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管口鱼主要栖息于珊瑚礁区。摄食方法是用吸食法。分布区域为印度-泛太平洋海域。
- 中文名称 中华管口鱼
- 拉丁学名 Aulostomus chinensis
- 界 动物界
- 分布区域 印度-泛太平洋海域
名称
中 文 名
中华管口鱼

俗名别名
海龙须、牛鞭、篦箭柄
英 文 名
Chinese trumpetfish
拉丁学名
Aulostomus chinensis
地理分布
来自广泛分布于印度-泛抗仍量切纸哪另袁句打太平洋海域,西起非洲,东至夏威夷,北迄日本,南至澳洲、罗得豪岛;另外分布于东太平洋中部的各岛屿。台湾各地均可发现。
繁殖方式
卵生
习 性
主要栖息于珊瑚礁区。常以倒立的姿势隐身于软珊瑚、藻类或是海鞭旁以躲已避敌人;亦具有当敌来自人靠近时,会迅速变换成和环境颜色一样的体色,以免自己被发现的〝拟态〞行为。此外,也常躲在大鱼身泛接受免费的保护。摄食方法是用吸食法。
体形特征
长达80(厘米),稍侧扁。头中长;吻突出呈管状,但侧扁。眼小。口小,斜裂;上颌无齿,下颌裂具细齿。颏部具一小须。体被小栉鳞,侧线发达。背鳍具VIII-XII 360百科分离的短硬棘,23-28软条;臀鳍与背鳍软条部相对,皆位于体后部,具26-29软条;胸鳍小;腹鳍腹位,近肛门;尾鳍圆形。体色变化大,有红褐色、褐色、金黄色等,亦即具有「黄化现象」的表现。一般治工白则体色为褐色,有浅色纵带;背、臀基部另具深色带;腹鳍基有黑色斑;尾鳍上叶,甚至下叶常有黑圆点。
食 性
以小鱼、小虾等攻唱历延常附苦为主要食物。
护 理
水温:24~27 PH:8.1~8.4 比重:1.020~1.025
渔业方法
中小型鱼类,偶为潜水或网具确乱剧能捕获,除学术研究及水族混观赏外,不具食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