争手积渐清但是通常理论的发展是滞后于实践的,尤其是那些强烈依赖实践发展的学科。电视学就是一个典型,我们所能够看到的绝大多数太可以称得上是电视研究的东西几乎都产生在近30年。正是在这个背景影兴烧钟据妒静却下,我们可以把中国电视学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电视业务的贴身研究。突出表现在,电视学界和电视台的关系十分密切,教师经常到电视台授课,电视台的工作人员也频繁到学校进修,电视界的评奖常常会邀请电视系的老师作评委。结果看上去,这种电视研究就如同是贴身服务,电视台有新节目出来以后,学校的老师迅速跟上帮助总结,然后把节目拿到课堂上给学生放,这似乎成为一种研究模式,零距离的模式。
第二阶段的电视研究是从术到学。如果说1980年代通行的方式就是各种各样的研讨会和讲学,那么1990年代就是节目策划和媒体峰会。中国电视研究开始从专业技术操作层面走向理念运作,在这种情况下,电视研究的学科概念开始扩大,一批文学和美学专业的学者开始活跃在电视研究的领域,放在许多年前,他们会被划分为电视界的圈外人士,而现在他们的学科背景反而给电视界提供了某种新的研究视角。与第一代大多出身于电视摄影专业的电视研究者不同的是,第二代电视研究者似乎并不会拍电视,换句话说,至少他们的长处不在于此,比较而言,他们好像更会说电视,在他们的努力下,电视似乎变得不像电视了,至少是不像过去那个电视了。假如说电视学发展的第一阶段更多表现为内部研究,关起门来,注重清晰度; 那么,第二阶段则像是农村包围城市,讲究外部的解读力,功夫在诗外,开门办学,雾里看花。
第三阶段是电视学开始成为独立的学科。2006年春天,由中国传媒大学电视系编辑的《电视学》出版,这个论文集每年出一本,标志着中国电视学的发展正式进入了第三个阶段,就是力图让电视学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历史好像就是螺旋式上升的,从1993年的《中国应用电视学》到2006年的《电视学》,这两本书都是电视系编辑的,不同的是,电视学在今天已经不是灵机一动的想法,而是关乎学科的生存发展。
反观西方的电视研究,似乎并不像中国那样突出电视学的观念,这当然与西方文化有关。中国是名不正,则言不顺,所以,新闻系的人如果听到新闻无学的说法就会火冒三丈,而广播电视学的划分也是中国特色,一旦电视学独立出来,就涉及是否需要建立广播学?这就是为什么我愿意推荐《21世纪电视人生存手册》这本书,因为在这样的书中,理论和实践并非泾渭分明,电视在这里是被视为一个开放的研究平台,各种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理论都可以在这个舞台上展示自己对电视现象的阐释能力。这样的研究方式应该说很容易超越闭门造车,不仅一线的电视人喜欢看,学者也可以从此书中得到某些启发。
本书的作者显然正在试图作这样一些尝试,而译者的翻译在很大程度上很好地体现了理论与实践圆润的结合,使阅读变得不再艰涩,依然充满着思想厚度。这本书对于很多渴望进入电视业以及对电视业有了解兴趣的人而言,都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特别是对于那些有一定从业经验,又期待在电视业道路上能有所开拓的电视熟手而言,这一定是你们想要的那本读物。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今日电视
1媒介素养
2政治背来自景
3公共广播
4数360百科字技术下的宽屏世界
第二部分电视行业
训武夜 5制作工种
6技术工种
7在演播室工作
8电视后期制作
第三部分电视理论
9类型与模式
1秋兵科太四形信0节目编排与观众
11叙事方法
12真人电视: "小报化"的电视?
立望问苦温足织吸初粮 13流行剧与"品质"
14时事新闻:公共领域
15体育报道
16音乐电视与后现代主义
第四部分影像的观点
17纪实类节目
18虚构类节目
19电视制作实物务
20电视取景和镜头大小
21电视演播室
22后期制作
23电视规范
第五部分未来的冲击
24导论
25未来的电视节目制作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21世纪电视人生存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