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青城山建福宫

青城山建福宫来自,道教宫观,在四川省灌县西南的青城山丈人峰下。

  • 中文名 青城山建福宫
  • 建立时间 公元730年
  • 所在地 中国 四川都江堰市青城山
  • 淡季门票 90元/人
  • 旺季门票 90元/人

简介

  此地传为五岳丈人宁封子修道处,该宫创建于唐代开元十二年(724),时名丈人观,宋代改名"会庆建福宫"。现仅存两院三殿,均为清光绪十四年(18来自88)重修;宫内殿宇金碧辉煌,360百科院落清新幽雅,配以假山,点缀亭台,宛如仙宫。宫右有明庆符王妃梳妆台等古迹,宫前有溪穿过,溪水清澈见底,四季不绝。四周林木苍翠,浓荫蔽日,炎夏盛暑,身游至此顿感清凉,大有如入仙境之意。既是青城著名的道教宫观,又是游览青城理想的休息之所。

青城山建福宫

特色

  建福宫坐落在青城丈人峰下,位居前息此饭战气逐牛班红山山门左侧。宫观始建于晋代,原址在青城天国山中,唐开元十八增必年(公元730年),奉敕迁于今址。宫观原名丈人观,南宋时朝庭赐名"会庆建福宫",简称"建福宫"。宫内主祀青城主神宁封真人及杜光庭先生。今建福宫系清代重建,近年又大规模扩建,现有大殿三重,分别供奉五岳丈人、太上老君、东华帝君等神像。宫前有清溪和缘云阁,宫后有赤诚岩、乳泉、水心亭、梳妆台、林森洞等各名胜古迹,还有长达394字的清代青城绝鸡困山著名长联。建福宫,古木葱茏,在云峰岚气怀抱中,环境十分青幽,是游览青城山的起点,不可不游的第一宫观。

历史

  建福宫始建于建于唐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后经历代多次修复,现仅存两殿三院。现存建筑为清代光绪年间(公元1888年)重建。现有大殿三重,分别奉祀道教名人和诸神,殿内柱上的394字的对联,被赞为"青城一绝"。建福宫筑于峭壁之下,气度非凡。其左侧是明庆府王妃遗址,西行1千米,即至岩石耸立,云雾缭绕的"天然图画"。宋代来自诗人范大曾在此为宋帝祈祷,皇帝特授名为"瑞庆建福360百科宫"。诗人陆游有诗描写当时的确良建福宫是"黄金篆书榜金门,夹道巨竹屯苍云。岩岭划若天地分,千柱眈眈在其垠",观宫内保存有古木假山、委心亭、排命右离挥型明庆符王妃的梳妆台遗址,以及壁画、楹联等文物。

  天然图画坊位故短设即械蒸于龙居山牌坊岗的山脊上,是一座十角重檐式的亭阁,建于清光绪(公元1875~1909年)年间。这里风景优美,游人到此仿佛置身画中,故将其称为"天然图画"。天然图画位于建福宫与天师洞之间,海拔893米,两峰夹峙。游人至此,可见亭阁矗立于苍崖立壁、绿荫浓翠之百行孙着害协零唱间,如置身画中。亭阁后是常有丹鹤成群,唳于山间的驻鹤庄;右有横石卧于两山之间的悬崖上,被称为"天仙桥",传为仙人聚会游戏处。

特点

  建福宫在青城丈人峰下,位居山门左侧。宫观始建于晋,原址在今青城天国山中。唐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奉敕迁于今址。原名丈人祠,宋时朝廷赐名"会庆建福宫",主祀青城主神宁封真人及杜光庭先生。

  进山公路,经赤城阁,沿清溪上行,迎面便是五峰并峙如屏的丈人山。它绵亘1.5公里,最高处海拔1120米。南坡为陡壁,丹崖峭拔,白云缭绕,黛色参天。山因宁封丈人得名。

  主治神仙

 多应松级务祖第快扬兵 《列仙传》云:"宁封子者,黄帝时人也,世传为黄帝陶正。"道教岁皮固的十大洞天都有一位主治神仙,青城山的主治神仙便是宁封。宋彭乘《五岳百肥下随石时另妈真君殿记》云:"赤城洞天,则没困苏高样啊龙蹻宁(封)先生所治也。先生尝为陶官,通神幽隐,或履蹈脸济减肉位论后西烈焰,随烟上下,黄帝顺风礼问,受《龙蹻经》,得御风云术,遂封五岳丈人(统领五岳)。"

  古丈人观

  古丈人观原址在青城天国山中,融昭寺崖前。唐开元十八年(730),刺史杨励迁于今赤城岩下。唐徐太亨《青城山丈人祠庙碑》云:"当年奉敕,青城丈人庙,准五岳真君庙例。"唐僖宗中和元年(881)辛丑七月十五日,诏内臣袁易简、刺史王兹、县令崔正规奉旨诣山修醮,封为五岳丈人、希夷真君。

  北宋元丰三年(1080),诏加号蜀州青城山丈人观九天丈人为储福定命真君之山命并文米(见《蜀故》)。南宋淳熙二缺场则年(1175),因成都制置使范成大的奏请,赐名"会庆建福宫"。取古谣:"帝以会昌,神以建福"之意,简称连迅座"建福宫"。

  丈人观旧有五岳四渎壁画。《益州名画川现录》云:"道士张素卿,简州人也。"乾符中居青城山常道观。中和元年僖宗遣使与道士杜光庭封丈人山为希夷公。素卿上表云:"五岳既已封王,丈人位居五岳之上,不可称公。"敕改丈人为希夷真君。王蜀先主修丈人观,请画五岳四渎、十二溪女及岳渎曹吏。诡怪生于笔端啊唱免少德谈似,观者恐惧,实画门调空制味中之奇绝也。

  今建福宫

  今建福宫系清光绪十四年(1888)重建,近年又再次进行大规模重建。它后有丹岩翠林掩覆,前有亭楼映衬,建筑中轴线与进山公路约成45度交角。游人沿着苍楠翠覆的石级梯道,转折入宫,外山门有著名书法家董寿平先生手书楹联。内山门门额"建福宫"三字系1940香交板呢游粉落年国民政府主席林森题写。

  建福宫现有大殿三重,前两重系近年来青城山道教协会筹集资金新建的重檐楼殿:

  建福宫第一殿:供奉道教护法尊神王灵官(灵祖)及财神,内侧供奉慈航真人。

  建福宫第二殿:名为"丈人殿",祀五岳丈人宁封真君及广成先生杜光庭,亦称杜天师。

  建福宫第三殿:即后殿,内塑有三尊彩像:中间是太上老君,道教尊为教主;左面是东华帝君,即华阳真人王玄甫,为全真道北五祖的第一祖;右面是道教全真派的创立者王重阳。殿堂板壁刻有张三丰祖师的诗,大殿檐柱上悬有长达394字的青城山著名长联。

  遗物发现

  1958年后修青城停车场及民居中,陆续发掘出宋代《会庆建福宫飞轮道藏记》及大石缸、石蜡台等文物和巨型石刻莲花保坎。似为会庆建福宫或玉华楼遗物。

  梳妆台传说

  梳妆台位于丈人山赤城岩腹,从建福宫楠木林右侧上山可至,传为明末庆符王陈妃遗迹。易心莹道长曾于此题诗:"水月山花万种愁,镜妆高处晓云收。迷离蝴蝶传金粉,婉转峨眉想玉钩。香草有情台畔绿,溪光无语庙门秋。红颜寂寞知多少?不及荒寒一墓丘。"

  传说:明末庆符王屯兵于此,希望重振大明江山。后来他带兵出山征战,清晨陈妃于此处梳头,眺望奏凯归来的庆符王。不料其夫战死,陈妃也自尽。后人为纪念他们生死不渝的爱情,建亭台于此。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青城山建福宫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