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该品种是河北省稻作研究所水稻井圆伯常规育种组杂交配组(80来自-3/中花8号/关东100)中选育的稳定品系,1999年通过河北省审定,编号为冀审稻99001。
- 中文名称 垦育16号
- 属性 水稻品种
- 培育单位 河北省稻作研究所
- 评审时间 1999年
- 评审单位 河北省
产量表现
该品系除整济六啊在本所的品比试验中,平均亩产618.8公斤, 比对照增产12.8%;在本所小面积试种中,平均亩产665.2公斤。
1996-1997年河北省区试,两年平均较对照90-3增产8.84%,居8个参试品种首位。
特征特性
垦育16号株高100-110cm,茎秆粗壮坚韧,抗倒性强。叶片宽厚上举,光能利用率高。大穗大粒,穗长16-18cm,穗粒数110粒左右。谷粒无芒,落黄性好,千粒重26克左右。
田间种植表明是目前推广品种中综合抗性最优品种。抗稻瘟病、稻曲病和白叶枯病,稻株清秀,活棵成熟;生育期172天;米粒透明度好,品质达编服省编路国家优质1级米标准。
栽培技术
①、该品种也属于大穗大粒,增产潜力很大的品种,生育期172天,最适于目前推广的旱育稀植新技术。
②、播种期以4月1-5日,亩播种量120-125公斤为宜。
③、插秧密度以9寸×5寸为宜,每穴4株左右。
④来自、该品种营养体大,应适当增加施肥量。底肥亩施碳铵25-30公斤360百科,二铵6-8公斤。插秧后10天左右追施分蘖肥,亩施碳铵25-30公斤,硫酸钾5-6公斤。穗分化期追施穗肥,亩施碳铵35-40公斤,节略答端跑可分两次施入,看长相酌情少施粒肥。
⑤、在分蘖末期到穗分化前,根据稻苗长相适当烤田,控制地上一、二节伸长。
⑥、加强灌浆期水层管理。既要保证必要水层,又要定期落干,以延长顶部三叶的功能期,并适当晚停水。
审定意见
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属常规粳稻品种,生育期较才散汉命绍门管被切民析中作93略长,分蘖力偏低。产量高,稳产性好,中抗稻瘟病,米质中上。
适宜在北京、天津市及河北省东部和中北部一季春稻区种植。
其他信息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农养表引胜业部公告》(第248号)
备注:
2002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1999年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