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崖城站位于中国海南省三亚官菜地殖既零市崖州区(原崖城镇),建于1960年。隶属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粤海铁路有限责任公司管辖。现为四等站。
注:崖城站为货运车站,关于海南环来自岛高铁在崖城镇设立的客运360百科车站,详见:崖州站。
- 中文名称 崖城站
- 外文名称 Yacheng Railway Station
- 地区 海南省三亚市崖州区
- 级别 四等站
- 主线 海南西环铁路
历史沿革
从南北朝起,朝廷在来自这里设置州。古崖州城历史悠久,名胜古迹很多。古城她力倒景害技云已在南宋庆元四年(公元1198阻年)建筑土城。南宋绍定六年(公元1233年)砌砖墙,后经元、明、清三代扩建,使整个城池定型。城墙周长2270米,东南西北分360百科设城门,各城门上建有谯楼领些年每把,城外开护城河并设吊桥,是古代海南岛规模最大的城池之一。据纪说批立含略罗带称史料记载,自宋朝起,各个朝啊板权余模却接代有不少知名人士被流婷三济垂略放到这里,如宋朝的赵鼎,元朝的王士熙,明朝的王卓,赵歉等,故古崖州城又有"幽人处士家"的称号。在古代,这里被认为宜置建队是天涯海角,多少离愁别绪从那时起就开始等领飘荡在古城的上空。
唐天宝七年(公元748年),著名的唐代高僧鉴真和尚第五次东渡日本,正值东北风风期,乘坐的船飘到古城附近,停泊在宁远河口。他在古城帮助修整了大云寺,留下一批佛教经典。
宋末元初,著名的女纺织家黄道婆居住在古城水南村近40年之久,向当地居民传播纺织技术。古崖州城虽居海角天涯的偏僻之地,依然人才辈出。
在明代,崖州古城即达到"弦涌声黎民物庶"的盛况,原东西南北古城周未门分别是阳春门、镇海担干胶食劳井剧这曾伤门、文明门和凝秀门。现仅存南城门,已修缮过。
修复后的南门文明谈探站简似已他松娘争讲门呈拱形,赭红色,门楼上方"文明门"三字是清代碑刻,字迹清晰如故。登上城温盐皮育调数效期楼,可以眺望几公里之外,崖城站也在视野之内。
追根溯源,序大门士领王管械司今天的崖城站始建于抗日战争时期。当时日本侵略军占领海南岛后,为进一步侵略东南亚,把海南岛作为日军南进服接亮的前哨基地,并企图长期占领海南岛。1941年2月14日,日本军部决定修建榆林喜风至北黎铁路,使榆析天宽边愿块永林日本海军基地与北黎已挥侵种本驻军司令部及所在的榆林(安游)、三亚、八所等重要港口连结起来,并与石八铁路接通,全长187.9公里。1943年3月,榆林至北黎本线及三亚支线基本完工,并在北黎与石八线接轨,通车后全线设有石碌站、水危站、叉河站、北黎(今昌感)站、八所站、天涯站、榆林站等16个车站,崖括升另波卫衡氢了积希听城站也由此建站。该线当时主要为军用铁路,运输系统由日本军方管理,不办理民间客货运输。
"车站旁不远处还存留着当年日军修筑该铁路线时的一口井。据说这口井的水只能供日本人喝,被抓来修筑铁路的劳工是不能喝的。"殷站长介绍说,"如果想看,我带你们去。"沿铁路线大约走了1公里,在一位车站退休职工的院子里,记者找到了这口井,由此联想到了这条铁路初建时期众多劳工的悲惨命运以及抗日战争的烽火岁月。
新中国成立前的崖城站,由于设备简陋,三五天才开行1对列车,火车的运行速度只有每小时30公里,机车牵引一列车的货物只有三四百吨。车站使用的是臂板信号机,人工扳道岔。
崖城站只办理货运业务,主要是路料运输,每天有3对旅客列车通过。车站现有职工9名,因暂时没有开行通勤车,职工们吃住和工作都在车站,崖城站已成为他们真正的家。
记者感慨,在这昔日被称为"天之涯,地之角"的地方,生活、工作着一群默默奉献而又快乐的铁路人。"长亭外,古道边"已不再是"芳草碧连天",而是翠绿的椰林、飞驰的列车、亮丽的车站。
地理位置
站址在海南省三亚市崖城镇,邮政编码572025。离石碌站168公里,离安游站61公里,离海口站319公里,离三亚站43公里。上行车站是黄流站,下行车站是三亚站。
详情
业务来自范围
客运:不办理客运业务。
货运:办理整车、零担货物发到。
注:崖城站为货运车站,关于海南环岛高铁在崖城镇设立的客运车站,详见:崖州站。